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妹芳
【內容摘要】在本文中,分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現狀,研究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散點的設計,并提出一些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發散性思維 策略 思維發散點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狀況
很多人,包括一些教師,都覺得數學是一門很死的學科,學生只需牢記公式和定后,機械地運用到題目之中,將數學學習變成了完成數學學習任務的模式。很多學生遇到什么樣的題型應該運用什么樣的公式,已經牢固掌握在心中,但是為什么使用這個公式,是否可以用其他的公式解答,學生可能根本就不會去思考。教師缺乏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節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講解題目的效率,大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和樣板式教學方式。教師在黑板上一點一點書寫解決題目的正確的步驟,不希望學生產生別的想法,只讓學生按照教師應對高考多年所形成的思路來解決。
二、學生發散性思維發散點的設計
1.以概念變式為思維的發散點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逐漸建立起以概念為中心的發散性問題,讓學生在參與中逐漸充實自己的想法,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以知識為思維的發散點
教師必須給學生扎實的知識基礎,讓學生的知識動態化、立體化,深化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探究問題的不同解法,培養學生融會貫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層次,提高學生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3.以思想方法為思維的發散點
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學生聯想到其結構中所有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情境,自覺運用各種解題的路徑,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逐漸靈活學生的思維形式,不斷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建立學生的知識網絡,塑造學生的知識結構。
4.以反思為思維的發散點
教師應該將反思作為學生的發散源,培養學生審查和反思原始想法的思維習慣,防止學生缺乏反思問題,忽視自己的解題的思維過程,陷入學習的困境,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發展學生的發散意識。
三、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策略
發散性思維,是大腦在思維的時候呈現的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不依靠常規,尋找變化,思維擴展,思維呈多維度的發散的狀態,沿著不同的方法選擇信息重組的方式。我們可以說,發散性思維是數學方面學生提高的重要條件,因為發散性思維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形成好的學習能力。
1.一題多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來研究學生怎樣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教師可以運用一題多解來拓展學生解題的思維,實現學生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多角度解決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來發展自己的發散性思維。
教師要保證在條件和問題不變的狀況下,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思考問題,探究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要教會學生找到獨特的解決辦法,引導學生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教會學生準確地掌握知識,形成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樂趣。
2.努力創新
教師在教學中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條件反射出對一些題目做出答案,但是,有沒有一些創新的手法呢?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一些題目進行奇思妙想來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努力創新,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大膽按照自己的思路對數學問題進行研究。數學教師要帶領學生不斷學習與思考,積極從學生的疑問中尋找新的思路。教師要耐心對待有特殊想法的學生,研究學生的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的思路。教師要努力傾聽學生,鼓勵學生將發散性思維運用到教學中,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一題多用
教師不需要將不同的題目都抄在講臺上,一道題目講完還要擦掉再板書另外一道題目,降低了教學的效率。可以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做到一題多用,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鼓勵學生精減題目的訓練,將已經做過的題目,經過自己的改編,變成考查不同知識點的題目。高中數學教學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分數,也要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4.一題多議
思維具有獨創性和新穎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一題多議,鼓勵學生自己思考,發現和解決別人沒有發現的問題,引導學生自覺研究新的知識,發現新的問題。教師可以提供一種教學的情境,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組織學習討論,發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拓展學生的思路,引起思維的變化和發展,不斷學會設問,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創造性。
5.一題多變
教師要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住一般的概念和解題方法,還要靈活地解決問題,加強訓練,重視一題多變,利用問題的變化,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要把握一題多變的方法,進行情境變換和條件變換,讓學生運用全部信息,進行放射性聯想,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要多種方法、多個角度來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柳永紅.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12).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樟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