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麗亞
摘 要: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于各種活動之中。對幼兒來說,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實踐活動。而紙藝也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注重游戲與紙藝課程的緊密結合,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就能最大限度地讓幼兒在紙藝活動中愉悅、自信、有尊嚴感地成長與發展,愉快地進行創造、表現,體現自身價值。
關鍵詞:紙藝活動;游戲化;童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于各種活動之中。”對幼兒來說,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實踐活動。而紙藝也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在活動中可以人人動手動腦。因此,注重游戲與紙藝課程的緊密結合,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就能最大限度地讓幼兒在紙藝活動中愉悅、自信、有尊嚴感地成長與發展,愉快地進行創造、表現,體現自身價值。
一、以多種形式激發幼兒對紙藝游戲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如何提高幼兒對紙藝活動的興趣,發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首先,利用各種紙藝材料吸引孩子的興趣。我們打破活動材料的單一性,充分挖掘孩子生活中有趣的、新穎的材料,作為幼兒紙藝活動的材料,激發幼兒對“玩美”的興趣。如:各色包裝紙、工藝紙、卡紙、牛皮紙、馬糞紙、紙漿等等,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紙質材料,都會進行收集,并投入各類操作活動中。
其次,注重選擇游戲化的內容,讓孩子容易投入紙藝游戲的情境中,保持更持久的游戲興趣。例如:游戲活動《紙盤魚》,教師用《網小魚》的游戲將幼兒導入到情境中,讓孩子把自己當成小魚,想象怎樣打扮自己才能成為一條最特別的小魚,而后再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喜歡的材料制作紙盤魚,最后拿著自己的紙盤魚參與到游戲中。幼兒在音樂聲中玩著游戲,體驗著紙藝游戲的愉悅。
再次,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整個紙藝活動。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把紙藝活動寓于游戲之中,是我們主要的教學方法。因此,在紙藝活動的設計中,我們常常根據教學活動內容設計合理的情節,并讓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幼兒一直置身于游戲之中。例如,中班紙藝活動《快樂的小丑娃娃》,活動中,教師運用折、卷、撕等方法引導幼兒制作小丑娃娃跳舞的身體,給小丑娃娃剪貼各種滑稽的表情,然后再請幼兒跟自己制作的小丑娃娃一起歡樂地舞蹈。幼兒在紙藝制作過程中完全融入游戲活動中,在游戲中學會了折、卷、剪貼等技能,在玩中學,在玩中樂,在玩中找尋到童趣。
二、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式豐富紙藝活動游戲內容
“紙藝”是關于玩紙的藝術,是以紙質材料為主要表現的藝術作品,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充分展現紙的特有材質美。它的作品豐富多彩,有平面的,也有立體的,它的表現形式也有很多,如:剪紙、拼貼紙藝、折紙、紙雕、紙塑等。所以,我們采用了多種方式豐富紙藝活動內容,鼓勵幼兒參與到玩紙活動中。在紙藝活動主題“紅彤彤的年”中,教師提供了各種材質的紙,有瓦楞紙、宣紙、手揉紙、報紙、鉛畫紙、糖紙、包裝紙等等。孩子們利用這些布置出了漂亮的墻飾。有雪人、用漂亮的包裝紙做成的小朋友、一盞盞紅燈籠、用彩紙卷成的一串串鞭炮、新年樹上掛著的各種禮物、用印染的方法印染出的漂亮的滑雪人物、用皺紋紙和瓦楞紙做成的小屋、用彩紙剪成的窗花……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及色彩充分表現出了新年的氣氛。小朋友常常圍在周圍,指著墻面說:“這是我做的,你們看多美呀!”那種歡快不言而喻。
三、搭建平臺,給予幼兒展現與交流的機會
孩子的成功體驗源于同伴的認同與成人的肯定,雖然自我認同也能促進幼兒良好的情感體驗,但他人認同的效果遠遠大于自我。為保持幼兒的永久興趣,我們不僅在紙藝室、班級,還在教室的走道內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展現與交流的平臺。實踐證明,幼兒通過紙藝活動,在游戲中,其有意注意的時間長了,觀察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幼兒在游戲中的團結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養,他們會協商安排內容,會合作完成作品,更在紙藝活動中找尋到了紙藝游戲的樂趣。
通過對幼兒紙藝活動游戲化的研究,把幼兒園紙藝教育與游戲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幼兒園的紙藝教學活動成為一種快樂游戲,以提高幼兒參與紙藝活動的興趣,提升幼兒的藝術素養,進一步打造幼兒園的紙藝特色。繽紛紙藝,教會幼兒用心靈感受生活的美,用雙手創造生活的美,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11).
[2]馬媛,尋舒珊.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誤區與有效性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7).
[3]王琴.E-游戲化教學模式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07(11).
[4]費珂.淺析學前紙藝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教育教學論壇,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