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久君
摘 要:通過各種有效訓練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不單單是老師的教導,更主要的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當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他們的學習效率就會迅速提高。究竟怎么樣能夠使學生自主學習呢?這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他們養(yǎng)成一種自覺認真學習的好習慣,他們就會自主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會學習方法,就會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習慣養(yǎng)成;培養(yǎng)策略
英語是一門具有工具性特點的學科,教學中,要重點讓學生學會一些語音、詞匯和語法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也就是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要通過各種有效訓練提高學生這四種能力。下文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使學生自覺地養(yǎng)成學習英語習慣的方法。
一、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
作為語言學科的學習,聽是一項重要內容,只有通過聽才能使學生的語言學習水平提高。英語學習也符合語言學習的特征。因此,要讓學生學好這種語言,作為英語教師,要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才能比較理想地把這種非母語語言教好。實踐教學使我明白,要想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門語言,就要從低年級開始,引導他們以肢體、表情等方法協(xié)助學習。小學生愛表現,他們比較活潑好動,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充分展示他們的長處,他們自然就會投入學習境界中,信心由此而生,自此他們就會更加熱愛英語學習,也就會養(yǎng)成一種學習英語的習慣。比如,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我常常使用那些靈活多變、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引導他們認真讀課文,比一比,看誰背誦得快,誰能把這個句子表演一下,也不斷開展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小競賽活動。例如,教turtle一詞的時候,教師邊說“I am a little turtle. I can swim.Can you?”進行表演,學生也跟著活動起來,于是師生共同表演,課堂教學氣氛異常熱烈,學生在這樣一種和諧、歡快、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和運用英語,十分開心。教師要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去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活動,搞一些有益于學生學習英語的活動,比如,英語劇表演、學習交流、評選優(yōu)秀學生等,促使學生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
二、養(yǎng)成愛說英語的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說”是非常關鍵的。人類的語言水平提高都是在“說”中實現的,一個人若是脫離了群體,自己一個人孤僻地生活,時間長了就不會說話了,語言交流的促進手段就是說話。所以,有人從小就把孩子送到外國去學習外語,事實告訴我們,從小去國外學習外語的效果非常好。要注重對學生英語言說能力的訓練,小學生具有好勝心、好奇心,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抓住課堂教學的契機,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為他們提供更多說的機會,讓他們去多讀、多練,可以讓他們競賽,看誰讀得好、看誰背誦得好、看誰表演得好。也可以讓家長在家里輔助訓練,同時,可以讓學生去教不會英語的家長,看誰能夠把自己的家長教得最好、認識得單詞更多。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他們就會養(yǎng)成一種在讀中學習的習慣。
三、養(yǎng)成在做中學的習慣
語言的發(fā)展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離不開社會生活,它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產生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要提倡讓學生參加生活實踐,走進生活,進行實際活動,在實踐操作中提高英語學習的水平。根據教材的安排內容,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動的特點給他們安排一些聽、說、寫、唱、做、畫、玩的各種活動。讓他們到商店、街頭、看看那些帶著英文的標簽,看看那些英文的語錄牌等,在生活實踐中學習。教師也要在班級布置一些相關的英語專欄,張貼一些英語學習掛畫,讓他們動起來。按照學生的接受能力,可以用標簽學習英語,比如在床頭粘上“bed”(床),對學習好的學生,可以以句子和短語的形式粘貼,比如“This is my bed (這是我的床。)”“I like sleeping(我喜歡睡覺!)”等內容。讓學生在做中去學習英語。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完善學生的個性。
總之,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廣大英語教師加強訓練和研究,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愛上英語,自覺積極地去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王瑛,吳曉雅.“新常態(tài)”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6(14).
[2]劉德宏.有效培養(yǎng)幾何直觀的教學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