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全福
【摘 要】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提問是誘發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手段,是師生交流的橋梁,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提問的策略。為了充分發揮有效提問的功能,進一步打造高效課堂,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是物理教師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課題,也是應該掌握的一門藝術。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最熟悉、使用最頻繁的一種教學手段即課堂提問。然而用的多并不一定用的有效。有些形式上熱鬧轟烈,實則空洞無益,不能引起學生深度的思維;有些未經精心設計,隨便問問,問題不少,而收效甚微;有些沒有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隨口而出,學生望而生畏,教師不知所措。諸如此類,充其量是有提問之形而無提問之實,實為無效提問。何為有效提問呢?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有計劃、有針對性、創造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提問方式。因此,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改變無效的提問方式,充分發揮有效提問的功能,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下面就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有效提問策略淺談幾點認識。
一、提問前要營造自由氛圍
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優表現和發展。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師的問題中,關鍵是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的環境,增進教學民主,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感、壓抑感、焦慮感。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對話交流,才能使學生張揚個性,激發探究未知的信念和意志品質,釋放最大的潛能。因此,教師和藹的語氣,仔細的傾聽,深情的注視,可親的微笑;鼓勵大膽推理、猜測、不唯書、不唯上、不盲從;允許出錯、改正、保留意見等適當的方式,將給學生以心理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迸發出超強的熱情,思維更加活躍,敢想敢說。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發揮,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提問要有針對性
課堂提問應圍繞教學目標,學習內容,認知水平,學習的重點、難點、易錯點、易混點等進行精心設計,不能盲目的提問,使學生感到不著邊際不所適從。例如,教學“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學生缺乏直接感受。怎樣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觀察到這個現象?教師的提問就應針對這個目的進行。可以選取兩個吹起來的氣球,提問:如何利用這兩個氣球觀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讓兩個氣球相互擠壓);繼續提問:兩個氣球相互擠壓的部位會出現什么現象?(擠壓部分會同時變扁);追問:兩個氣球都變形說明了什么?(兩個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像這樣針對學情,精心設問,層層推進,才能使學生的思路清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提問要有啟發性
提問要有趣味,能啟迪學生思維。例如,在教學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時,演示給裝有部分熱水的燒瓶加熱,直到沸騰后停止加熱,原本沸騰的水不再沸騰,塞緊瓶塞。問:讓燒瓶倒立,向瓶底到冷水,會發生什么現象?學生會猜測:瓶底炸裂;更多的學生會猜出瓶內的水不會再沸騰起來;也有些會質疑,難道瓶內的水會沸騰起來嗎?繼續演示,看到的現象會跟學生的已有經驗產生強烈的沖突,學生很驚訝,感覺到不可思議。順便設問:這是為什么?此時,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學習興趣被完全調動起來,積極主動地與別人探究原因。可見,好的提問會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觀察、思考、交流問題,可切實有效的發展思維、提升能力。
四、從生活中提取問題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從生活中提取的問題使學生感到熟悉而親切。例如,在教學擴散現象時,首先設問:媽媽在廚房做飯時,你能從書房聞到撲鼻的香味,香味是怎么到你鼻子的?太熟悉的現象了,但以前沒有細想過。此時,能引起同學們的共鳴,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學生就會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成功解釋或解決這些日常生活現象和問題,他們不但會感到一種學以致用獲得成功的喜悅,還會感到生活處處蘊含著物理知識,能進一步培養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好習慣。
五、設置難易適度的問題
所謂適度是指問題的難度要適中,不可太難讓學生望而生畏,也不可太容易學生不動腦筋就能輕易解答。這里的適度應體現為問題對學生的要求恰好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內,“要把知識的果實放在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位置”。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一旦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答案,必然會感到由衷的喜悅,從而大大增強學習的信心。
六、面向全體學生提問
“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是物理課程的首要理念。因此,課堂提問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精心設計出不同程度的問題。尤其要多關心、鼓勵學困生,用較容易的問題給他們創造回答問題的機會,使他們也能展現自我,樹立信心增強學習的信念。
七、以適時評價推進提問
教師對學生正確的回答結果理應給予肯定和表揚。比如,“回答得真棒”、“回答的真全面”、“說的太好了”,使回答問題的學生感受到大家的認可和成功的喜悅,會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對于不是完全正確甚至錯誤的回答,教師要巧妙地引導、點撥,化難為易,再次的回答中只要發現有微不足道的進步和“閃光點”,都要及時肯定和表揚,使他們找回自信、嘗試成功,進而揚帆奮進。教師也要注意不能用簡單的是或否來評價學生的回答,當學生回答正確思考有創見時,教師應通過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形象的動作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受到鼓舞,增強信心。教師也可以不急于評價答案,進行恰當的追問:你具體是怎樣理解的?為什么這樣理解?能舉一個例子嗎?等等的有效追問能推動學生達到新的理解水平,有助于理清思路,培養批判思維能力。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提問是誘發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手段,是師生交流的橋梁。通過有效提問,能增進師生感情,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拓展物理視野,提升科學素養。“提問的好即教的好”,提問是教師所應研究和掌握的教學藝術,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提問的策略。
參考文獻:
[1] 肖川主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0版)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
[2] 劉素梅編著《教師的生存之道》.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4
[3] 邵清艷.《上好課的教學藝術》.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3
[4] 柳秀梅.《決定一堂課的關鍵》.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4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 課題研究內容,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