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色的太陽,是藏族人民借助民歌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對于翻身做主人的救星的期盼。中共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解放軍對廣大藏區的解放,與之不期而合,金色的太陽隨之成為藏族人民心目中中共政治形象的總體表征。1950年代,中共在廣大藏區積極推進國家政權建設、民族區域自治、經濟建設、醫療衛生建設、交通建設以及社會建設等,使藏族人民充分享受到黨的關懷與溫暖。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之下,藏族人民政治地位提高、物質生活改善。他們熱情贊頌黨的政策,謳歌金色的太陽,不僅表達了對黨的擁護、對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同時也積極表達了各族是一家的民族團結心聲。
關鍵詞:金色的太陽;1950年代;藏族民歌;中共政治形象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南藏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14XDJ017)
中圖分類號:K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7)02-0100-07
建國初期在中共藏區以黨組織為基本力量展開的國家政權建設,為藏區的社會進步起到了啟動與推動的作用;更以其與舊時代迥然不同的政治形象,贏得了藏族人民的愛戴與擁護,樹立起國家與民族復興領導核心的光輝形象。藏族作為一個載歌載舞的民族,藏族民歌既是他們與大自然奮斗的精神支柱,時時處處反映著他們的所見所感,也是他們靈魂中流淌出來的心聲。① 建國初期,共產黨在藏區行之有效的國家政權建設以及展現出來的良好工作作風,為藏族民眾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因而,自然也就構成了他們歌聲中飄揚的內容。透過這些歌聲,我們既可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在藏區國家政權建設的內容,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展現出藏族民眾,特別是下層民眾心目中的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形象。
一、藏族人民盼望金色的太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廣大藏區,尤其是西藏打開了封閉的大門,與內地的交流開始步入正常化與頻繁化的狀態。藏族民歌像高原上的天空與白云一般澄凈、透亮、純真,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奔赴藏區的人們。1960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并留校任教的常留柱,響應黨的號召,支援邊疆去了西藏。深深陶醉于藏族民歌之中的常留柱,跟隨一位名叫扎西的老藝人學到一首《山南古酒歌》。同年,作曲家馬倬進藏,從常留柱處聽到這首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遂對之進行了改編。1964年全國文藝匯演期間,這首歌引起了周恩來總理的關注,并將第一段最后一句“我們邁步走向社會主義幸福天堂”改為“我們邁步走在社會主義幸福的大道上”。1972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這首歌錄音,并在全國范圍內廣播,頓時大江南北紛紛傳唱。這就是由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唱紅的經典藏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的金山上》只是諸多被國人傳唱的經典藏族歌曲之一,卻代表著共和國時期眾多經典藏族歌曲誕生的基本方式。其歌詞中的核心元素正如第一段所唱“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多么溫暖,多么慈祥,把我們農奴的心兒照亮,我們邁步走在社會主義幸福的大道上”,把“金山”、“金色的太陽”與“社會主義”,分別比喻為“神山”、住在“神山”上的“神”——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以及在毛澤東的帶領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則代表了這些經典藏族歌曲的基本價值取向。上述以《北京的金山上》為代表的經典藏族民歌的產生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
眾所周知,共和國成立前,藏區分屬于甘肅、青海、四川、西康、云南與西藏等諸省。進入近代以來,廣大藏區雖然也在經歷著現代化的洗禮,但相對于東部與中部而言,存在明顯的遲滯。特別是西藏,仍處在以達賴喇嘛為首的噶廈政府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統治之下,“這種制度的基本特點是農奴被迫按照封建領主的規定,以失去人身自由為代價從封建領主那里領取一塊份地,世代使用,從此農奴被終身束縛在土地上,對封建領主處于人身依附地位,成為農奴”②。其他省份的藏區,雖然經歷了改土歸流以及國民政府的國家政權建設,但部落社會的基本狀況并未改變,同時還增加了種種賦稅負擔以及大小軍閥的苛虐盤剝。故而,《藏族簡史》的作者們稱:“廣大的藏族人民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同時還遭受封建宗法和宗教迷信的束縛與控制,天災人禍,備受摧殘?!雹?/p>
面對深重的苦難,藏族民眾以歌曲來表達自己的心聲。他們用歌聲唱出封建農奴制與人身奴役的歷史真實:“雖是父母養育,卻被老爺奴役。雖有生命和身體,卻無自主的權力?!雹?在封建農奴制下,農奴主以及部落頭人把農奴當作財產和物品任意買賣、贈送或交換,農奴則毫無人身自由。封建領主與部落頭人還肆意凌辱婦女,甚至動輒對下層民眾處以酷刑或加以殺戮,慘無人道:
阿爸臨死唱過這首歌:“惡運降臨到我的
頭上,官寨里的刑罰最難當,抽了我的腳筋挖
了我的眼,叫我四腳朝天逼假賬!餓鷹盤旋在
我的頭上,千言萬語訴不盡我的悲傷,忍痛丟
下澤仁和卓瑪,我要去沒有管家的地方!”
