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摘 要】長期以來,人們對于職業技術教育功能的認識習慣于用純功利的價值觀來 分析,單純以對經濟和生產力發展的貢獻尺度來衡量。更多地強調了其為經濟服務的社會功能,而似乎遺忘了職業技術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的最核心職能——促進人的發展。以至于社會乃至教育界內部對職業技術教育能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一直存在疑慮,直接影響了職業技術教育的社會聲譽。因此,本文擬從職業技術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分析入手,論述職業技術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的特殊作用,以澄清一部分人的思想。
【關鍵詞】職業學校;全面發展;指導
一、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概述
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學理論研究和開展實際活動關注的普遍問題。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發展的目的,通過全面發展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最終推動社會的快速發展,馬克思主義學說從人的實踐活動、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個性的塑造、人的主體性和人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論述了人的全面發展。
1.實踐活動和創造性活動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在于人的實踐活動和創造性活動。人類社會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進行著全新的實踐活動和創造性活動。人的活動不僅包括腦力勞動,還包括體力勞動;不僅包括生產活動,還包括參加社會活動、經濟活動、文化活動和政治活動。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生產水平的提高,自由實踐的時間越來越多,實踐活動和創造性生活空間越來越大,成為人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
2.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
人廣泛的實踐活動和豐富多彩的生活體現了自身的綜合能力。人的能力包括智力、體力和社會能力。首先,人的身體能力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基礎。其次是人智力的開發,不斷接收新的信息和知識,創造新的活動方式,吸收人類創造的優秀成果,開啟人的發展潛能。再次就是人要控制能力的發展,實現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并舉。最后就是人潛能的開發,包括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全面發展。
3.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
個性的培養與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主要內容,體現出了社會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高目標。人的個性是人類特有的性格。只有每個人的個性獨立了,才能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
4.人的主體性的全面發展
人的主體性是人在塑造自己的過程中形成的。人的主體性是人作為活動的主體,在人的發展中形成的自覺、自主、能動和創作性的特征。人的主體性全面發展就是人的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的發展。自主性發展就是要超越本能,發揮人的最大能力實現人的發展。
5.人的可持續發展
人是社會發展的核心,也是可持續發展理論中的中心內容,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能滿足人當前發展的需求,又能保證人自身在未來達到的和諧、均衡和持久的發展。人的可持續發展是長期的、全面的和正面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人實現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職業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1.職業教育依然缺乏統籌
各級政府與職業學校、市場之間至今仍未找到管理的平衡點,政出多門,管理多頭,發展缺乏強有力的制度、體制和機制支撐,決策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程度低,企業缺乏參與職業教育的意識;學校與企業之間缺乏有效地信息溝通,學校專業設置與企業所需崗位脫節,使得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缺乏實踐應用能力,不能適應企業的需求。
2.公共財政投入依然不足
職業教育的成本要遠遠地高于普通教育,所以職業教育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各類資金仍然不足,直接導致實訓、實習設備簡陋,陳舊,很難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3.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
由于種種原因,職業學校教師結構不盡合理。理論課教師偏多,專業課教師缺乏,實踐課教師最少,使得專業課和實踐課教師超負荷工作,只能窮與應付教學,無法更新知識和研究、講授新技術,教學效果不佳。同時,專業課教師的素質不夠理想。當前在有些職業學校,一部分專業教師,理論知識可以,但實踐操作技能水平較差,缺乏專業實踐經驗和必須的專業技能。某些專業課教師所學專業與開設專業并不對口,一些“雙師型”教師雖然具有職業資格證書,但實際能力并不相稱,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并不能真正獨擋一面。專業課教師的素質不夠理想,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專業的發展,也就是影響了人的全面發展。
三、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加強職業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建設
1.提高社會及政府部門對職業教育的重視
全社會特別是政府部門應破除教育以升學、考大學為目的的思想,正視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并合理處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關系。根據我國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經科學合理論證,政府每年應撥出相當的經費用于加強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始終保持職校設備的先進性。同時政府在職業教育土地劃撥、行政審批、融資、借貸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在教師配備、實踐場所等方面給予統籌協調;在培訓資金、培訓項目、就業安置等方面給與支持。為職業學校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2.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首先,要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使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改變學生僅以學習成績為導向的綜合素質評價標準,做到教書與育人的全面發展。其次,進行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實現依法執教。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要以《職業教育法》《教師法》作為學校管理的依據,加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教師的職業責任意識,明確教師的權力與義務。再次改變教師的績效評價機制。建立和健全新型的教師績效評價和監督機制,使教師的教育評價機制具體化,標準符合教育的實際情況,同時要加大對教師的德育考核,以職業道德教育工作作為教師晉升職稱和提升工資的依據。
3.加強職業指導
加強職業指導既有助于學生確立在社會座標系中自身存在的位置,又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適應性和效果。職業指導的內容不只是向學生提供就業信息的職業介紹,而是作為職業入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更為廣泛的內容。包括:個性分析,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提供職業信息,幫助學生熟悉職業;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培養決策和發展能力。總之,只有將職業指導融進職業技術教育過程,使學生“知己知彼”,教育有的放矢,才能保證職業技術教育切實促進人的發展。
4.建立縱橫貫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
合理的體系是職業技術教育促進人的發展的機制保證。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教育系統中的一員,在促進人的發展方面和其它教育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補充、相互協調與相互促進的。因此,橫向上職業技術教育的開放性極為重要,職業技術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縱向上職業技術教育自身形成序列,包括層次上的初、中、高序列,及進程上的終身化序列,使職業技術教育真正成為縱橫貫通的教育網絡,包括職業技術教育終身化和職業技術教育模式多樣化。
參考文獻:
[1]羅瓊. 淺析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11):149-150.
[2]董翼, 許尚立. 論中職生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聯系[J]. 重慶與世界:學術版, 2012(4):62-64.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職業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關系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