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 要】初中音樂教學一直未能受到足夠的重視,這是因為應試教育在整個音樂教學中根深蒂固的影響,所以使得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改革與創新的極度缺乏,甚至讓音樂教育一度停滯不前。當然,這種情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而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本文就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議論。
【關鍵詞】初中音樂 音樂教學 教學理念 課堂導入 訓練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94
“不要試圖填滿生命的空白,因為音樂就在那空白的深處。”音樂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音樂之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暗藏著情感深處的意境,當我們用心去傾聽,用心去感受的時候,總會帶來心靈的碰撞,音樂如那頑皮的精靈一般在我們的心間嬉戲,撩動這我們的思緒,讓我們的心靈與音樂共同和弦。所以,我們飲下這甘醇的音樂時,亦能從中品嘗到生活的滋味,生活中諸多美好的情感,不能用語言予以表達時,變化身為音樂在我們耳旁悅動。
在初中音樂教育中,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因此教師要在音樂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讓學生有目的的去對音樂進行聆聽,從而欣賞到音樂中的美,進而培養起學生健康的音樂審美情趣,積極的音樂審美品格。通過長期對初中音樂教學的關注,我發現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絕大多數的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比較單一,均喜歡學生進行大量的音樂知識灌輸,并一味強調課堂紀律的嚴肅性,這使得學生在一種緊張而又無趣的狀態下,被動的接受著音樂知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現在,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化發展,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推廣,初中音樂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教育的重視,但是初中音樂教學需要從舊的教學模式中跳出來,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當前的課堂教學,并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構建起全新的初中音樂課堂。
一、構建全新的音樂教學理念
大家都知道,在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中,主要涉及到美聲、民族、通俗這三種唱法。在往常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從音樂理論知識進行著手,對相關的概念進行重點講解,而把對音樂的欣賞作為了一種輔助手段,在整個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強制性的音樂知識灌輸。這樣一種簡單粗暴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極易引起學生對音樂課堂學習的反感,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因為音樂理論知識相對來說是較為枯燥的,就當前的初中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而言,教學理論知識偏重對學生的音樂素養的培養是百害無一利的。正是基于這樣的情況,傳統的教學模式亟待改變,教師要依托新課程改革的框架,對音樂教學理念進行顛覆式構建,從而形成全新的教學理念,借此來提高學生對初中音樂的學習水平及效果。
初中音樂教師在對音樂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對學生的音樂演唱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會學生演唱的相關技巧,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聲音進行駕馭,更好的使用流暢的聲音來展現音樂的美妙;其次要在音樂教學中找準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對民族音樂進行著重學習,培養起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欣賞能力,讓學生能夠準確的對相關的樂曲進行理解,在掌握了樂曲所表達深層次的思想內涵后,再向學生進行接下來的教學,讓學生對唱腔和呼吸換氣的方法進行訓練;最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要懂得將中西文化進行融匯貫通,把西方音樂中的優點借鑒過來,形成屬于自己的一種全新的音樂風格。
二、構建有效的音樂課堂導入方法
初中音樂課的開頭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如果要讓學生順利的進行音樂課堂學習,那么一次成功的課堂導入是極為必要的。音樂課堂導入一般是在新課或教學內容正式開始前對學生進行的必要引導,一場精彩的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往往能夠在五分鐘內就將學生的注意吸引過來,把學生順利的引入到課堂教學的狀態之中,這有利于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有效且高效的進行。
一般來說,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多種,如游戲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情境導入法、節奏導入法、多媒體導入法等等,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我們只要遵循:教有法而無定法,行之有效皆可為的基本原則即可。如,在音樂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導入法,根據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對游戲內容進行安排,將豐富的生活情景以游戲的形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被充分激發起來,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并保持學習氛圍的輕松愉快,從而能夠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時,可以將一些有趣的場景引入到教學中來,比如將網上比較火爆的由有節奏的貓叫來組成的完整音樂引入到音樂課堂之中,讓學生來進行模仿,同時教師在增添一些動作或表情的表演,就能很好的將學生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了,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引致最高點,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積極的予以表現。當然,游戲的形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機動的調整,以此來對音樂課堂進行有效的促進。
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訓練
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固然要對學生進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也正是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需要攻克的重點問題。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培養,就要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能夠對學生的音樂能力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發現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優缺點,并針對性的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
音樂的學習是一個持續漫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不能急于求成,因此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重點對學生的基礎訓練進行強化。一是,教師要在音樂樂理知識的學習中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幫助,讓學生能夠迅速找到對音樂的感覺,從而培養其整齊的聲樂審美能力,使學生能從心靈上對音樂進行領悟。二是,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在進行音樂演唱時,教師要準確的找出學生音準最佳的部分,把這一部分作為音樂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更為仔細的對音樂知識進行學習,同時進行適當的拓展,讓學生在音樂演唱中能夠觸類旁通,并養成良好的音樂習慣。三是,教師要讓學生用心去對音樂進行感悟,加強對音樂的實際掌控能力,讓學生從多方面去對音樂進行理解。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還是要以課本為主要,依托課本內容來進行相應的教學拓展,將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方法運用其中。
總而言之,初中學生正處于不斷發展、成熟的階段,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當前的教學對學生三觀形成的影響是極為明顯的。音樂能給予學生美的享受,能將美完完全全的傳達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音樂之美來看到、接觸到這世間萬物之美,從而讓學生的“三觀”得到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