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浪
摘 要:游戲化教學又稱為教學游戲化,是在教學時采用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與技能。游戲化教學能夠讓學生處于游戲情景中快樂地學習,是通過游戲而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生活化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游戲教學的作用
1.適應小學生的特點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期,注意力難以集中,對事物的認知以看見的表觀實物為主,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特點,如好奇、好動、好勝等,他們渴望了解新的事物,特別容易被周圍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喜歡問為什么。而游戲正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讓孩子們在歡樂的游戲里學習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的數學知識。
2.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它的娛樂性不強,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應用游戲化教學理念,將游戲引入課堂中,從而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以更簡單的方式理解教學知識。比如,在講“8的合成與分解”時,老師可以設計猜數字的游戲,老師手中拿著8張卡片,學生抽走其中的幾張,老師通過自己手中的卡片能夠準確猜出學生抽走的卡片的個數,教師每次都可以猜中學生抽走的卡片個數,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分小組來玩猜數字的游戲,讓學生自己嘗試,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開心地獲得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將教學知識生活化
一般來說,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為了確保小學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為依據來進行教學。只有老師了解了學生的知識經驗水平,才可以有效地將社會生活與教學知識結合起來傳授給學生。如在對“相遇問題”進行講解時,相向而行和相背而行兩者的概念會使學生十分困惑,老師就可以請兩個學生來演示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將抽象的文字具體化變為詳細的場景,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感受來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這樣許多數學難題就可以簡單化。像這樣在課堂上引入生活中的實例,不僅可以使教學更貼近生活,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二、游戲化教學應用實例
1.在課堂前導入游戲
剛上課時,學生剛從外面瘋玩歸來,心情還難以回到老師教學的知識中,老師可以在此時用游戲將學生引入課堂,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比如說可以通用一個“拍球”的游戲引出平均數這一節課,第一組有3名同學,第二組有4名同學,根據拍球總數統計第一組同學和第二組同學拍球的總數相同,所以第二組該怎么判斷哪一組是獲勝組,這樣就引發學生的思考,大多數同學都說第一組獲勝,因為第一組人少,但是如何通過計算的方法,證明是第一組獲勝,就可以引入平均數的概念,在一個簡單的小游戲中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并且有效地引入課堂教學知識,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課堂上導入游戲
課堂教學進行一段時間后,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有些學生都會在書上畫小人或者是與同桌竊竊私語,這時可以用一個小游戲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回課堂,這個小游戲可以和課堂前的小游戲相對應,與課堂知識相結合,用于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用拍皮球的游戲引入課堂學習,可以換一個游戲比如分糖果的游戲,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還可以使課堂更加活躍。
3.拓展內容中添加游戲
活動是數學游戲教學的常用方式之一。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培養合作精神,還可以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一些有關行程中相遇的問題一直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刻意去計算,如果單憑老師的講解,學生很難從根本上理解這個問題的含義。如果老師把學生帶到戶外操場上,讓學生自己畫圖分析,感受真實場景,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從體驗中掌握數學知識,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4.課后練習中添加游戲
數學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如果只是簡單地把練習題發給學生,學生會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若把練習融入游戲中,學生自然而然地重復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比如說給學生制定一些簡單的游戲,七巧板或者類似于24點游戲,調動學生去思考,同時與自己的小伙伴一同交流,在游戲中正確評價自己和同伴。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其特定的心理特點,老師用游戲吸引學生學習,就利用小學生好奇的心理。游戲化教學不僅調動了課堂的學習氛圍,適應了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知識不再枯燥乏味。但是如何在游戲與教學知識中保持平衡,這就需要老師有著豐富的經驗,不斷地改進試驗。
參考文獻:
[1]付淇,譚軍.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教育游戲教學應用初探:以高職《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J].職教論壇,2015(29).
[2]白雪.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品牌,2015(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