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王卿
【關鍵詞】 物理教學;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4—0117—01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對學生的世界觀有著積極的影響,而且對物理教學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呢?
一、在物理學史教學中滲透德育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物理學史的內容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在學習“歐姆定律”時,介紹歐姆對科學的執著,歐姆在非常艱難的條件下,做了大量的探究實驗,找到電流與電壓、電阻的定量關系;在學習“電流的單位”時,介紹安培進行科學研究時的專注精神,讓學生對電流的單位——安培印象更深刻;在學習“電磁感應現象”時,介紹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經過十年多的探索實驗,發現了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律,進一步揭示電現象和磁場現象之間的聯系,確立了電磁感應定律,為電能的開放和利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學習“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時,講解環境污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使學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從而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節約能源的教育。
二、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滲透德育
在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進行課堂演示實驗,邀請學生參與,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與作用,讓他們意識到教師的演示實驗也需要他們共同參與,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很多物理結論都是建立在對物理實驗現象的分析與總結基礎上的。教學中可利用對實驗結論的探討,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團隊合作得出的成果要比個人努力所得出的結果更完整更接近事實真相。學生參與討論過的實驗結論,遠比個人死記硬背的結論更易理解和記憶,且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能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教會學生與他人合作。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教學中滲透德育
初中物理概念、定律、原理中蘊涵著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有很多的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對物理事實的本質屬性及內在聯系的概括和總結,也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教師不僅要把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一并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把思維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領悟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例如,在講“萬有引力定律”時,告訴學生:月球繞著地球轉,月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地球也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它們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整體。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辯證唯物主義中既對立又統一的觀點;在學習“生活用電”時,告訴學生電能的開發和利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用電,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在學習“核能”時,告訴學生核能的開發和利用有效緩和了能源危機,同時也給環境帶來污染,從而讓學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和對立性,所以它們之間既有好的方面又有不好的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有益的一面來為人類服務,同時又要盡量減少有害的另一方面給人類所帶來的危害。
四、在物理實踐課中滲透德育
在初中物理實踐課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完“電磁感應現象和發電機的工作原理”之后,帶學生到學校附近的發電站參觀學習,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聯系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在學了“家庭電路”之后,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安裝插座、螺旋套燈座、開關以及檢修家用電器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總之,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對青少年進行德育,不是憑朝夕之功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廣大物理教師根據物理知識及物理教學的特點,以課內外活動為途徑,以學習內容為載體,以滲透為主要形式,多摸索有效滲透德育的方法,從而實現真正滲透德育的目的。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