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衛華
【摘要】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行業、企業全過程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本文以《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為指導,從校企合作角度探索酒店管理專業建設。
【關鍵詞】酒店管理 校企合作 學徒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12-02
在2014年,國務院頒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中明確指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開展校企聯合招生 、 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完善支持政策,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同年,教育部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文中進一步闡述了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義。為適應酒店管理行業需要和要求,如何培養出更加優質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探索“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模式實現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與企業崗位要求之間的無縫對接,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顯得尤為重要。
一、校企合作建設目標
以《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為綱領,與酒店管理集團合作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建立創新校企合作、工作結合的育人機制,形成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共同組織教育教學、共同管理與考核評價的一體化育人機制,切實提高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二、校企合作建設內容
探索實施“八雙融合、工學交替,一體化育人”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依托酒店管理集團所屬酒店,組織校內專業教師、酒店管理業務能手、行業專家開展現場調研,以酒店各崗位為基礎,分析典型工作任務,明確崗位任職要求。根據酒店管理專業與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照從“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總體思路,制定本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三對接”。
建設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管理與考核評價體系。強化過程管理,建立校企共同實施管理、共同檢查、反饋等形式的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機制及交流機制,及時診斷并改進教育教學。 三、校企合作建設舉措
(一)實施八雙融合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八雙即“雙主體、雙身份、雙導師、雙體系、雙環境、雙考核、雙文化、雙證書”。
學校和企業雙主體育人。學生同時具有“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學生在學習期間享受學徒待遇,學生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管理,接受校園文化、企業文化“雙文化”熏陶;在教學中,形成教學主要由學校教師、企業高技能人才擔任師傅的“雙導師”施教格局;教學環節中,在學校、企業“雙環境”中交替學習;構建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對照學校教學標準和崗位工作標準進行 “雙考核”,確保教學質量。通過一屆學生的教學實施,進一步總結成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一個動態改進,良性循環的教學體系。
實施工學交替,一體化育人。酒店管理專業以企業用人需求和酒店崗位資格作為制定人才培養規格的依據與標準,以學生(學徒)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為紐帶,采取工學交替、崗位輪訓、能力遞進的運作方式,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總體思路,實行四段式育人機制,學生第1、2學期在校學習專業基礎課程,第3學期在酒店由企業帶教師傅傳授酒店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實踐技能的學習,感知酒店崗位職責與工作流程;第4、5學期學習管理類課程,以提升理論能力為主,第6學期在酒店由企業師傅帶領學習管理技能,真實感受企業工作和企業文化。
(二)構建“六大模塊,四個對接”的工學結合課程體系
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應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形成規律,依據相關職業資格標準與企業師傅共同研討論證,提取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崗位能力要求,使課程與崗位、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四個對接”。將高就業率崗位工作能力解構并重構成職業素養、前廳服務、客房服務、餐廳服務、酒店營銷與策劃和頂崗實習“六大模塊”,每個模塊再分別進行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實訓比例分割,實踐所占學時數達總學時數的60%以上,形成“走崗認知、輪崗實訓、頂崗實習”的三年不斷線實踐教學體系。
(三)建設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管理體系
1.建設標準和制度
校企雙方共同制定相關標準。以學徒個人發展為前提,校企雙方從崗位任務分析入手,參照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標準,開發適應崗位育人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崗位標準、企業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及相應實施方案。
政校企三方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為構建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體制奠定基礎。一是制定協議,包括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協議,學校、企業、家長三方協議、師傅與學徒協議等。二是制定管理制度,包括《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教師聘用管理辦法》、《企業師傅選聘培訓管理條例》、《學徒工傷醫療保險管理辦法》等。三是制定考核標準,《學徒分級考核標準》、《學徒學分管理條例》、《學徒崗位績效考核及薪酬管理辦法》、《學徒晉級管理辦法》、《優選學徒評選及獎學金發放管理辦法》等。
2.完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專業層面教學質量管理小組。由教研室主任、專業帶頭人、企業專家、骨干教師共同組成,注重發揮企業專家在教學質量評價與管理當中的積極作用。采用定期與隨機相結合的方式,掌控教學過程組織和教學質量情況,檢查和落實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教研教改活動的開展情況、教學管理制度的落實等情況;抽查課堂教學秩序,組織聽課、評課;評估課程教學質量,及時提供教學質量反饋信息,處理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數控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馮邦軍,陳中瑾-《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2)
[2]《關于高職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認證無縫對接的一些研究》[J]王令劍,余秋香 - 《中國電子商情:科技創新》-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