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濤
(綿陽市第二中學)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我國的教育環境逐漸從應試教育開始跨入素質教育,這種以素質教育為基準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在積極實踐中,這個教育改革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整個教學環節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當前中學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整個中學體育教學的效果。因此為了確保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并進一步加強中學生的整體身心素質,將探討當前中學體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個人認為可行的改善策略。
關鍵詞:中學階段;體育教學;改革發展;思考
在我國教育教學的發展中,明文規定要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但近年來據相關調查顯示,大部分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有下降的趨勢,這引起了社會與學校的關注和重視。作為中學生,是增強體質,加強鍛煉的最關鍵時期,但當前相關調查顯示,中學生的體育教學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積極推進中學生的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中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及模式陳舊落后
傳統體育教學中,主要教學模式是老師負責傳授知識,學生負責被動式的接受,基本屬于單向型的“培養”方式,學生在教與學中沒有主動權,老師也始終無法擺脫過去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框架,使得學生始終跟著老師的步伐在學習,沒有發揮學習主動性,沒有個人的思維活動,而且通常教學的內容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過程基本被老師包辦。這樣只會讓學生對體育這門課逐漸產生抵觸和厭倦情緒,無法真正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也不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去,無形之中抹殺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個性,也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2.課程內容安排有一定的缺陷
我國中學體育課在內容和課程設置方面的安排主要是沿用過去傳統的模式,雖然體育是中學生的必修課,但在課程內容上只是片面性地對體育理論知識進行講授,而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和體育對學生的長遠作用。另外,教學內容相對比較累贅陳舊,教學方法也較為老套,教學主要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滿足應試要求,所以致使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3.中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意識
中學階段正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非常關鍵的階段,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習、行為及思想意識直接影響著青少年今后的發展。由于很多老師還是受制于傳統的教學理念,沒有通過有效的方法調動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無法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作用,再加上有些學校因為條件受限,沒有齊全的體育器材,限制和束縛了學生的運動鍛煉。
二、如何改革當前中學體育教學
1.不斷提高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作為新時期的老師也應該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及綜合素質,這些包括思想政治素質、教學理念和方式的創新以及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而且作為體育教師,應對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做到精通和全面,掌握自己教學需要的知識結構,并具有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老師應重視培訓和再學習的機會,在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同
時,提高教學水準,用現代化的體育教學理論、體育與健康課程所涉及的新內容、新成果來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注意在教學中弘揚“教學相長”的優良傳統,與學生之間建立相互溝通、互相學習的師生關系。
2.不斷改善和優化體育教學的方法
隨著體育教學的改革發展,應從教學方法的改革入手,強化對體育教學改革的力度,通過與時俱進的創新教學法,把中學體育相關的理論知識融入實踐教學中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并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個體素質情況來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3.更新和轉變學校和家長對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
由于很多中學的體育教材內容及體育器材比較落后、過時,所以學校應引起對體育改革教學的重視,拿出專門投入體育器材購買的經費,保障學校體育教學的長遠發展。另外,作為家長應積極配合體育老師的教學,鼓勵學生不僅要在體育課上做好運動鍛煉,同時還應主動陪孩子鍛煉身體。再者,其他學科的老師應意識到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因此不可隨意擠占體育課的時間。
綜上所述,中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工作應從教學理念和模式上進行創新,結合學生的情況來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艷芳.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問題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9(Z2):493.
[2]俞國鋒.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13,27(12):227.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