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維
摘 要: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近些年來,新課改在全國開展,初中數學作為新課改的重點,在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數學文化素養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初中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蒙性階段,為學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階段,初中數學新課改給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新數學復習課的教學模式,不斷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促進初中數學高效學習。
關鍵詞:初中數學;復習課堂;構建方案;有效學習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普遍感覺給學生進行數學復習課比較困難,加上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復習課的收效不太明顯。所以,在初中數學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創新數學復習課教學模式很有必要。
一、設置明確的復習目標,促進有效復習
在初中數學復習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設置一個明確的復習目標和復習任務。明確的復習目標是整堂數學復習課程的基本著眼點,它可以給學生指明正確的復習方向,從而輕松地抓住課堂的重點和難點,促進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理解。
例如,在復習初一數學(蘇教版)“絕對值和相反數”的時候,由于本課的復習目標是使學生會求一個已知數的絕對值和它的相反數,并且清楚一個數的絕對值和其相反數之間的關系,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本課的復習過程中,教師先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本節課的復習目標和復習任務,使學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之后在多媒體上再給學生展示一些比較簡單的數學題,即“-5的絕對值和相反數是什么?”等,帶領學生進行練習,接著列出一些困難的題目,即“比較-3.5和3絕對值的大小,4減-12的相反數,已知A和B互為相反數,那么-2016A-3-2016B的值是多少呢?”等,使學生在認真思考的過程中完成這些題目的解答。之后教師帶領學生總結這些題目的基本規律,使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反復進行思考,強化本課的教學目標,完成復習課的教學。
二、引用典型例題,促進有效復習
在初中數學復習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展示并講解一些典型的例題。這些典型性的例題是數學復習課程的核心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對典型例題進行分析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突破學生的思維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專業素養。
例如,在復習初一數學(蘇教版)“有理數的乘法”的時候,由于本課的復習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掌握有理數乘法的基本運算規律,并且學會用探究的方法導出有理數乘法的運算律,不斷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在本課的復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從最典型的例題開始,逐個給學生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本課的基本內容。教師先在黑板上給學生列出這些題,即“兩個有理數的乘法(+4)×(-3)=?(-3)×(-4)=?多個有理數的乘法(-2)×(-3)×(+5)×(-6)=?”等,教師指導學生根據這些基本的經典例題,分析兩個有理數相乘的法則和多個有理數相乘的基本規律,并進行基本的對比,使學生熟記這些規律。之后教師帶領學生反復進行練習,不斷強化學生的分析能力,完成本課的復習目標。
三、對學案進行拓展延伸,激發學生復習思維
在初中數學復習過程中,教師針對所復習的基本知識進行適當的課堂延伸,可以增強復習的效果。課堂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初中數學復習過程中最有效的策略,它主要是指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基本的延伸和遷移,從課堂內到課堂外,逐漸使知識真正內化成學生的能力,可以滿足學生的基本求知欲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復習初一數學(蘇教版)“用字母表示數”的時候,由于本課的復習目標是使學生學會用一些字母去表示一些數學問題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和基本規律,并在這些規律的運用過程中感受數學歸納法,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專業能力。在進行本課復習過程中,教師除了帶領學生進行基本的練習,即“假如一個筆記本是a元,那15本筆記本的總價是多少元?”等,之后逐漸過渡到課堂延伸的練習,即“假如一件商品是n元,那先提價10%,再降價10%之后的價錢和先提價20%之后,再降價20%之后的價錢是一樣的嗎?是都恢復成原價了嗎?為什么?”教師指導學生用所學的基本規律去分析這個延伸問題,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初中數學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創新數學復習課教學模式,通過引進新型的復習方案和復習策略,激發學生的復習興趣,從而不斷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不斷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麗.構建初中數學高效復習課堂[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9).
[2]陸冬梅.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有益探索分析[J].才智,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