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莉
摘 要: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最佳時間是小學階段,在這時期開展美術知識的講解和學習可以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美術功底。就目前小學階段開展美術教育的情況而言,提升課堂教育質量是教師主要的工作重點,只有提升整體的課堂質量,才會使學生實現高水平美術知識的學習。當前,互動式是美術教師提升教育質量的一項手段,開展互動形式的美術教學,可以提升整體的課堂質量。所以,小學教師正在積極開展互動形式的課堂教育,以期實現良好的美術課堂教學。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美術課堂;小學教育;課堂質量
美術教學的開展應該打破原有的教學形式,應該創新知識傳輸和講解的具體方式,使學生以更高的精神狀態開展知識的記憶。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美術課堂的教育應該重視學生主體能力的構建,應該以互動形式開展美術知識的講解,培養學生美術素養。
一、當前小學階段美術知識在傳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1.學生參與性低
在傳統的美術課堂中,小學生處于一定的被動位置,在整體課堂的開展中存在參與性低的現狀。一些教師開展美術知識講解和傳輸的時候,只是進行“填鴨式”的講解,重視對學生布置課堂作業,但是忽視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這樣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問題,知識的掌握較差。
2.講解模式存在落后社會發展的問題
美術課堂是一門具有高雅藝術性的教學活動,具體知識構成存在一定程度的抽象化,學生在理解知識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個時候,教師對知識講解的能力尤為重要,但是一些美術教師在知識傳遞的方式上存在一些滯后性,講解模式存在落后社會發展的問題。這樣就導致學生在美術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些知識點理解錯誤的情況,影響整體美術課堂高效建設目標的
實現。
二、互動式在小學階段開展美術課堂建設中具有積極作用
1.提升學生參與美術課堂的積極性
互動式是一項全新的教學理念,重在強化學生在課堂建設中的作用,提升學生參與的熱情。教師和學生開展互動,可以對知識進行互動,也可以對觀念進行互動,使師生共同構建良好的課堂關系。良好課堂關系的建立,使學生能夠以高度的積極性參與到教師對知識講解和傳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互動式教育理念的出現,使當前的教育活動發生一定的改變,使學生以更高的學習興趣參與到美術知識的學習中。
2.強化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地位
互動式使小學美術課程的建設出現新的生機,互動式更加重視學生在整體課堂發展中的地位,更加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體驗。開展互動式知識的傳輸,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主體性的開發,重視學生在美術課堂建設中的能力發揮。通過學生主體地位的建設,使課堂教育模式出現新的生機,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學生能夠以較好的心態開展美術知識的學習和記憶。
三、在小學階段開展互動式美術知識講解的優化策略
1.重視激發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開展美術知識的講解,在以互動形式教學為主要背景下,美術教師應該重視激發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在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的美術教材中,有一篇是“夏天”。教師在開展該知識點的講解時,應該重視激發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
具體而言就是應該激發學生對夏天的思考,讓學生思考夏天的形態是什么?夏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夏天是由哪些色彩構成的?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思考意識,對夏天進行更多的思考。教師再根據學生對夏天不同的理解,引導學生用色彩和構圖進行夏天形象的繪畫。
2.以生活化的教學提升學生參與美術課堂構建的積極性
美術雖然是一門具有高雅性的藝術,但是美術離不開生活,美術中的人物和色彩都有著生活化的身影。為此,小學教師在開展美術課堂的建設中,應該以生活化的教學提升學生參與意識和最終參與的程度。師生可以根據生活中的美術元素開展互動,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美術元素和這些元素所具有的特點。通過這種形式的互動,增強整體課堂的建設質量,強化學生參與知識構建和傳輸的意識,使學生得到更高質量的美術教育。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美術課堂的教育應該重視學生主體能力的構建,應該以互動形式開展美術知識的講解,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美術教師應該重視激發學生對美術知識學習的興趣,通過趣味化問題的提出吸引學生對所講授的知識進行思考。同時,教師可以以生活化的教學提升學生參與意識和最終參與的程度。美術教師通過這兩項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小學生以更好的精神狀態開展美術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提升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張麗娟.論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J].學周刊,2016(1).
[2]張炎夏.以互動式教學提高小學美術課堂質量[J].基礎教育研究,2015(1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