阿哥臨死唱過這個歌:“年楚河的水還有
流干的時候,葉拉山的虎豹還要分個同類,官
寨里的烏拉呀,千年萬代支不盡!年楚河水結
成冰場,葉拉山上鋪滿了白雪,老牦牛掉下懸
巖去了,千斤馱子加在我身上,老牛呵!我只
有和你一起埋葬!”
阿姐臨死唱過這個歌:“趁著天邊還沒有
發亮,來到風雪的金沙江,江水呵!你是苦是
甜,我也無心去分辨!受了惡人的糟蹋,難見
我阿爸,難見我阿媽,江水呵!請把我流到海
角天涯!”⑤
一首歌以一個家庭中的三個個體臨死前所唱之歌,生動地展現出在封建農奴制與部落制下,下層民眾辛酸的生活史,字字句句流露著血淚的控訴。因而,歌聲中也難以避免出現了人們對封建農奴制的不滿與抨擊:
百靈鳥本來自由自在地飛翔,但是,當被
人們關進籠子里的時候,它連一點自由也沒有。
松鼠本來是無拘無束的,但是,當人們用繩子
束住時,它連一點自由也沒有。人生本該是自
由平等的,但是,當他成千戶家的奴隸時,他
連一點自由也沒有。⑥
這首歌,以百靈鳥、松鼠作為比喻,強調眾生平等而自由,展示出人們對封建農奴制與人身奴役之不合理的懷疑與否定。
藏族民眾還用歌聲唱出農奴制與部落制下社會的不平等與嚴重的貧富差距:“主人的狗天天吃著牛奶,有時候還有喂幾塊拉夏,但是,我們這些奴隸們,卻頓頓吃著曲拉?!雹?農奴主家里的狗不僅有牛奶喝,還有拉夏(羊肉)吃,而奴隸們則只能吃打酥油后剩下的奶子做成的曲拉。為什會這樣呢?只因封建領主太兇殘、太貪婪:“奶子是姑娘捋下的,姑娘喝不到奶茶;酥油是阿媽制下的,阿媽嘗不到它。奶子哪里去了?貪婪的黃狼喝光了;酥油哪里去了,狡猾的狐貍吃掉了?!雹?將封建領主比作黃狼與狐貍,可謂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封建農奴制的本質。
藏族民眾不僅要忍受封建領主與部落頭人的超經濟剝削,還要承擔繁重的勞役,尤其是烏拉。烏拉是一種需要應差者自備口糧與生產工具如牛、馬等的勞役制度,在廣大藏區極為流行。如在昌都地區,察雅宗的一個根布區(相當于村)每年要出烏拉三次,每次24天,約需支馬600匹、牛900頭、人600名;貢覺宗每年需給政府和藏軍無代價支牛馬13000頭次;拉多宗每戶每年支烏拉短者30天,長者達90天;沙丁宗一個根布區(14戶)每年要給宗政府支烏拉馬75匹次、烏拉牛184頭次以及其他各種人工計234人次以上。⑨ 烏拉作為一種無償的勞役,成為藏族上層盤剝下層民眾的重要手段,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壓在下層民眾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別說牦牛馱得重,我們頭上的烏拉,比牦牛馱得更重!”⑩ 在支烏拉期間,口糧不足時,不僅要忍饑挨餓,還要忍受上層的酷虐:
我們是班期烏拉,受苦受難在王爺家,用
牦牛日夜馱用羊毛,迎著寒風,踏著雪花。我
們是班期烏拉,時常噙著冰塊當茶,勒緊褲帶
趕路,管家的皮鞭還要經常抽打。我們是班期
烏拉,我們在人間的地獄,老天啊老天,啥時
候才砸爛這個鎖枷!11
這首歌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班期烏拉悲慘的境地。然而,前有狼后有虎,地方軍閥也發現了征用烏拉的“好處”,成為加在藏族民眾頭上的另一座大山:
我們拋下了圈里的牛羊,我們撂下了田里
莊稼;整年合月爬在荒灘上,給馬家統治者當
來日烏拉。我們在高山上鑿開了公路,我們又
在路面上鋪上了砂;當我們回到家里的時候,
饑餓正威脅著全家。天啊,天??!為什么我們
的苦難這么大?這不是我們的命運太苦,而是
解脫不了馬家的重重鎖枷!12
繁重的烏拉不僅透支了藏族下層民眾的身體,更重要的是耽誤了農時。其結果,為馬步芳支了烏拉,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報酬,回到家里的時候,因為錯過了收割莊稼的季節,一家人不得不忍受饑寒交迫的窘境。
苦難中的藏族民眾忍受著痛苦,看不到希望:“我們貧苦人的憂傷,像重重的雪山一樣;雪山有融化的日子,我們的憂傷啊何時融化?”13 他們試圖求助于清朝的皇帝,但皇帝卻不管,他們只能暗自詛咒封建領主都死光:
收起青稞粒粒是血汗,老鼠在夜里把它往
洞里搬;這種冤枉有誰知道可憐,唉,累死累
活只剩下辛酸。我們的皇帝他不管,他不管,
我們的朋友只有月亮和太陽;老鼠呵,可恨的
老鼠呵,什么時候你才能死光!14
