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
摘 要: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體育訓練,可以使學生擁有強壯的體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學生日后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該文重點對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影響進行簡要分析,并對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職院校 體育教學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c)-0234-02
我國中職教育培養的主要是應用型的人才,與本科教育所培養的研究型人才有所不同,中職教育更加側重社會實踐和應用,職業的針對性很強。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勞動者的工作壓力日益增大,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快,社會對于勞動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許多工作崗位都要求勞動者具有很好的適應能力和強健體魄。因此,中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期間不僅需要掌握好文化知識與職業技能,還需要有從事與勝任工作崗位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1 體育教學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影響
體育教學作為中職院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最后一站的學校體育學習,是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習慣的最好時機。
職業能力是指人的綜合素質在執業活動中的表現,包含著人的體能、人際交往能力、心理素質、知識、經驗等方面的內容。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職業能力有著如下影響。
(1)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勞動所需體能。不同的工作崗位對勞動者需要具備的體能有所不同。比如,文秘、會計等工作崗位,由于具有長期伏案、精神需要高度集中、身體常常處于靜止狀態等特征,需要勞動者能夠忍受長時間靜坐帶來的疲勞;如市場營銷等工作崗位,則需要勞動者長時間往返行走,對勞動者的體力是一個重大考驗;再比如數控技術、土木工程等工作崗位,需要勞動者長期站立或者躬身操作,在工作過程中勞動者的手眼需要不停地進行操作,對勞動者體能的要求更高。
通過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日后進入社會工作所需體能,滿足工作要求。比如,通過中長距離跑、走的體育項目,可以使學生具有很強的耐力,在從事長期靜止或者站立的工作時,可以使學生能夠忍受工作帶來的身體疲勞。
(2)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職業心理素質。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對于勞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勞動者具有健全的體魄,還需要勞動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同的工作崗位對勞動者心理素質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會計這一工作崗位便要求勞動者具有頑強的意志力,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注意力必須能夠長時間集中。酒店管理這一工作崗位則需要具備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面對失誤時有較強的應急處理能力。
通過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相應的心理素質。例如,通過中長距離跑的體育項目,可以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力;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則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觀察能力;射擊、射箭等體育項目則可以培養學生出色的心理定力以及情緒調控能力。因此,中職院校在針對學生的專業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時,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將會有很好的效果。
(3)體育教學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眾多的企業對于勞動者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勞動者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所交辦的任務,這便需要勞動者以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后盾,同時應當具有工作所需的心理素質,在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情況下,工作效率自然會得到提高。
另外,勞動者在工作時能夠分清工作的重要程度,對于工作的流程進行合理的安排,克服拖延的毛病,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可以通過這些方面提高學生的工作效率,例如在臺球這一體育項目中,學生便需要對擊球的流程做出安排,對一些難以得分的球進行取舍,通過一些限時的體育項目如短距離跑和短距離游泳可以使學生養成盡量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的習慣。因此,中職院校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日后進入社會的工作效率。
(4)體育教學可以延長工作壽命,只有具備強健的體魄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更好地為社會發展建設盡自己的一份心力。勞動者一直保持良好的體格便可以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更多的作用,可以使工作壽命延長,更加充分地實現個人價值。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在短時期內身體健康,更應該使學生養成終身運動的觀念,在步入社會之后,仍應當按照在學校時的學習習慣和內容進行自發鍛煉,使身體一直處于健康狀態。
2 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方法建議
盡管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有許多積極的影響,不可否認的是目前許多的中職院校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體育課程的設置往往流于形式,現對于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提出如下建議。
(1)圍繞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不同的工作崗位對于勞動者的要求各不相同,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圍繞學生的專業特點,了解相關職業的勞動需要,分析學生以后從事的執業活動對勞動者有哪些體能和心理的要求,重點對相關的體能進行訓練,使學生獲得職業所需的身體素質,畢業以后從事該工作便可以很快地適應職業要求。例如學習機電專業的學生,以后從事的職業主要包括鑄造工、鍛工、車工、鉗工等,該工作崗位的特點是需要全身參與勞動,體力勞動的強度較大,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固定重復用力,蹲姿、站姿、弓姿都有,這便要求勞動者需要具備很好的上下肢的力量以及忍受疲勞的能力。針對這種專業的學生,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便可以選擇一些器械體操練習、杠鈴練習、長距離跑、走等,重點鍛煉學生的力量和協調能力。
(2)結合勞動技能,進行模擬教學。每一種職業勞動都會有一種外在形態,都有相應的技能要求,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當善于研究不同工作崗位的勞動技能,進行近似于勞動技能的體育教學,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比如建工專業的學生,在執業勞動中需要拋接磚塊等物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排球顛球的訓練,由于排球顛球的姿勢、用力部位和方式與拋接物體相似,學生通過對排球顛球的學習掌握勞動技能。在體育教學中,除了對勞動技能的模擬,還可以進行勞動現場的模擬教學,教師可以在場地上劃出勞動的臨時場地,讓學生位于不同高度、間距的位置上,進行實心球的拋接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了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
(3)預防勞動損傷,對職業保健進行教育。任何一種職業或者勞動都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有些職業如果防護不當,還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損害,每個從業者都應當很好地了解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具有的危害因素,從而有預見性地針對易受損傷部位進行鍛煉,加大其肌肉活動,通過自我鍛煉進行自我調節和防護,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健康與安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安排上,應當增加有關勞動損傷的相關理論知識,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授其所需要的養生健身知識,使學生能夠以科學合理的鍛煉方法和保健手段,來有效地對職業疾病進行預防。
3 結語
不同的工作崗位需要勞動者具備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均有不同,中職院校通過不同方式的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符合工作崗位的要求,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中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當區分學生的專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并注意對學生進行職業保健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袁龍.論中職院校體育教學與學生的職業發展[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4):160-161.
[2] 鄧瓊,閆斌.以職業為導向的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3(32):174.
[3] 陳青.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實用性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吉首大學,2012.
[4] 劉欣改.河北省醫學院校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