黃英勝
摘 要:隨著近幾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小學各年級各科目的教學中也都越來越注重教學效率的提升和教學方法的運用。就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應該如何教學做了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小學數學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一、游戲化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有了興趣,教學的效率才能提升,教學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小學階段的學生,你要他們安安靜靜坐在課堂上聽課,他們的興趣肯定很低,但是如果教師要說帶領學生去做個什么游戲的話,學生的積極性都會非常高漲。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的元素,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提升教學的效率。舉例而言:在進行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教學時,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可以開展一個“我是計算小能手”的比賽,教師不用提前想好怎么出題,就在課堂上隨機出一個計算題看看哪個學生能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來,而且還要保證其準確性。小學階段的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都比較強,這種比賽的形式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保證教學的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游戲的元素來進行教學。
二、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過程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他們往往一上課就直接開始教學,學生在這個時候還沒有進入學習的狀態,而等到學生進入了狀態,這一個知識點已經講完了。要想改變這個現狀,教師可以創建教學的情境。舉例而言,在進行簡單的統計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語言來創建教學的情境,在上課的時候這樣告訴學生:“咱們班上次數學考試有多少個學生考了100分,有多少個同學考了90~99呢?誰能告訴我?”這個時候學生都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教師再開展自己的教學:“這就是統計,你們討論的過程就是統計的過程。”教師利用自己的語言來將實際生活與教學進行有機關聯的過程就是創建教學情境的過程,對于幫助學生進入教學的狀態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
近幾年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課堂上。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呢?首先,從學生的興趣來講,多媒體技術可以播放視頻、動畫、圖片,能夠使復雜的教學形象化,也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其次,從教學效率方面來講,多媒體具有永久性,教師提前錄制好教學的視頻或者PPT,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等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把資源分享到網絡上,在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學生可以在課下自由下載繼續學習。舉例而言,在進行簡單的幾何圖形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搜集一些圖片播放給學生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有一小部分學生可能并沒有明白圖形的各種變換,教師還可以讓他們課下把教學的PPT拷走,進一步學習。因此,從這方面來說,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也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保證教學的質量。
四、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后,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但是很多數學教師認為,小學時期的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并不完善,如果一味地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話,可能會耽誤教學的進度。而小學合作學習的模式完美地彌補了這一缺憾,它指的是教師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進行討論探究,一起去解決問題。這種教學的形式是學生獨立對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而且通過學生的合作,也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舉例而言,針對這個應用題:倉庫里有一批肥料,第一次取出了總數的■,第二次取出的數量比總數的■少12袋,這時倉庫里還剩24袋肥料,求問兩次一共取出了多少袋肥料?學生一看到這個題就蒙了,不知道應該怎么思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一起進行討論,針對這個問題應該怎樣思考,首先要計算出剩下的肥料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剩下的是(1-■-■)還要再多12袋,也就是剩下的24袋比總數的4/15多12袋,然后再計算總數是45袋。如果讓學生自己單獨去把這些步驟想出來,可能會有些困難,但是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每個人就自己所知道的進行闡述,等所有學生說完一遍了這道題的答案也就出來了。因此,在新形勢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教學的效率。
總之,新課程改革之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越來越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要力求在教學中找到最合適的方法來提升教學的效率保證教學的質量。以上僅是個人在教學中的一點總結,希望能夠對各位數學教師有所幫助,也相信我們的數學教學效率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劉秀紅.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2(42):100.
[2]孫欣.談新課標要求下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求知導刊,2015(10):102.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