他們也試圖求助神靈:“我的心里埋藏著哀愁,這災難啊,象一座千年不爛的雪山。雖然背著這樣重擔,但并沒有地方申訴喊冤。菩薩啊,我救苦救難的神靈啊!這樣的日子何時完?”15 然而,無論菩薩和老天都是無動于衷,苦難依然如故,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絕望。
失望之后是絕望,絕望之后是反抗。出離了憤怒的藏族民眾,決心沖破所有的阻擋——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神靈,哪怕是世世代代信仰的山神——都要去尋找打破這黑暗制度的光明,去迎接“金色的太陽”:“高入云霧,你銀光四耀的日公拉山??!你高比不過我的心高。爬過去,爬過去吧,迎接那輪金色的太陽?!?6 在藏族民眾看來,金色的太陽就是消除現實苦難的希望,是融化千年哀愁的雪山、驅除嚴寒帶來溫暖的希望。因而可以說,金色的太陽就是藏族民眾以歌聲流淌出來的對解救自身的希望的期盼,正是在這樣的邏輯中,金色的太陽的比喻對象,便歷史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落在了其領袖及建政、執政基本精神具象化的毛澤東身上。
二、藏族人民心中金色的太陽
金色的太陽代表著藏族追求自身解放的希望,但現實的苦難并不會自動消亡,打破不了舊時代束縛的藏族人民仍然無盡哀傷:“何時烏云吐紅日,何時雪山開梅花?痛苦日月幾時盡,幸福生活幾時來?”17 正是在這種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了大半個中國,并在1949年8月間抵達藏邊地區。首先獲得解放的是三大藏區之一的安多藏區。在向藏區推進的過程中,人民解放軍嚴格認真執行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滿懷熱情地關懷人民群眾的生活疾苦,尊重藏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受到了藏族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愛戴。9月14日,原卓尼土司、時任洮岷保安司令楊復興在禪定寺召開千人大會,宣布卓尼地區和平解放,各族群眾聚集街頭,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佐蓋美武部落土官楊世杰在解放軍抵達臨夏后,即率30余人前往接洽。在楊世杰的周旋之下,9月20日牙含章率領一營解放軍指戰員進駐夏河,拉卜楞寺保安司令黃正清等帶領僧俗群眾,夾道歡迎解放軍,并宣告夏河縣和平解放。18與此同時,8月27日,同仁縣各族群眾組成37人代表團,由隆務寺襄佐、隆務昂鎖帶隊,前往循化縣歡迎解放軍,并得到王震司令員的接見。19 9月5日,西寧各族代表,甚至乘車趕至甘青交界的享堂鎮迎接解放軍。20 由此拉開了藏區解放的序幕。
安多藏區的人民迎來了解放,開始了幸福生活的新時代。他們用歡樂的歌聲,表達自己的幸福和喜悅:“往年的眼淚流不盡,今年的山歌唱不完,來了恩人共產黨,撥開烏云見青天?!?1 解放軍的到來,帶來了黨的政策和黨中央的關懷,使得藏區猶如“撥開烏云見青天”。然而,在廣大藏區人民熱烈歡迎解放軍到來時,也有人因為擔心危及自身的利益,不斷進行造謠誹謗,企圖阻礙解放軍的進軍。在這種情況下,被欺壓怕了的下層民眾心中猶豫彷徨,他們唱到:“布谷鳥的歌聲,我想靜靜地聽,烏鴉在亂叫,總是不停。解放軍來了,我想獻哈達,頭人在挑撥,不敢不聽?!?2
然而,隨著1949年12月云南、西康兩省宣布起義,到1950年3月間康區全境解放,隨著與解放軍接觸的增多,謠言不攻自破。甘孜藏族民眾用歌聲唱出了解放軍到來后生活的改變:
太陽升起來了,照耀著白銀般的雪峰,解
放軍到寨上來了,鹽巴高過了銀色的雪峰。太
陽升起來了,照耀著綠色的樹葉,解放軍到寨
上來了,茶葉比綠色的樹葉還多。太陽升起來
了,照耀著寺院的金塔。解放軍到寨上來了,
藥品比金塔還靈驗。23
康區藏族民眾感受到了黨的溫暖,覺得太陽升起來,驅趕了冬日的嚴寒。康區的人民不僅得以翻身得解放,還切身感受到了日常生活的提高,鹽巴多了,茶葉多了,疾病有人醫治了。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改變,新時代終于到來。
