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春
摘 要:面對“升學”這一現實的壓力,很多學校或教師把學生作為學習的工具,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的成績,每天布置很多作業讓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現在小學生的書包比石頭還重,這樣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所以在新課程改革這個教育背景下,學校和教師開始逐漸重視起課堂教學。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堂教學,在課堂上多與學生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學生才會慢慢地融入課堂教學,使成績有所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升;策略
一、加強教師自身的專業學習,做一名學生喜愛的語文教師
一句俗語:“打鐵還需自身硬。”現在的小學生,因為接受了很多的互聯網消息和外來文化,他們的思維比較靈活,都很聰明。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這一特點,認真、積極、主動地備課,要盡量避免回答不上學生所提的問題的情況。語文是一門知識面很廣的學科,所以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專業學習,多看書,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做一名博學的教師,在平時多與學生溝通,主動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學生交朋友,減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這樣學生才會從心里接受并喜歡這位教師。
在2016最美教師頒獎典禮上,有一位十分具有親和力的老師——孟祥彬。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孩子就是他的一切,為了孩子能夠不顧自己的形象,創新校園旋律舞。孟老師雖然才四十多歲,但是經常被班上的孩子們叫孟爺爺,因為這樣更有親和力。這位孟老師說他可以當孩子們的老師,也可以當孩子們的朋友,更是孩子們的閨蜜。他是教歷史的,但是他一直把歷史上成了服裝展示課,在課堂上展示各種朝代的衣服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從而更深層次地體會知識的內涵。從這位教師的身上,我學習到了,教師在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應該主動與學生打成一片,融入學生的世界,做學生的朋友,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
二、在課堂上多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學會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現在的小學生都十分活躍,思維方式和我們不同,他們喜歡稀奇古怪的事物,不喜歡中規中矩。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對癥下藥。在講課的時候,多舉一些例子,讓學生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學習,這樣,他們會記得很牢固。比如在學習近反義詞的時候,教師不應該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應通過語境,讓學生自己說出那個詞的近、反義詞。比如,在學習“喜歡”這個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問問學生的一些愛好,讓老師知道學生所喜歡的和討厭的東西,然后開始造句。“我喜歡看書。”“我討厭看電視。”引導學生用這種方法來記憶詞語的近、反義詞,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還可以增加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而且運用這種方法,學生能夠很容易接受老師所講的知識,還可以使老師在講課過程中感受到學生之間的互
動,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堂變得活躍起來
現在的教室,一般都配備了多媒體。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合理利用這些技術,在備課的時候,多插入一些教學視頻,盡量避免生硬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情況。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制作PPT,將所講的知識用一張張精美的幻燈片展示出來,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在講課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多參與到自己的講課中,比如分角色朗讀課文、將課文中的故事排練成一些情景劇之類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對課文知識有一個很好的了解,還可以讓學生覺得語文課堂并不是之前想象得死氣沉沉,每天除了讀讀,就是寫寫,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也有自己的魅力之處。之前,有一位語文教師在上課之前,他會安排班上的同學上臺講五分鐘的小故事,什么類型都可以,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班級每位學生的語文成績都很快提高,他們學會如何將語文運用到生活之中,使學生對語文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從小學開始,語文學習一直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習科目。而語文的學習需要逐步的積累和練習。現在的學習中,語文的學習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課程。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讓學生重視這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知道語文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并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楊秀艷.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教育時代,2015(3).
[2]丁統虎.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學周刊,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