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寧
(陜西省韓城市象山中學)
摘 要:在素質教育中,政治教學是極其重要的一門課程,新要求、新目標決定了政治課的教學方法和思路。中學生的政治課是一門集理論和文學于一體的社會科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藝術性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新課改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結合教學實踐,介紹了在備課中把握教材內容、授課中注重學生體驗、優化課堂結構、輔導后進生等教學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堂效率;政治素質
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全面發展并形成世界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在情感上脆弱,容易激動,思想波動往往很大,理解事物容易情緒化,對事物判斷常有誤差。中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學可以開啟學生的心扉,向學生傳授知識,還可以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幫助學生提高政治素質和道德思想修養。政治課的理論性、思想性、現實性都比較強,在教學中不能回避學生對現實的不同看法,必須解釋清楚學生的錯誤認識,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前認真研讀教材,精心備課
1.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政治課堂上,學生應該主動思考,對自然、對社會、對自己等都要有自己的思考。鼓勵學生接觸社會、觀察社會,這都需要和學生作深入的思想交流,所以中學教師尤其是政治教師和學生沒有融洽的關系,是無法和涉世不深的學生進行敞開心扉交流的。
2.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耐心地輔導后進生
中學生的社會活動范圍很小,多數只有學校和家庭,生活閱歷淺,社會經驗少。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選擇適宜的教學素材和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不斷調整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千差萬別,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后進生的輔導,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成績的主要體現。
3.教師要把握新課標,精心備課
教師要全面把握新課標,吃透教材,精心備課。把握好新課標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前提。在教學實踐中,多數教師急于出成績,忙于學生應試,弱化課標要求,這是不當的。要出教學成績是正常的,但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更是刻不容緩。在備課中對課程的知識點、能力點、非智力因素等要統一考慮,圍繞重點兼顧各因素逐步開展課程。
二、優化課堂結構,鼓勵學生自主思考
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要豐富、環節要緊湊,是需要精心準備的。創設課堂情境,和學生互動起來,按學生的思維邏輯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在課堂上,只要學生的思維能圍繞新課標內容動起來,就能引導、調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按照授課計劃展開。
中學生具有思想活躍、思路敏捷、邏輯性強但經驗少的特點,要根據中學生的這些特點安排課堂結構,鼓勵學生主動思考。
三、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
要善于利用和發揮多媒體在課堂上豐富多彩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早已深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易于學生所接受。所以說現代教學必須重視和運用多媒體技術,這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使動畫、聲音、圖像和視頻等素材融入其中,不僅可以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容量,使所講內容更加直觀、豐富、形象,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課堂教學生活化,政治術語通俗化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提高教學質量是常用的教學方法。課堂生活化的主要表現方式是講課用語的通俗化。如果把中學生的政治課講成政治概念解釋,學生是不會感興趣的。作為教師,課堂上的表達要通俗易懂,先通過風趣淺顯的表述,然后引出理論概念。簡單地說,研究學問要深奧,表述學問要淺顯,要適應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要做到課堂貼近生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政治術語,首先要做到教學需要和創設生活場景的統一;其次要幫助學生養成在生活中探究問題的習慣,用辯證方式幫助學生解釋生活疑惑,鼓勵學生體驗生活。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師的追求,提升教學質量是教師的心
愿。改變教學觀念,提升講課水平,提高講課技巧,增加講課趣味性,這是教師的主攻方向,也是完成新課標要求的前提。作為政治教師,只有不斷研究、思考,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完善自我,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品嘗到接受知識的快樂。
參考文獻:
[1]王明理.探究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效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1).
[2]陳小文.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1(1).
編輯 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