然而,西藏的一些親帝的頑固勢力并不愿就此罷休,他們千方百計阻撓解放軍向西藏進軍。然而,已經睜開眼睛、有了期盼的民眾不會再被蒙蔽,他們熱切盼望解放軍,改編了《何時烏云吐紅日》:“何時烏云吐紅日?何日雪山梅花開?痛苦的日月何時盡?解放軍人馬幾時來?”24 在廣大藏族民眾的殷切的盼望之下,西藏迎來了和平解放,迎來了解放軍,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子弟兵。拉薩民眾唱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恰似兄長一樣親。清早起來幫我們,把田耕來把肥運。只為人民得安全,站崗放哨在黃昏?!?5
人民解放軍作為黨領導下的武裝力量和黨在藏區工作的先遣隊,贏得了西藏民眾的信賴和愛戴。藏族民眾用歌聲表達對解放軍的贊頌:“哈達不要太多,只要有一條最潔白的就夠了;朋友不要太多,只要結識一個解放軍就好了,那時呀,我的心會像開了花一樣歡笑?!?6 解放軍趕走了在西藏作福作威、肆意勒索、強制人們支烏拉的帝國主義分子“假巴”,震懾了貪婪殘暴的“黃狼”與狡猾的“狐貍”:
過去穿西服的“假巴”,象騎馬一樣壓著
我們。他作威又作福啊,殘暴得像荒山上的豺
狼。我們只有酥油糌耙,他硬要洋面白糖,牛
和馬去支烏拉,白天黑夜為他奔忙。牛死人窮,
十室九空,只有饑餓的眼睛,在貧困的廢墟上
閃動。解放軍如神兵,英勇地落在這里,那些
豺狼呀,直嚇得夾著尾巴戰戰兢兢。27
解放軍為藏族民眾的翻身解放提供了契機,也為他們贏得了喘息機會和發展的機遇。拉薩的藏族民眾唱到:“來了親人解放軍,發放了無利貸款,苦難深重的人們,走向吉祥如意的世界?!?8 人們從心底里感謝人民解放軍,希望能夠用最好的食物招待解放軍,希望用做好的房屋安頓解放軍。他們用歌聲表達誠摯的謝意:“親愛的解放軍啊,請到我家住幾天,我家住在雅魯藏布江邊,那里的糌粑最香甜?!H愛的解放軍啊,請到我家住幾天,我家住在繁榮的八角街,那里的樓房亭閣高又寬。”29
藏族民眾知道人民解放軍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解放軍進入西藏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英明決策。他們唱到:“西藏,在那些陰暗的年代里,就象個慘遭侮辱的女郎。這塊被泛濫的苦水淹沒了的土地呀,渴望著朝東方搭起幸福的橋梁。毛主席派來解放軍,解放軍拉著他的兄弟姐妹們,用放射著偉大光輝的雙手,實現多少年來的心愿和理想。”30 因而,藏族民眾由對人民解放軍最直觀的感激,自然就轉化成為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激。他們歌唱共產黨的恩情,并進而將這種感激的對象集中在毛澤東身上,成為對中國共產黨表達感激的具象化表達。如東藏的民眾唱到:“其卡慈啊,其卡慈,你聽過我們傷心的哭泣,你聽過我們歡欣的歌唱。只有你懂得:我們怎樣感激毛主席,我們怎么感激共產黨。”31
藏族是一個相信語言具有法力與強調報恩思想的民族。他們相信語言不僅可以溝通天神、山神、戰神與財神,通過贊頌神靈可以獲得回報,相信咒術可以置仇敵于死地;他們同樣相信,語言可以表達自己的虔誠與信仰,如通過念誦六字真言,可以獲得來生的解脫。過去,在藏傳佛教的思想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報恩思想的影響下,他們將最美的贊頌之詞獻給了滿天的神佛。然而,對神佛的贊頌與虔誠的敬獻,并未帶來幸福安康,反而生活更悲慘。如今,在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下,藏族民眾開始走向幸福的生活,他們又怎么會吝嗇贊美之詞呢?正因如此,毛澤東作為一個政治符號,作為中國共產黨政治形象的總代表,開始取代藏族民歌中最為神圣的神佛,成為贊頌的對象:“毛主席偉大崇高如雨后彩虹;解放軍勇敢高貴如云際神鷹。毛主席??!您是眾神之神;解放軍??!您是眾寶之珍。你們看見西藏人民的苦難,你們把我們從苦難中搭救出來?!?2 在這種表達中,藏族民眾以歌聲生動地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對解脫苦難的期盼,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作為救星的感激。自然地,中國共產黨也就成為了藏族人民心中那輪驅除黑暗與寒冷的金色的太陽:
毛主席像太陽,毛主席像月亮,太陽出來
萬物都生長,月亮出來夜里行人有方向。對我
們關心的是領袖毛主席,無利貸款的是人民解
