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維瓊+何靜
【摘要】本文通過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考試的現狀的分析,針對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等數學;考試改革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種新型的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其教育目標是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高等數學不僅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高等數學的考試方式改革對培養創新性的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現有高等數學考試方式存在的弊端
(一)考試目標不明確
目前幾乎所有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的考試都采用平時成績加期末閉卷考試成績的方式,而恰恰是這樣的考試方式限制了學生對主攻方向的深入學習,也限制了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對首要培養目標的突出.對教師而言,考試只是為了檢驗學生高等數學課程的學習情況;對學生而言,考試具有很強的功利性,和獎學金、畢業證、學位證掛鉤.
(二)考試內容死板
目前高等數學考試的內容都是書本中的最基本內容和重點內容,考試的題型基本上是書本上例題和習題的翻版.這種規范化的試題導致了考試內容死板,難以體現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的素質教育思想,不利于具有創新精神和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考試方式單一
目前大部分學校仍采用傳統的教師命題,學生答題的一次性閉卷考試.閉卷考試只能反映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另外,為了提高學生及格率,有的教師降低要求,縮小范圍,甚至給出考試題型,這造成學生精神上的依賴性,更加重了部分學生平時不學習、考前突擊的現象.以致學風下降.
(四)缺乏科學有效的考核方法
學生的期末成績按期末卷面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來計算.期末的一次考試很難反映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而平時成績主要由考勤和作業兩個指標來衡量.然而,在大眾化教育及高校擴招的時代背景下,高等數學課堂已由小班課堂變為大課堂教學了.這樣人數太多,一部分學生是為了教師點名才來到課堂,并沒有認真聽課,是所謂“出工不出力”;平時作業很多,學生抄襲作業應付交差,并不是自己獨立完成.這樣的平時成績形同虛設,因此成績考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考試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科學的考試制度
首先應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樹立以培養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為核心的教育觀.其次,應樹立科學的考試觀,要明確考試不是目的,考試應有利于改進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高等數學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的一門重要的理論基礎課,不僅僅是為了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改革考試內容
在考試內容方面,首先要緊扣教育目標,以教學大綱為依據,要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客觀性、記憶性考試內容,增加主觀性、綜合性、應用性考試內容.比如,可以根據專業特色,增加數學建模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數學應用力.
(三)改革考試方式
目前很多高校對高等數學考試仍采用閉卷考試方法.閉卷考試只是考試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唯一形式,我們應采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考試方法.例如期末考試可以采取閉卷和開卷相結合.閉卷筆試用于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記憶、理解,仍是目前各學校采用的主要考試方法.開卷考試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精力用在數學應用上.開卷考試,考試題型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實際,考核一些應用題、試驗設計題等,讓學生學以致用.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方法
采取“平時考核30%+期中考試20%+期末考試50%”的實施方案.平時考核:首先每學完一章,教師可以根據本章的內容出一份測試題,測驗成績記入平時成績,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方便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這部分的成績可占總成績的10%.此外,教師針對不同專業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教材中找不到現成的答案.學生可以上網查資料,可以用計算機處理數據.通過開放性試題的訓練,不僅能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的能力,這部分的成績可占總成績的10%.另外學習態度、作業、課堂提問這部分占總成績10%.期中考試:安排期中考試可以改變部分學生平時不學習,期末搞突擊的不良學風.另外,期中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一部分,這樣會提醒那些期中考試沒考好的學生在后半期的學習中加倍努力.期末考試:期末考試應該重視數學基礎,突出重點內容,重視數學應用,重在考核能力,增加實際應用題.
總之,必須建立科學的考試制度、改革考試內容和建立合理的考核方法,才能對教學目標的實現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才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實現教學目標,調動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最終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正,項聰,盧開聰,許瀚朗.華南理工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踐與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4(12):29-31.
[2]吳曉義,唐曉鳴.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發展定位、指導思想與校本特色[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