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思想流派,其中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和道理,對我國社會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國家和企業都是組織,因而兩者之間有相通之處。中國傳統文化也必然對現代企業管理具有啟示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企業;管理;啟示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國外文化對我國的影響越來越大。而與此同時,西方的政治家和企業家卻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智慧,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思想流派,其中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和道理,對我國社會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為現代中國的企業管理者在借鑒西方現代管理思想的同時,還應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5000年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其精華,創造性地應用于企業管理中。本文試從領導、決策、人力資源管理三方面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
一、正人先正己
領導者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領導者的行為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方向,決定企業的成敗?!耙蝗艘耘d,一人以亡”的事例不勝枚舉。
兩千多年前儒家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雖令不從?!保ā墩撜Z》)強調作為領導者自身的道德修養對其下屬所具有的示范作用,以及對于其所下命令的有效性的影響。認為要管理好天下(國家),統治者必須從修養自身開始,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令人信服,從而治理好天下。這一管理思想應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中,即要求企業的領導者以自我管理為起點,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員工,從而實現企業的繁榮昌盛。
然而,國家的治理不能光靠領導者的個人道德修養,還需要領導者具有高超的管理智慧及與時俱進的管理方法,以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問題。
因此,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中庸》)“修身”,不僅僅是道德上的修養,還要堅持不斷地學習,才能具備智慧、知識和才能。將其借鑒到現代企業管理方面,就要求企業的領導者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還須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廣博的科學技術知識,特別是本行業的專業知識,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發展,才能使企業長盛不衰。
二、戰略管理
戰略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戰略決策是企業制勝的法寶,是有效管理的關鍵。中國幾千年來在治國和戰爭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與教訓以及大量案例,它對現代企業的戰略決策管理具有啟發和指導意義。
姜尚說:“善戰者,不待軍;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勝敵者,勝于無形。上戰無與戰?!保ā洱堩w·軍勢》)高明的決策者往往是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取得優勢,贏得勝利。
當今社會,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很多企業依靠奇謀爭奪市場,相互拼得你死我活。道家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啟示,老子告誡人們:“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保ā独献印返谖迨哒拢┏銎嬷\、用奇兵,作為戰術,偶爾為之,也許能收到奇效。但作為企業的長遠戰略,還是要遵循“無為”的的原則,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第二十二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老子》第七十三章)。明智的做法,是在“不爭”上下功夫,去積極尋找市場新的、未被發現的利益需求點,設法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這樣的新產品創造了新的市場,既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又能給企業帶來好的效益,還避免了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像微軟公司、蘋果公司、阿里巴巴、京東等企業能在短時間迅速發展壯大,就是最好的例證。
三、人力資源管理
在一切事物中,人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尚書》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泵献右苍f:“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章句下》)因此,統治者要施“仁政”,行仁義,才能贏得民心,擁有天下。
德治給企業管理的啟示,即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是企業的核心,企業管理要以人為中心,以員工、客戶為中心,將員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既要有剛性的紀律以規范和約束員工,同時又將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最大限度滿足員工利益又兼顧企業的長遠利益,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來,老子及其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正在為中國和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所重視, 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無為”管理的實質就是充分尊重個人的意愿,以人為本。如:許多企業采用彈性工作管理制度,它是一種目標管理制度,員工在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或固定的工作時間長度的前提下,可以靈活地、自主地選擇工作的具體時間安排,以代替統一、固定的上、下班時間的制度。員工擁有更多個人自由空間,在歐美,超過40%的大公司采用了“彈性工作制”,其中包括微軟集團、施樂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在我國,也涌現出越來越多試行該種制度的工廠和企業。
四、結語
傳統文化中絕大多數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有著積極影響,但對于其中陳舊、落后的部分則要予以揚棄、革新,如重專制而輕民主、重倫理而輕科學、重人情而輕法制等,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適合中國企業特色的科學管理思想。
作者簡介:劉志勇,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