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甲娥
摘 要:探究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最主要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資源越來越豐富,但是小學數學教學并沒有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就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初步地入門學習,從而了解數學的基礎知識。小學數學是一門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學科,并與學生其他的學科具有一定的關聯。小學數學教學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教學,更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思維方式的訓練。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使得小學數學教學缺乏一定的實用性,多是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從而使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失去興趣。
一、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一)課程安排較靈活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網絡教學可以突破這種限制,教師可以提前錄制相關的數學教學視頻,并通過網絡建立數學教學網站,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鞏固知識使用。除此之外,網絡資源可以解決上課時間短的問題,從而解決每一個學生學習進度不同的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班級之間的概念,使得不同班級的學生可以共同學習,提高彼此之間的學習合作能力。
(二)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灌輸式”的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以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模式為主。而網絡資源恰恰與傳統教學模式相反,網絡教學模式可以實現一對一地單獨進行教學,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問,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例如,在進行混合計算題時,有的學生對于優先運算的規則不能充分理解,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指導。
(三)豐富了教學手段
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主要以教師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調動學生的興趣為主,然而諸多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較死板,但是,通過網絡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幾何圖形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生動形象地了解幾何圖形。
二、在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策略
(一)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小學數學的學習是不斷主動探究的過程,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學資源單一,在小學數學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中,運用網絡資源,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自行利用網絡查找有關百分數的材料。學生可以查到很多數學材料,比如,全國有20%的自閉癥兒童;目前中國有9億的農業人口,大約占全國人口的80%;英國IT行業主管10%的年薪超過11萬英鎊……這些具有現實意義的百分數,都會引發學生的思考,百分數的讀法是怎樣的?百分數如何計算?因此,利用網絡資源,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利用網絡資源,實現分層探究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然而,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齊步走”方式,這樣極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形成。在網絡環境下,可以根據學生具體的個性確定教學方式。
例如,在學習“年月日”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了解的月和年的關系,來判斷其平年、閏年。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了解了時間的知識外,對于年月日還想了解什么問題?”學生的思維被開放,可能會問“為什么有的月有31天,而有的時候是30天,還有的時候是29天呢?”“年月日的由來是怎樣的?”……當學生提出這些問題時,教師可以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對年月日進行探究,將小組成員了解的問題發布到校園網絡上,從而使師生進行必要的交流。在隨后的學習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進程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把握,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
(三)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發問
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制定具體的探究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進行發問,從而促使學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其次,在網絡環境下,教師應活躍小學數學的課堂氣氛,從而使得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網絡是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因此,學生應該更主動地發問。
在網絡環境下,實行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教師應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將網絡技術運用到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分層探究、激發學生發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繼彥.淺談網絡環境的小學數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4(5):163-164.
[2]閔艷萍.網絡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