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玲
摘要:本文以陜西服裝工程學院為例,分析了本校大學英語后續教學的現狀,針對實際情況,從大學英語后續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教學評估幾個方面出發.對本校的大學英語后續教學建設提出了建議。旨在為學校在大學英語改革道路上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大學英語 后續教學
大學英語后續教學是對基礎階段大學英語教學的補充和完善。是基礎英語教學的延續和拓展。其宗旨是加強基礎,拓寬專業,提高能力,重在應用,滿足各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使各層次學生都受到相應的大學英語后續教育。大學英語后續教學是在基礎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發展到一定階段、針對學生的實際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在專業學習或工作領域所需要的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必將成為大學英語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新時期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是國家培養國際化應用型人才戰略的重點工程。因此,順應國家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培養出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成為應用型學院必須研究的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此,如何更好地延續大學英語教學,構建符合我院實際的大學英語后續教學體系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一、我校大學英語后續教學的現狀
(一)思想認識不足
我校的大學英語課程只在大學一、二年級階段開設,三、四年級不再開設英語課程。兩年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主要圍繞著提高學生的語言基本技能開展和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基本上還是以提高四、六級考試成績為目的。另外,和很多地方院校一樣。學校的教學主管部門認為大學英語的教學工作已經完成。就沒有必要繼續開設大學英語后續課程了。結果,學生的英語學習出現了斷層現象,致使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以及綜合文化素養無法提高。更不可能成為既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又精通英語的應用型人才。
(二)課程形式單一,教法陳舊
我校的大學英語后續教學基本處于摸索階段。還未開展起來。雖然開設了部分專業英語,如商務英語、會計英語,服裝英語,但只是講授一些行業詞匯,缺乏對專業英語的會話能力及專業閱讀能力的培養。雖然我校的英語教學實現了多媒體教學。但是主要還是采用“閱讀+詞匯+翻譯”的傳統單一模式。
二、大學英語后續教學的建議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各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在三四年級開設英語課程。幫助學有余力的學生繼續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各校還可以采取其他措施.為學生課外自學創造條件,從而確實保證大學英語學習四年不斷線。”因此,我們應該“因校制宜”,構建符合本校特點和實際情況的大學英語后續課程,保證學生英語水平不下降,英語學習貫穿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終,并為學生就業求職奠定了基礎。英語技能的提高既是學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的需要,也是我們國家日益與國際社會接軌發展的需要。
(一)課程設置
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授課對象主要是有一定英語語言基礎的三、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專業不同,英語水平也參差不齊,興趣愛好各有不同,因此,后續課程設置應考慮學生的專業特點、興趣愛好、學習動機等多方面的因素。建議設置選修課程,按照運用型、知識型和技能型分模塊進行。盡量構建出多元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在后續課程的設置上。應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需求,開設適合學生需要的后續課程。筆者對我校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了調查。旨在了解學生在完成初級階段的大學英語教育之后,對更高層次的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需求情況。以此作為確定開設后續課程的方向和科目的依據。應該以學生的專業和職業發展為出發點。還要搞清楚本校后續課程師資力量,結合我校學生現有英語水平,選擇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模塊,確定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建立本校合理的后續課程體系,真正為實現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起到作用。本次調查發現。學生最希望提高的仍然是英語應用技能。希望提升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的占調查人數的74%。這表明大多數學生對英語聽、說方面學習的愿望非常強烈,他們渴望提升聽說應用能力,這為后續課程設置提供了依據。
(二)教學模式
筆者調查發現,認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繼續開設大學英語后續教學的占到62%。只有17%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開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后續課程有強烈的學習需求。大部分學生都認識到大學英語后續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大學英語后續教學充滿期待。他們認為英語后續教學不僅能夠對英語學習產生促進作用。而且能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積極意義。但在英語后續教學中。如果依然遵循目前的依據所學專業劃分的自然班為單位進行大班授課的方法。將有可能造成水平較低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難以克服的障礙。又無法滿足水平較高學生的學習需求。分層教學模式能夠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使英語教學能夠真正符合“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現代教學理念。根據明安云的歸納,“分級+模塊模式”按照學生成績分成兩個或三個級別。在每個級別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長等選擇不同模塊來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較符合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教學的特點,筆者建議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級。對后續課程進行模塊劃分。學生可以對自己英語水平合理定位,同時又能兼顧個人需求、興趣等選擇課程。
(三)教學方法
很多學生到了后續課程階段。學習意識淡化。學習動力不足,以致學習英語無興趣。因此,要在大學英語后續教學中,實現教師主導地位向學生主導地位的轉變,將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授課方式應靈活多樣,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情景對話、情景模擬等多種教學方法,將知識的講授和運用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英語綜合技能得到提升的目標。
另外。建議教師積極開發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英語學習,搭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溝通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獲得及時的解答,實現學生在網上自學、自測、反饋學習效果,教師在線解答、在線輔導并監控學生學習情況。
(四)教學評價
多元化大學英語后續教學評價體系更能發揮評估對教學的反拔作用,提高大學英語后續教學質量。多元評價體系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多元評價主體。形成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多元評價主體。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公平性和真實性。
二是多元評價標準。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采用絕對評價、相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多元評價標準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發展情況的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進步情況等。
三是多元評價方式。除常規考試之外,還可以包括成果展示、讀書報告、微電影錄制、情景劇表演、英語訪談、口頭匯報等評價形式。盡量用多種評價方式從多方面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結語
在大學教育高級階段開設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既符合語言教學規律又符合國家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學英語后續教學是大學英語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也是大學英語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我校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實際開展情況出發,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對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提出了建議。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會出現新的問題,希望通過教學探討,不斷摸索,為我校大學英語后續教學發展提供可借鑒之處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