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素艷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教育的效率越來越關注。但就目前的初中教學來看,其中存在較多的教學弊端,這就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分析出問題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改進,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本文筆者以教學反思為中心,旨在研究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期望對于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能有所借鑒。
關鍵詞:教學反思;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善于教學反思的教師必定是優秀的教師,能夠和學生和諧相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非常有益。教學反思即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的回顧、檢驗與認識,簡言之,是教師對教學的一種反省認知活動。教師將教學過程作為反思中心,在大腦之中不斷回想,對教學成功與失敗之處進行分析與總結,從而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反思是教師發展的重要環節,恰到好處的教學反思能有幫助教師更好的組織教學活動。以下是筆者根據多年數學教學,對其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了詳細的分析。
一、確定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首要的條件是要有明確的教學反思順序。普遍而言,和教與學相關的實踐過程便是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但是,從具體實踐而言,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的比較、實踐過程的成敗、教學靈活與機智、師生互動狀況、教學創新等都是教學反思的內容與對象。鑒于此,確定教學反思的內容必須從多方面著手。
1.教學設計的反思
科學的教學設計是教學順利進行的保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反應做出可行的分析與預測。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對當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學生學習基礎、接受水平等方面進行認真的分析,從而制定出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教學計劃。
2.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學過程是教師有計劃的引導學生學習、理解與運用數學知識,是一個繁雜的認知活動,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過程。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包括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習,是教與學的統一過程。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其核心內容便是對教學過程各種相互作用及教學成果的反思。
3.教學成果的反思
教學成果的反思,是指教師教學結束后對整個教學活動所取得的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其標準是學生的進步與教師自我價值的體現。學生的進步是指學生數學基礎是否掌握的牢固、數學能力是否提高、數學學習方式是否合理、有效、數學學習習慣是否更好的保持、數學思維能力是否進一步發散等內容。教師自我價值的體現是指教師教學任務是否有效完成、學生情況是否掌握、教學經驗是否有積累、教學質量是否提高等。數學教學反思的核心是是否達到課前預設教學目標,哪里存在教學問題,又要怎樣去改進。
二、教學反思的具體方式分析
1.養成課后編寫教學日志的習慣
教師只有養成編寫教學日志的習慣,才可以有效提高專業素養與能力,為學生的順利學習提供條件。教師的教學日志主要是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實踐、教學結果等方面問題的真實記錄,從中找出問題的根源,不斷進行優化與完善,提高教學能力。當然,教學日志不是任務,不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編寫,只需要認真編寫即可。這樣久而久之,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被總結,將獲得一筆豐富的教學財富。
2.巧用數學案例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要有經典的應用案例,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對某類題有固定的認識,有創新的解決方式。比如在學習應用題時,最經典的案例之一是“相遇問題”,教師運用這樣的案例,可以讓學生清楚的掌握分析的方式、思考的思路與解決的方式,這樣學生才會逐漸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但同時需要注意的事,案例并沒有完整的解答模式,教師必須對其資料、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與總結,要確保案例的有效性,當然,還要善于反思與觀察學生學習過程,以便于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
3.樂于聽其他教師的授課
學生需要在學習之中不斷進步,教師也是一樣,需要教師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相互進步。聽其他教師的授課,并不是讓教師對其進行評價,而是從中分析自己教學的不足之處,進行不斷的反思與分析,找出不足的根源,進而不斷改善和優化,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4.對教學行動進行分析
行動分析是極具實踐性的反思活動。教師運用行動分析對自身的教育行為、過程等進行理性的分析,對教學認識與不恰當、不合理的行為進行調整與規范,使教學活動更加合理化、有效化。那么該如何進行行動分析呢:提出問題—進行初步思考,獲得基本數據—確定行動研究的手段—落實研究步驟,對每項結果進行記錄—編寫階段性結果—制訂下一個循環研究的計劃。教師研究一個教學問題往往不能夠一次完成,需要將獲得的理論結果付諸實踐,用實踐檢驗結果的正確性,繼而發現問題,對問題進行反思和研究。
5.教師經驗工作袋
教師教學經驗工作袋是對教與學兩者相關經典事件的記錄,還有教師對經典教學案例的記錄、分析、總結的過程。這些都是教師都念教學經驗匯總而成的工作袋,是非常具有價值的,給教師的教學反思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反思環節,是決定教學成效的關鍵。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意識到此點,要善于從自身的教、學生的學習兩大方面進行反思,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成果,有計劃的引領學生在數學海洋之中遨游,促使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從而保持數學學習的熱情,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學習成績、能力與素養,為學生今后的數學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田洪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反思[J]. 新課程(中). 2015(10).
[2] 陳正虎.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實踐與反思[J]. 課程教育研究. 2013(20).
[3] 李劍. 注重解題后的反思,提高教學效率[J]. 學園(教育科研).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