放軍,壓迫我們的是帝國主義,幫助我們的救
星毛主席。我們心里明白:誰是我們的親人,
誰是我們的仇敵。西藏是個好地方,各種寶貝
地下藏,金銀銅鐵樣樣有,牛羊遍山崗。西藏
是中國的地方,漢藏如同一個爹娘,在毛主席
的領導下,大家得到解放,我們要積極支援解
放軍,擁護共產黨,讓強盜害怕地看見我們團
結如鋼。33
藏族人民無論是信仰各種神靈或是藏傳佛教的菩薩,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現實苦難的壓迫。神佛未曾使人們擺脫苦難,中國共產黨則在逐步實現社會的轉變,堅定了人們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堅定了人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藏族民眾用自身的感受,贊頌在心中“金色的太陽”的光輝之下,享受到的黨的好政策與幸福溫暖:“毛主席的恩情,像冬天的陽光,我們沐浴在里面,充滿了幸福與希望。”34
三、藏族沐浴著金色的陽光
隨著廣大藏區的解放,黨領導藏區人民展開了大規模的國家政權建設。這不僅意味著藏區由此普遍開啟了政治現代化的道路,更因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領》的頒布,使廣大藏族人民擁有了參與區域自治政權建設的權利與機會。與此同時,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為了便于廣大藏族人民充分行使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藏區也開啟了大規模的國家政權建設,一批新縣在藏區建設起來,區、鄉鎮組織也逐步完善起來。35
人民政權建立后,藏族民眾第一次覺得有了屬于自己的政權,不再是以往那種掌握在上層與軍閥手中為其剝削民眾工具的舊政權,而是屬于人民、為人民服務的政權。如玉樹的藏族民眾唱到:“一片青天舒展開,夜里才閃耀起燦爛的星光。內地的解放軍來到,藏民才把自己的政權掌上。”36其后,隨著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人們一下子覺得自己真正獲得了政治上的平等:“有了民族區域自治,好像有了打鐵的錘子,人們拿起錘子來建設吧,無論誰都是平等一樣的呀!”37 在這種情況下,藏族民眾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社會主義道路的美好未來,做國家與藏區建設主人翁的熱情一下高漲起來。四川阿壩的藏族民眾情不自禁的謳歌當地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我們的自治政府,象一塊大石碑,石碑上
寫著真理,叫我們團結,叫我們前進。我們的
自治政府,象一塊大石碑,石碑上刻著我們的
心意,風吹不搖,日曬不化。我們的自治政府,
象一塊大石碑,石碑上有一條幸福的大路,火
紅的太陽出來了,幸福大路多么光明。38
隨著人民政權的成立與民族區域自治的實施,黨在廣大藏區本著“不分不斗和保護與發展包括牧主經濟在內的生產政策”,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牧區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首先,在縣域范圍內,積極開展社會救濟,發放生產貸款,幫助貧苦農牧民恢復和發展生產,提高農牧民的生活水平。如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截止1953年上半年,共發放救濟款28萬元和農牧業貸款84.9萬元。39 在黨的溫暖下,藏族人民的生產得到恢復,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共產黨功德無量,毛主席是金子太陽。我
不是空口贊揚,良心要我歌唱。舊社會里的貧
苦牧民,像春天的瘦羊一樣。共產黨卻給窮苦
牧民,救濟、貸款買牛羊,住上了嶄新的帳房。
什么人給我們衣裳和口糧,是照耀我們的金子
太陽,解放的故鄉,——河卡草原上,年輕人
到處歡笑又歌唱,老年人也穿起了節日的盛裝。
翻身的牧民,在一起組成了“年來康”。年輕
人們牢牢記在心上,共產黨的話和寶石一樣;
只要我們辛勤勞動,我們的“年拉吾”,就會
