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崔影+王琳
摘要:目的 研究全面健康教育對神經內科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2~5月我院神經內科門診患者50例,運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全面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變化。結果 干預前,對照組服藥依從20例,服藥不依從5例,依從率為80%;觀察組服藥依從19例,服藥不依從6例,依從率76%,觀察組與對照組服藥依從無差異(P>0.05)。干預后對照組服藥依從21例,服藥不依從4例,依從率為84%,與干預前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服藥依從24例,服藥不依從1例,依從率96%,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與對照組比較亦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全面健康教育能提高神經內科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保證藥物治療的穩定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神經內科;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老年人成為醫院門診就診的重要人群,尤以神經內科門診患者居多。神經內科老年患者常常基礎疾病較多,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交錯,并發癥也較多,常終身服用藥物。但老年患者由于對疾病、藥物了解不全,對疾病的并發癥等不了解,從而導致老年人不服藥或漏服,引起服藥依從性的降低[1]。Tsai等的研究顯示,病程越長,老年腦卒中患者服藥依從性越低,呈負相關關系[2]。因此,有必要針對神經內科老年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提高治療的依從性,保持良好的服藥習慣以及維持治療的穩定。全面健康教育是針對老年患者如知識水平受限、獲取健康信息途徑受限等問題而進行的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我院于2016年2~5月在對神經內科門診老年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獲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5月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門診患者50例,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②年齡小于60周歲;③預計生存期過短;④聽說及理解能力障礙;⑤不能配合完成調查;⑥家屬不支持。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25例,其中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60~72歲,平均(62.1±2.2)歲;已婚15例,未婚及喪偶10例;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5例,高中7例,初中及以下13例;收入情況:5000元/月及以上6例,2000~5000元/月12例,2000元/月及以下7例;醫保患者20例,非醫保患者5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60~73歲,平均(63.7±2.4歲);已婚13例,未婚及喪偶12例;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4例,高中9例,初中及以下12例;收入情況:5000元/月及以上5例,2000-5000元/月13例,2000元/月及以下7例;醫保患者18例,非醫保患者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婚姻、文化程度、個人收入、醫療保險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次研究由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全面健康教育。①成立領導小組,由護士長任組長,主動進行護理服務。②強化教育。主動對患者的合理用藥進行指導,講解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及不正確服藥的危險。③印制服藥提示卡。圖文并茂,以小時為單位印制表格式卡片,將患者服藥的種類,時間按醫囑填寫入表格,使患者一目了然,并囑患者貼于家里明顯處如冰箱、墻壁等處,隨時提醒患者進行規律服藥。④家庭健康教育。與患者家屬、經常照顧者進行溝通,協助并提醒患者服藥,并與患者多進行交流,以減輕患者的服藥壓力,增強服藥的依從性。另外,鼓勵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減輕患者服藥產生的負性情緒,共同幫助患者對抗疾病。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能夠遵守醫囑的服藥時間與服藥劑量準確服藥服藥依從,漏服、錯服以及拒絕用藥為服藥不依從。依從性(%)=(準確的服藥劑量服藥時間次數-未按時、按劑量服藥或者未服藥)/NDP×100%,依從率在90%以下為服藥依從性較差,在95%以上為服藥依從性良好。責任護士每3 d電話或微信對患者服藥情況進行咨詢并給與指導,并準確記錄,亦可從患者家屬得到準確信息。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PS 17.0統計軟件錄入及分析數據,結果采用n/(x±s)表示結果,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前,對照組服藥依從20例,服藥不依從5例,依從率為80.00%;觀察組服藥依從19例,服藥不依從6例,依從率76.00%,觀察組與對照組服藥依從無差異(P>0.05)。干預后對照組服藥依從21例,服藥不依從4例,依從率為84.00%,與干預前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服藥依從24例,服藥不依從1例,依從率96.00%,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與對照組比較亦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療技術的不斷更新,人均預期壽命逐漸延長。慢性疾病、終身性疾病也與之增加,大多需要終身服用藥物。老年人做為特殊人群,服藥依從性較差,其主要原因有:知識缺乏,對自己所患的疾病及它所能引起的并發癥不了解,非正規醫療機構用藥以及對藥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不明白;老人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出現服藥方法和方式不當,或未完全按服藥要求用藥;老人心理能力差,存在亂補,亂停現象;長期服藥的費用與其經濟狀況不適應,超出其經濟能力;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3]。王玉華等對 102 例 60 歲及以上的居家腦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服藥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及服藥依從性等 3 部分,結果發現患者服藥相關知識比較缺乏,服藥依從性差[4]。因此,有必要針對老年神經內科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以提高服藥依從性。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服藥依從無差異(P>0.05)。干預后對照組與干預前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與對照組比較亦有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供老年神經內科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該方式靈活,成本低,占用醫療資源少,且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丁家松.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討論[J].求醫問藥,2011(7):17.
[2]Tsai J P,Rochon P A,Raptis S,et al.A prescription at discharge improves long-term adherence for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J].Journal of Stroke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2014,23(9):2308-15.
[3]張麗明.影響老年人服藥依從性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 2012,10(21):177-178.
[4]王玉華,成海榮,蘇晶.102 例居家老年腦卒中患者用藥情況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6):142-143.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