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學科的學習是一個進階的過程,難度也是逐漸加深,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本文結合現有的常見教學方式,并指出傳統教學弊端,分析當前現狀,進行優化組合,揚長避短,更好的發展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物理教學 教學手段 優化組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92-01
前言:物理學科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物理學顯得尤為重要,更是理科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選擇更完善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尊重客觀實在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受物理學科的奧秘,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完成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和探索。
一、幾種常見的物理教學方式
(一)實驗法
實驗法的教學是現代物理教學的重要方式,且用處較多,在深入實踐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實驗法的教學一般體現在老師在前面做,學生在臺下觀察的方式,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學的力量。實驗法的教學是物理教學的新突破,把學生的理性認識轉化為感性認識。老師可以在現場發現問題立刻解決問題,這將是物理教學方法長期保留并不斷發展的好方法。但物理學是涉及方面較為廣泛的學科,不是所有實驗都可以通過教具完成的,尤其是具有空間和時間限制的較長時間范圍的實驗,只能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想象來完成虛擬的教學過程[1]。所以,實驗法的物理教學模式還處在初級階段并有待發展和完善。
(二)理論法
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學科的進階,物理學難度逐漸加深。尤其是物理學理論難度的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概念和規律的理解等方面能力要求更高。高中物理教學性質獨特、過程復雜、學習難度大[2]。教學設計的科學合理顯得尤為重要。理論法的物理教學能讓學生更完整接受理論知識,具有全面性。但理論教學只完善了學生思維過程中的理性認識,沒辦法真正轉化為理解深刻的固有知識體系。所以,傳統的理論法教學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研究的提高和深化,死板的理論教學還存在一定弊端。
(三)練習法
練習法教學是對所學物理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的過程,主要體現在課下的練習題中,通過完成不同題型的練習,熟悉了解更多內容,全面把握物理知識,是教師課堂教學的輔助階段,也是個人應用和獨立思考的過程。有時教師會安排一些難度較大的習題或綜合性較強的習題,激發學生挑戰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體系的靈活掌握,但過于死板的練習方式,不利于應用型教學,尤其是物理這種應用性較強的學科。
二、優化物理學科教學方法
(一)理論加實踐的結合教學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好的教學方法結合固有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充當著信息提供者的角色,把教學中理論信息提供給學生,適當的講解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奧秘。興趣教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應用與教學中的具體方法。例如物理中的力學部分,讓學生通過搬桌子椅子,或者連續向前推動一個物體等方式體會物體的重力,運動中物體之間的摩擦力等,如生活中的常識,我們在搬一個重箱子時下面墊一個空箱子覺得更容易搬動,這是心理作用還是力學原理,使學生在感受生活中加強理解。在理論與實踐結合過程中應注意對應性,即一個理論對應一個實踐。
(二)新技術的創新使用
互聯網和科技的產物逐漸走進我們生活,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逐漸引用到教學中。逐漸完善的教學資源給教師們提供了方便也是挑戰。新型教學設備有教具模型,幻燈片,投影儀,傳感器等。例如,通過向學生展示電腦中的三維動畫教學生物理里的空間立體和透視。更多機械性的教具,生活中的短片例子都可以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適用于人教版新課改的要求,將完善教學方法,選擇更靈活的方式將知識傳遞給學生。
高中生人群的特點是思維靈活,獨立思維能力逐漸加強,有自身基本的價值觀念和對世界的認知程度。同時,中學物理教師對傳統教學方法的熟練程度遠高于新技術的應用,新型多媒體應用于教學可以起到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提出更多疑問,在知識探索過程中加強引導,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等多方面作用。
(三)在探索中深化
探索式的教學是為了增強學生與教師課堂中的互動協調,通過討論等方式共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學會有效合作,合作完成實驗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安排分組合作時要尊重學生意愿,優勢互補的同學組合實驗,在合作中積極探索,完成學習內容,相互補充,相互協調,建立有效合作和溝通機制,增強個人學習能力和提高團隊效率。通過提問題,師生公論,難題尋解,知識延伸以及實際應用的過程,引導學生把習題看成靈活的問題,做的每一道題都是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一樣來看待它。同時,將物理學與數學相結合,把理性思維應用到教學中,公式的推導過程要講清楚前因后果,在一個領域中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把這種教學理念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批判的精神。把知識靈活化的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最后,再用實際的教學成績衡量教學方法的優劣并進行總結,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
結束語:以上結合現有的教學實際進行分析,找出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弊端,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優化教學資源,將適當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取長補短,更多的是倡導新型教學理念,把學與動相結合,更好的完成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張立杰.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淺談[J].生物技術世界,2016,02:226.
[2]馮楠,王林.運用演示實驗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實踐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02:27-28.
作者簡介:
劉光義(1978.10-),男,漢族,湖北武漢人,高中物理一級教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