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 要:鉛球運動被引入高中體育課程,成為重要的一項體育項目。文章從規范蹬地姿勢、便于轉身滑行,對準投擲方向、力求瞬間爆發,解決發力順序、保證力量一致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得出只有注重細節,才能推出鉛球新高度的結論。
關鍵詞:高中體育;鉛球教學;拋球動作;注重細節
中圖分類號:G421;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8-0048-0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鉛球運動被引入到高中體育課程當中,成為一項重要的體育項目。然而,人們常常誤以為鉛球運動就是簡單地把鉛球扔出去,卻忽視了鉛球運動實際上是靠肘部的力將鉛球“推出去”。在這種情況下,開展鉛球運動極容易對投擲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注重細節,從蹬地姿勢、投擲方向、發力順序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慮,才能既避免運動傷害,又推出鉛球的新高度。
一、規范蹬地姿勢,便于轉身滑行
鉛球運動中拋球的基礎動作,主要是蹬地姿勢。蹬地姿勢正確規范了,接下來的轉身滑行也就會非常順利。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感受蹬地姿勢,掌握動作精髓非常重要。教師需要明確以下四點:第一,前后動作力求順序連貫且一致;第二,要多注意要領,以防拉傷;第三,各個分解動作要進行透徹講解,在運動過程中學生必須達到動作的規范要求;第四,鉛球運動時,滑行過程中的力度要適當。在這些要點明確之后,才可以進行鉛球運動中極其重要的蹬地環節訓練,因為蹬地環節最容易發生動作誤差。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下幾個方面,才能更好地完成蹬地動作。首先,蹬地動作可以分解成幾個小動作,在做這幾個小的分解動作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每個動作是身體的哪個部分受力,明確標準和動作所需要達到的效果;其次,找準腳底運動時腳下的著力點,只有重心穩定,才能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對腳步的一系列分解動作,包括滑、停止再運轉及用力等,做到用力點選擇正確,力度適中 ;第三,在鉛球運動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身體的重心,保持身體平穩并做好穩固的重心后防。這樣,在學生進行鉛球練習的過程中,既能提高自身的運動水平,又能提高鉛球運動的能力。正確的蹬地姿勢是鉛球完美擲出的根本,規范該動作是為接下來轉身滑行動作打好基礎。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動作細節,使其達到規范的要求。
二、對準投擲方向,力求瞬間爆發
鉛球的投擲主要是靠手肘的力,最終將球“推”出去,而不是人們常常理解的把球“扔”出去。因此,投擲鉛球,是對準投擲方向,把“推”這個動作發揮到極致,用瞬間爆發的力量將鉛球全力推出。在對準投擲方向進行“推”球的過程中,必須掌握以下幾點:第一,首先動作必須要規范,其次是對準投擲方向,再次是握球姿勢一定要規范,那就是雙腳左右開立、左腳伸直,雙腳在一條直線上;第二,反復訓練一整套動作,即右膝微曲,上體微向右轉,整個身體的重心落在右腳,與此同時右肩要用力向前推送鉛球,右臂迅速使球向前向上推出,利用瞬間的爆發力,完成鉛球投擲的動作;第三,教師在學生進行鉛球運動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動作,便于加以指導和規范,既可以使學生在完成鉛球動作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還可以防止學生在鉛球運動中發生失誤,導致身體拉傷和其他意外事故。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推球動作方式,帶領學生找準投擲的方向,達到力量的瞬間爆發。對準投擲方向,借助瞬間的爆發力完成投球,是完美推出鉛球的第二步。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學生注意觀察動作要領、避免身體拉傷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三、解決發力順序,保證力量一致
發力順序也對鉛球推出有很大的影響。發力順序不同,會造成鉛球受力不均勻,最終影響鉛球推出的效果和成績。所以,想盡辦法解決發力順序,確保運動員的力量一致,也是值得教師去推敲的細節。要想保證力量一致,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詳細講解。教師要詳細地講解分解動作的要領,這樣便于保證學生發出的力量一致。第二,多做練習。教師在詳細地為學生講述分解動作要領后,學生明確了解并掌握了身體各部位的用力情況,一定要在此基礎上多做練習,使其能真正做到力量一致。第三,完成動作。利用幾個分解動作的間隙,以右肩為中心點,身體轉向投擲方向,并迅速地將球由手腕的力,用力推出,成功地完成“推”球動作,也就是成功地完成了鉛球運動的全部動作。與此同時,使學生充分掌握動作要領,巧妙合理地運用全身各處的力,并理解全身各處用力的順序。發力順序的解決,確保了運動員的力量一致性,無疑為鉛球的完美出手打下基礎,同時也避免了學生潛在的運動傷害,起到了雙重保險的作用。
四、結束語
鉛球運動被引入到高中體育課程當中,成為重要的一項體育項目。然而,人們常誤以為鉛球運動就是簡單地把鉛球扔出去,而忽視了鉛球運動實際上是靠肘部的力將鉛球“推出去”的實際。這種情況下,在鉛球運動的時候極容易導致運動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注重細節,不用蠻力,不使錯力,“推出”鉛球靠正確的蹬地姿勢、投擲方向、發力順序的保障,才能實現鉛球的完美推出,同時避免運動員受到運動傷害,確保推出鉛球的新高度。
參考文獻:
[1]唐海霞.關于鉛球訓練特點與方法的探析與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4(32).
[2]潘小玲,陳海鷗.17-18歲女子學生鉛球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的實驗研究[J].棗莊學院學報,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