像天上的白云一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蒸蒸日
上。40
在黨的領導下,不僅發放了大量的救濟金與農牧業貸款,還開始引導農牧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初步成立起合作社“年來康”。興奮的藏族民眾相信在黨的好政策領導下,各種羊類牲畜“年拉吾”就會像天上的白云一樣興旺。
其次,建立人畜醫療衛生事業,增強人民健康,開展獸疫防治。如在澤庫縣,僅1955年,縣城衛生所即接種牛痘181人,接診6637人次,巡回診治517人次41;獸疫工作站預防牛瘟55594頭、炭疽20627頭,防治寄生蟲23511頭,其他845頭42。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受益者。他們感謝黨的好政策,親切地稱那些活躍在藏區,風里來雨里去救死扶傷的醫生們為毛主席的醫生:“毛主席的醫生來了,給藏區把病都治好,人們健康了,牛羊長好了。樂呀,樂呀,心上開了花朵了,不會跳舞也停不住腿了,不會唱歌也閉不住嘴了。”43 這些醫生來了,藏族民眾的生命健康有了保障,因而也就被視為是金色的太陽給他們派來的護法神,是令人尊敬的“曼巴”。
再次,建立國營貿易體制,便利藏族民眾貿易。在藏區建政之初,國營貿易機構即深入到藏區,以公平合理的價格,甚至實行補貼的辦法組織物資交流,收購長期滯銷和積壓的土產品和畜產品。廉價供應各種生產、生活日用品。各地的鄉鎮建立起來后,還普遍建立國營商店,使之與整個國營貿易體系連為一體。這樣大大便利了藏區民眾的貿易。對此,人們滿懷歡喜地唱到:“從前,阿依那山鋪滿了白雪,好象鹽巴—樣;如今,貿易公司堆滿了鹽巴,好象白雪—樣。從前,阿依那山堆滿了崖石,好象茶磚一樣;如今,貿易公司堆滿了茶磚,好象崖石一樣?!?4
第四,免除或減免藏區的烏拉差役,降低人民群眾的負擔與痛苦。建政后,在黨的領導下,采取與頭人或農牧主協商的方式,免除或減免藏區的烏拉差役,不僅大大降低了烏拉差役對藏族民眾生產活動的消極影響,也減輕了其勞役痛苦,獲得了藏族民眾的擁護。人們看到了殘酷的烏拉制度消亡的希望:“嚴寒的冬天過去了,布谷鳥大聲鳴唱。地上的冰雪融化了,牧場上鮮花開放。烏拉制度取消了,我們從黑夜唱到天亮?!?5
第五,修筑公路,便利交通。在藏區的發展問題上,黨深切地意識到,制約藏區發展的關鍵在于交通不便。因而,尚在人民解放軍西進的征途中,即展開了大規模的公路建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動工于1950年4月由11萬軍民共同參與修筑的康藏公路。藏族民眾積極響應,參與筑路,他們不僅意識到便利的交通對于藏區發展的意義,也在筑路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了共產黨與舊時代統治的差別。加察修路的民工唱到:
毛主席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他是恩
情的源泉,幸福的保障。他看到我們的痛苦,
號召我們修路,不但發給主副食,且按工給酬。
不久的將來,祖國最荒涼的西藏將繁榮得像內
地—樣。敬愛的毛主席啊,你的宏恩大惠使我
們永志不忘。46
看到了西藏繁榮的希望,參與筑路的藏族群眾感念黨的關懷,筑路的熱情更加高漲:
請往那邊瞧吧!東方山來了金子的太陽。
趕快修筑公路呀,汽車將給我們帶來美好的時
光。請往那邊瞧吧!東方出來了銀子的月亮。
趕快修筑公路呀,我們將會享受到無限的幸福。
請往那邊瞧吧!東方出來了珊瑚的星星。趕快
修筑公路呀,我們的日子快樂無疆。47
可以說,隨著廣大藏區的解放與人民政權的建立,黨對西藏的社會影響涉及到方方面面,遠遠不止上述五點,但受篇幅所限,不一一贅述??傊?,黨的政策,使廣大藏區人民感受到了中央的關懷,沐浴到了金色的陽光,幸福的生活由此開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富戶家姑娘的穿戴,也不再是人們羨慕的對象,因為“過去,穿緞袍戴松耳石的,只有富戶的姑娘;而今,藏家的姑娘,個個打扮得象孔雀一樣”48。流浪在遠方的人們也感受到家鄉的嚴寒不再:“太陽照耀著嚴寒的家鄉,家鄉開滿美麗的花朵,春天來到了草原,流浪人要回家去。月亮照耀著黑暗的家鄉,家鄉唱著新編的歌,苦痛的日子過完了,流浪人要回家去?!?9 因而,人們發自內心地贊美共產黨,謳歌心目中的太陽:
