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美
【內容摘要】本文圍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分析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手段,并主要從課前合作、課中合作與課后合作三個層面展開系統論述,整合基于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案,以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歷史 小組合作 方法策略
高中生個體能力有限,在歷史學習方面時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歷史教師又不能及時地了解全體學生存在的疑惑和問題,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障礙無法得到解決。針對這種情況,在高中歷史課堂打造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鼓勵高中生互動合作,就具備以下優勢:首先,學生在互動中可以取長補短,彌補自身認知上的缺陷,讓部分認知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其次,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讓能力弱的學生在能力強的學生的帶領下增進自身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是培養他們核心素養的關鍵。下面,筆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一、課前合作,各司其職,預習新課
課前預習是幫助學生事先了解新課框架,洞悉知識的重要過程,良好的預習能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事半功倍,更好地認知教師在課堂中所講述的知識點和內容。但在以往的高中歷史課預習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部分學生只是簡單地梳理一篇新課的內容,至于前后之間存在哪些關聯性和必然性,很少去思考,甚至有些學生認為知道新課講了什么,就算是完成預習了;也有一部分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對某個問題鉆牛角尖,導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在其它部分的預習上卻沒能做大文章。針對這些情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鼓勵學生進行互動合作,在預習的過程中各司其職,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預習成效,而且還能讓部分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就迎刃而解。
以《“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為例:在圍繞這節課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預習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一同梳理新課內容,也即是對“百家爭鳴”現象出現的客觀原因與間接原因給予初步的了解,并認知各個學派的核心思想;其次,因為小組合作是由兩名優等生、三名中等生和一名學困生組成,所以在分工合作期間,基礎知識的歸納整理工作可以有能力弱的中等生和學困生完成,而優等生則負責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展開分析,深入地探究新課。在此期間,當小組內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由組長進行記錄,再在新課教學時詢問教師。由此全面提升新課預習的效率。
二、課中合作,互動探究,解決問題
在傳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通常都是由教師制定方案、主動引導,再由學生被動吸收。繼而,讓歷史課堂呈現出了“一個教學,一個學習”的局面。雖說這種教學方法不無道理,但是從整體來看,并不能真正地激發高中生的歷史學習熱情和學習意識。而且,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多地是關注學生有沒有掌握知識,卻很少關注學生學的過程。這種教學理念不但無法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還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性。對此,圍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互動探究,解決問題,便成為了課堂創新的重中之重。在此期間,歷史教師可以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習的主體則由學生擔任。
在具體的操作方法上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第一點,由歷史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提出問題,然后由合作小組互動探究。以抗日戰爭這段歷史為例,提出以下問題:如果蔣介石沒有去西安,是否還會發生西安事變?是否還會有第二次國共合作?為什么?該問題的綜合性較強,并且間接隱含了“必然性與偶然性”概念,如果由合作小組互動探究,則可以更快的尋到答案;第二點,針對學生在課前預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地講解,這樣可以更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預習質量,讓學生的困惑得到及時的解決。
三、課后合作,延伸探索,知識遷移
課堂時間只有四十五分鐘,學生無法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真正地掌握所有的知識。因此,課后復習的意義和作用便顯得尤為重要了。而且,歷史教材中涉及到的歷史知識有限,若想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某段歷史,單純地憑借教材中介紹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歷史教師可以鼓勵合作小組利用課后時段查找一些相關補充內容,以此更透徹地了解某段歷史。例如,針對“甲午中日戰爭”的內容,可以要求合作小組利用互聯網索引相關專家對這段歷史的點評,以及相關文獻材料。而且,高中生在思維、理解能力上都趨向成型,所以在圍繞合作學習理念的基礎上閱讀這些材料時可以更好地理解。另外,歷史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延伸性的練習題供合作小組操作,比如:甲午中日戰爭期間,中國并不缺乏有才干、愛國的優秀將領,為何依然失敗了?帝國主義在殖民地開設的銀行與今天我們看到的銀行存在哪些區別?為了提升合作小組的探究積極性,歷史教師還可以在此期間滲透競爭機制,并給每個小組安設一個積分平臺,根據每個小組的表現情況合理給分,然后再在固定的時間內評比哪個小組的積分最多。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在高中歷史學習中是否可以真正發揮作用,不單單取決于學生之間的合理互動,同時與教師的引導也有著必然的聯系。因此,在以后的教學授課中,歷史教師有必要給予合理的鼓勵,讓學生敢于面對失敗,讓他們在遇到問題和挫折時能夠團結起來,從而幫助他們建立合作的意識。另外,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也要時刻完善自身的能力和知識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最佳的輔導和點撥,成為一名合格的領路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江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