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益
【摘要】審視當下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通常都停留在一個表層上,很難深入下去,其中的原因是沒有把學科的力量引入活動中。現在大多數學校的學生活動基本有兩個板塊構成:一是學科教學,一是各種課外活動。二者涇渭分明,很少融合。如此一來,活動缺少了課程含金量,學科也被封閉在教室里,缺少了開放和包容,缺少了情趣和豐富性。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孩子們綜合素養的提升,我們打破學科與活動的界限,融合學科與活動進行了“歡慶元宵”主題綜合課程的實踐,帶給我們很多思考與啟迪。
【關鍵詞】 主題課程;綜合
一、背景
1.學校課程發展的需要
泰山小學創辦至今,共2000多名學生,這些學生來自118座城市,夾雜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基于校情,學校確立了“尊重 和諧”的辦學理念,并不斷嘗試構建適合學生生命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確立了“動手動腦,發展思維”的課程核心要義,力求在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和金手指、陽光心育校本特色課程的推進中,在主題綜合課程的探索與實踐中,有效促進學生陽光心態的形成,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與創新能力,實現學生培養目標。只有整體架構指向學生培養目標的學校主題課程,才能真正落實2016年9月敲定的《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
寒假是孩子們實踐體驗的好機會。基于學校學生生源的特殊性,大部分學生對回家鄉過年期待滿滿,回鄉后返常之際又適逢元宵節,佳節倍思鄉。因此,在學校課程系統變革視野下,“如何引導孩子們過好元宵節?” 以積極的狀態投入新的學習與生活的起點。
教師們回歸兒童,尊重兒童需求,集思廣益,廣泛收集,綜合各類創意,多學科兼顧,引導孩子們在活動中進行綜合探究、靈活選擇、注重家庭與個體實踐相結合,開學第一天全面實施,在豐富的體驗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激發美好的情感。
二、策略
1.策略制定的原則
遵循課標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體現綜合性、實踐性和選擇性原則。
2.整體架構與設計
基于學校課程變革的視野,基于學校教師與學生實際,我們設置了“元宵”主題活動,即感受年味--認識和了解元宵節—制作元宵—閱讀元宵(有關元宵的成語、典故、諺語、燈謎、歇后語、詩文、現代讀物等—游戲元宵(元宵游戲活動)—藝術元宵(編元宵的舞蹈、歌曲、課本劇等)。
課程目標:通過圖片、視頻或PPT等展示交流,向同伴介紹回家之路,共同分享年味,了解彼此家鄉春節的習俗;讓孩子了解、體驗元宵節的別樣的韻味,懂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切感受到元宵的文化,從而豐富生活體驗,增進情感交流。
3.實施發展性評價
我們根據孩子年段班級活動的特點,設計了學生活動過程評價單,讓學生、家長整體參與評價,更好地激發孩子的興趣,也讓我們更真實地了解孩子們真實的感受。(文末附評價表)
三、實施成效
1.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元宵主題課程“不刻意追求成果的創新,強調的是過程體驗”。“元宵周”的價值在于:元宵作為一個項目,支撐它的不再是單一的活動,而是跨學科的總動員——語文通過閱讀,數學通過計算,科學通過制作,信息通過收集資料,藝術通過歌唱、繪畫等,共同支撐這個項目的學習。通過一個類似元宵的項目,把相關學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知識和能力的序列。跨學科課程的價值就在于給了孩子一個綜合知識的視野,讓他們學會了綜合性、創造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基于跨學科整合的理念,我們開發的期初課程淡化學科概念,通過元宵這樣一個個的項目或主題,把繪本、故事、音樂、舞蹈等融為一體,給孩子們創造了豐富多彩、詩意盎然的生活,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
徐求穎同學認為:“參加課程活動對學習沒有不良影響,它只是讓我們把活動的時間放在研究和自學上,活動中反反復復地查閱資料,讓我們養成了看書的習慣,培養了我們獨立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學習中是十分寶貴的。”
2.促進了學生群體的理解與悅納
學生來自多元的城市,彼此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元宵主題綜合活動的實施,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各班學生彼此分享自己“回家”路上的所見所感,展示了回家途中拍攝的照片或視頻,真切地表達了回家的期待與激動,并將自己的火車票或汽車票貼到了學校專門開辟的自己家鄉的獨特區域。在感受年味之際,學子們紛紛介紹了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祭灶、掃塵、貼春聯、貼門神、祭祖、放爆、守歲、拜年、接財神、送窮……還講述了自己壓歲錢的收支情況,對壓歲錢賬單進行了整理分析,學會了一些理財方法。制作元宵、閱讀元宵(有關元宵的成語、典故、諺語、燈謎、歇后語、詩文、現代讀物等)、游戲元宵(元宵游戲活動)、藝術元宵(編元宵的舞蹈、歌曲、課本劇等),全校師生互動,齊歡聚鬧“元宵”,快樂、幸福洋溢在每個孩子的臉上。
錢浩同學在總結中談道:“通過這一課程,我和組員之間有了進一步的溝通,我們彼此有了很深的了解。團結友誼、互相交流,這一切都體現在無形的言語和默契的配合。”程安年同學認為:“活動不僅提高了我們個人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我們的團結精神,增強了互相的交流,促進了大家的理解。”
3.促進了教師團隊的教學
元宵主題項目的實施中,我們發現教師們各自發揮著自身的優勢,在學生需要時隨時基于最真實有效的個性化指導;教師間團隊協作,資源共享,增進了彼此間的學習與悅納,教師群體的教學方式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即變基于教師個人教學轉向教師團隊教學。
在今天這樣一個環境下,素質教育實施的一個重要困難就是如何處理綜合提高學生素質與學科考試的關系。雖然在設計階段學校充滿信心,但畢竟還是有很大的壓力。第一學期的實驗證明,主題性主題活動課程的開設,雖然占用了學生一些學科的學習時間,但調動了學生探索的興趣,增強了一些學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