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蓉
摘 要:隨著教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藝術類科目的教學引起了家長的廣泛關注。小學音樂教學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教育工作者也在積極研究,希望利用更多方法將學生的思維創新激發出來,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成績,讓學生不斷拓展自身的能力,擁有更高的素質。但是,小學音樂教學長時間不被重視,想要在短期內快速地提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針對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創新的措施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音樂教學;思維創新;教學環境
在過往的教學當中,小學音樂教學并沒有得到高度重視,很大程度上未按照正常步驟來開展,教學時間甚至被其他課程所占用,造成的負面影響較為突出。如今,素質教育正在國內全面開展,應試教育逐步地退出歷史舞臺,想要在今后更好地培養人才,就必須堅持從小開始,要讓小學音樂教學不斷地健全,良好地解決過往的各種問題。
一、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小學音樂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不僅強調音樂上的技法,同時在環境的標準上也比較多。一般而言,小學生自身表現出天真的特點,自身的復雜想法較少,因此充滿了天馬行空的現象。在激發學生思維創新的過程中,可嘗試通過創建良好教學環境來完成,讓小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加強思維的拓展,打破固有條件的限制。
1.引導學生多多思考
現如今的小學音樂教學,不僅表現為唱歌和簡單的發音,更加注重對學生個人特長的培養。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依據學生本身的音色和學習傾向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培養。同時,在課堂的音樂欣賞中,將古典音樂、爵士音樂等向學生進行大量的播放,讓學生自行理解以后,再互相討論,從而減少了課堂的枯燥,加強了學生的思維創新。
2.鼓勵學生創新
小學音樂教學的最大特點在于,基礎教學目標很容易出現,可以通過較多的方法和手段得到較好的成績。因此,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課外活動當中,如果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都應該予以一定的重視,在不影響正常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可以將各種創新進行共同討論,最終形成較為統一的內容,在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積極開展音樂實踐活動
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音樂教學在落實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創新并不能通過傳統的課堂形式來完成。其他的科目教學,往往會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理論化教學,學生的內心遭受到了很大的壓抑。在音樂課來臨時,如果還是繼續在課堂上不斷地唱歌,不斷地發音,則很容易在內心造成強烈的抵觸情緒,屆時并沒有辦法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思維創新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性,對最終的教學成果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建議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積極地開展音樂實踐活動。
1.參觀音樂博物館
教師可帶領學生適當地參觀各種音樂的博物館,或者是與音樂具有密切關系的地方,激發學生內心對音樂的渴望,進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思維上的創新來取得更好的成效。現如今的音樂發展類型多樣,并且在特色方面也比較顯著,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
2.制定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實踐
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延伸處理。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課堂知識的要點和課程本身的內容,為學生制定較多的拓展內容,讓學生在課下、放學后積極地學習音樂知識,通過自主探究的模式來完成創新,之后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得到教師認可的同時,還能夠將思維進一步的鞏固,保持平穩進步。
三、突出音樂魅力
就小學音樂教學而言,最重要的一點在于,要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本身所具備的魅力,在各個方面都可以較好地學習,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帶給他人更多的歡樂與享受。所以,應該針對各種音樂予以較強的把控和利用,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上充滿興趣,進而將思維創新充分的激發。以《童年》這首歌為例,在教學前,音樂老師可以準備CD等材料,在課堂上將這首曲子先播放一到兩遍,讓學生將這首曲子和自己的夢想做對比,使學生聯想到這首曲子中展現的畫面,“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最后,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夢想和生活軌跡編寫進這首歌曲里,讓學生在鍛煉自己創新能力的同時,還加深了自己對于音樂知識的認識。
總之,本文對小學音樂教學激發學生思維創新展開討論,從已經得到的成果來看,現下的很多小學都對音樂教學提高了重視,日后,應在小學音樂教學上深入研究,健全教學體系,推動學生思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勝敏.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創新教學[J].音樂時空,2015(9):188.
[2]朱賽.論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創新[J].亞太教育,2015(34):14.
[3]潘菲.論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J].亞太教育,2016(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