想起過去呀啦,淚盈盈,藏民的災難呀啦,
實在深。四柱八梁的宮廷里,住著偉大的人民
領袖,在西藏人民的頭上,放射著扎西的慈光。
毛主席,你是我們的活佛!鐵兔年的和平三月,
從此西藏人民永遠解放,藏民在歡欣鼓舞中,
到處是翻身的歌唱。毛主席,你是我們的大救
星!水龍的幸福年頭,奠定了如意的豐收,馬
兒肥,羊兒壯,家家糧食堆滿倉。毛主席,你
是我們的賜福神!祖國有了大救星,撥開了苦
難的烏云,驅逐了帝國主義妖魔,我們獲得了
自由平等。毛主席,你的恩情如海深。50
四、余論
正如藏族民歌所唱:“太陽出來了,照亮了西藏。這太陽就是毛主席。毛主席呀!您就是希望,您的恩情來到了牧場?!?1 《北京的金山上》可以說是非常忠實的表達了藏族民眾的心聲,雖然它流行的年代處于特殊的政治時期,但卻實實在在地代表了1950年代中國共產黨在藏區廣大人民心目中的政治形象。
廣大藏區地處高寒,人們生活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金色的太陽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期盼。在歷史上,為了擺脫痛苦,他們信仰神靈,崇拜佛菩薩,然而事實卻是:
草原上有一座阿拉基山,山上終年雪不斷,
哪怕山高路陡和嚴寒,我上山去燒柏香把嘛呢
念,求神給我幸福和平安。一月又一月,一年
又一年,山上的嘛呢旗象樹林一樣插遍,柏香
灰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荊棘叢被我踏出一條小
路,我卻依然無吃又無穿。扎格寺有一個大法
輪,從黎明到黃昏我圍著它轉,虔誠的祈禱不
只念了千萬遍,腳底也磨起了厚繭,貧困依然
壓著我的雙肩。格爾基有個最大的喇嘛,人們
說他能使窮人有錢,我把僅有的一頭牦牛賣
掉,求喇嘛把窮命改變,誰知我的生活更悲慘。
紅色的陽光普照草原,天空的烏云被東風吹散,
共產黨使我們吃飽穿暖,毛主席給人們福澤無
邊,草原上的生活甜又甜。52
因而,可以說,對藏族人民的歷史悠長的期盼,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是他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金色的太陽”。
藏族民眾沐浴著金色的陽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們沖破重重阻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堅定擁護者。在金色的陽光照射下,最直接的影響,則是藏族人民對未來的幸福生活充滿了信心,對走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了信念。西藏牧民歌唱黨的政策,歌唱美好的明天:
草原上的草好,匯集了一千頭奶牛;共產
黨的政策好,明年會增加一萬頭奶牛。草原上
的草好,匯集了一千只綿羊;共產黨的政策好,
明年會增加一萬只綿羊。草原上的草好,匯集
了一千匹駿馬;共產黨的政策好,明年會增加
一萬匹駿馬。53
金色的太陽之影響所及,近代以來受帝國主義挑唆以及頑固勢力人為地制造的藏漢民族的隔膜也被打破。藏族人民不僅堅定地擁護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還唱起歡樂的民族團結歌:“上面的山是金山,下面的山是銀山,金子銀子筑座城,唱支金城永固歌。上面住的是藏人,下面住的是漢人,藏漢兩家拜弟兄,唱支弟兄和睦歌?!?4 人們滿懷真誠地感念在黨的領導下實現的“大小民族主義都取消,大家永遠團結在一道”55。
注釋:
① 已有的研究主要從藏族民歌的藝術風格及其與宗教信仰的關系方面進行研究,而對藏族民歌中中共政治形象的研究,迄今未見。
②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編:《西藏家庭四十年變遷——西藏百戶家庭調查報告》,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6頁。
③ 藏族簡史編寫委員會:《藏族簡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0頁。
