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勇輝
摘要:為充分發揮職業技術教育為社會、行業和企業服務的功能,遵循“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責任同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加快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技工教育體系,培養更多具有良好專業知識、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態度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促進職業技術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培訓質量,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校企共建實訓基地。
關鍵詞:校企共建;汽車運用與維修;實訓基地
一、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意義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職業教育要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教育部也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鼓勵校企合一、形成產教結合、校企共進、互惠雙贏的良性循環職業教育模式?!蔽覈殬I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而在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與企業合作早已成為一種普遍的模式,日本的職業教育被稱為“企業眼中的教育”,德國的職業教育被稱為“企業手中的教育”,這些國家的經驗證明校企合作對職業教育的發勢展、企業人才的培養、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進步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校企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遵循“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責任同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學校為企業培訓了汽車專業人才;企業為學校提供了先進技術,企業化實踐的條件。
二、校企共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
(一)校企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職業學校教育,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占了絕大多數時間,對于技能類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來說,除了理論化知識的學習,實踐操作的知識占據學時的一大半,那么學校修建專業實訓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實踐場所。企業化的實訓基地給學生學習帶來學習氛圍的真實感,實訓基地的建立,學校通過聯系汽車制造或汽車維修企業合作,借助企業的生產、維修等企業理念指導修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引進企業冠名共建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教學實踐主要由校內汽車專業教師進行教學、技術指導,合作企業定期派技術骨干到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進行指導教學。
(二)校企共建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
根據職業教育方案規定,職業學校學生需有一學期的企業頂崗實習。學校除了需要有校內實訓基地,還需要校外實訓基地供學生頂崗實習,好些職校都已與企業合作共建校外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基地或者冠名校外實訓基地。校外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教學實踐主要由企業汽車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實踐,學校派駐廠教師進行跟蹤管理,督促學生。校企共建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學校與社會的橋梁,學生從學校踏入社會企業的綠色通道。
三、校企共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達到“雙贏”目的
(一)校企共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生產實訓中心生產實訓中心是職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學設施
生產性實訓基地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技能學習、強化的關鍵教學場地。校企共建,就是彼此分工合作,從各自教育資源的優勢出發,在不同的教育教學階段,或側重物質條件,或側重師資隊伍,或側重教學內容,或側重教學管理,或提供質量評價體系等,實現優勢互補,為學生提供健全有效的實踐教學場所。對于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來說,技術類專業更多地注重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能為學校專業學生引入企業理念、企業管理制度、企業實踐。
(二)產品研發、工藝改進,共建研發平臺科研既能為經濟建設服務,也能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校企雙方有著課題研究的共同愿望,在汽車運用與維修課題研究中,或側重于企業的戰略發展,或側重于企業的經濟運營,或側重于院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式,或側重于教師的“雙師型”素質等,由此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贏”。根據企業發展需求,確定汽車科研項目,以職業技術院校先進的設備和人力資源為紐帶,以科研項目轉化和運用為共同努力方向,在技術院校中建立一個研發平臺,讓企業的工程師、技術院校師生都參與科研項目開發、制作和應用,實現以項目為驅動,共同提高師資專業水平,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軟件”能力。
(三)頂崗實習、工學結合
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學校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安排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完成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后進行的教學環節,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生產運作,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體會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上產生一個飛躍。最關鍵是讓學生了解汽車企業文化,感受企業管理制度,明確自己職業生涯的目標。
(四)就業推薦、優先錄用優秀畢業生
對于學校優秀畢業生,企業落實學生就業。校企合作,合作企業有優先選擇合作學校的優秀畢業證,落實學生就業是建立在合格標準基礎上,按人才市場“雙向選擇”的要求而彼此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向導,企業錄用具有相應崗位職業技能的合格畢業生,學校要幫助學生具有這些就業能力。所以,校企雙方基于投入的人力、物力、資金等現實利益的相應回報。
(五)提供技術支持和社會服務
一般而言,學校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實施和教師的實踐技術能力往往遜于企業方,企業優勢在于實踐經驗和技術手段,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企業必須投入相應的兼職師資隊伍,或課堂、或工場,給予學生漸進而全面的企業文化、實踐技能的教育指導。學校優勢在于標準化技能培訓和先進的設備,具有完善的汽車職業資格等級培訓和考試資格,可為企業提供汽車職業資格技能等級培訓考證服務,提高企業員工技能和素質。學校有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成果,可為企業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