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發云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蓮塘坳鎮中學)
摘 要:初中生物是一門探究人類生活本源的學科,通過學習生物知識,學生能夠了解自然社會中種種現象的奧秘,有效地認識和了解世界,更好地開闊視野。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生物教學還存在有較多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分析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確定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現狀;方法策略
生物是一門極為有趣的學科,通過學習生物知識,人們知道了植物也和人一樣需要呼吸,人之所以需要吃飯是因為需要獲取食物中的淀粉和有機營養物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這些都是通過生物學習才能獲取的知識,由此可見生物教學的重要性。下面筆者將對生物教學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一、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
1.生物教學不受重視
在初中教學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學習壓力也比較大,他們需要參加中考進入一個好的高中,在將來才有可能進入一個比較好的大學。初中生物雖然也會參加中考,但是相較于語文、數學等學科而言,生物在考試中所占的分值比較低,在教學時普遍不受重視,一般學校每周只安排兩節課,學生學習的時間極為有限,導致生物教學的質量不高。
2.學生的學習熱情低
生物教學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原本這門課程是極受初中生喜愛的,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生物教學的時間有限,不少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比較傳統,習慣于在課堂上運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枯燥。而且初中生物有較多的實驗課程,教師為了節約時間,大部分的教學實驗都是由教師來演示,學生缺乏自己動手的機會。長此以往,學生即使對生物學習有一定的熱情,也被消磨殆盡,生物教學的現狀不理想。
二、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方法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傳統,不重視生物教學,那么學生受其影響,也不會注重生物學習。因此,筆者認為要想改變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在教學中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使他們認識到生物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時,教師如果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那么學生學習的也只是一些死知識,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所以說,在教學生物知識的時候,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如果對教學內容缺乏興趣,那么教師講解的知識即使再重要,學生不想懂的可能還是不懂。所以在開展生物教學的時候,除了需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外,還需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初中生感受生物知識中所蘊含的趣味性,學會自己學習知識。比如說,在學習《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擴展教學法,讓學生思考兩者之間有沒有聯系;而在講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這一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先給學生布置一些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己實地探索,觀察一下自己生活的附近有哪些綠色植物,分析這些植物分別有什么特點。在教學的時候,學生真正參與到了教學中,并且付諸于思考證實了自己的猜想,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可能會更為強烈,學習興趣也能慢慢培養出來。
3.聯系生活實際,提升實踐操作能力
如上文所述,生物教學中的大部分知識都來自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縱觀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諸如“愛護植被,綠化祖國”“人體的營養”“病毒”等生物知識都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甚深的。
因此,教師在教學生物知識的時候,也可以從實際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在學習《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這一節的時候,教材上有一個關于“制作米酒”的實驗,實際操作難度不大,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雙手,按照書上教學的知識在家里自制一份米酒。通過這樣的實踐性教學,將生活與生物聯系起來,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也能夠使他們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
總之,要想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促使初中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既需要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同時還需要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積極自主地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生物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君霞.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探究性能力的培養[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2).
[2]錢琳琳.嘗試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化學元素[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21).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