④232529385253 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藏語文教研室藏族文學小組:《藏族民歌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版,第58、15—16、13、14—15、18—19、27—28、6頁。
⑤⑩14 樂安等搜集整理:《從黑夜唱到天明:四川藏族民歌選》,四川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7、6、8—9頁。
⑥⑦⑧11121315162627303240475154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歌謠集成青海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歌謠集成·青海卷》,中國ISBN中心2008年版,第226、226、231、371、372、227、104、110—111、19、12—13、63、14—15、238—239、57—58、233、4頁。
⑨ 西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編輯組:《藏族社會歷史調查》(四),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頁。
17 海北藏族自治州概況編輯委員會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概況》(初稿),海北藏族自治州概況編委會1963年刊行,第105頁。
18 甘肅省志民族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甘肅省志·民族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261頁。
19 黃南藏族自治州志編纂委員會編:《黃南州志》,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5頁。
20 中共青海省委黨史研究室編:《青海省革命遺址通覽》,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174頁。
2139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況編輯委員會:《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概況編輯委員會1960年刊行,第17、17頁。
224549 蘆笛輯譯:《哈達獻給毛主席:四川藏族民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0、16、4頁。
2446 蘇嵐編譯:《藏族民歌》第1集,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版,第41、17頁。
2831333450 蘇嵐:《藏族民歌》,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4年版,第4、6、8—9、3、12—14頁。
3541 楊紅偉:《建國初期青海牧區縣政建設初探——以澤庫縣為例》,《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
36374355 王沂暖編譯:《玉樹藏族民歌選》,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17、22、19、17頁。
42 沈禎云:《縣政建設與建國初青海牧區經濟現代轉型的發軔——以澤庫縣為例》,《青藏高原論壇》2013年第3期。
44 蔣亞雄編:《藏族民歌》第2集,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版,第7頁。
48 北京大學中文系瞿秋白文學會編:《中國歌謠資料》第2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380頁。
作者簡介:胡文平,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青海西寧,710058。
(責任編輯 張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