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玲 姚瑞萍 何勇 丁時磊 王曙光
【摘 要】精品課程建設對提高高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及教學質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護理專業藥理學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參與者,課程建設初期,在優化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增進師資凝聚力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希望對課程建設有參考和指導作用,使整體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升。
【關鍵詞】護理專業藥理學;精品課程;實踐;探索
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于2003年8月啟動的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推動高等教育發展、促進高校教學改革整體進程中的一項具有前瞻性的戰略舉措[1]。近幾年來,我院也十分重視精品課程建設,通過護理專業藥理學精品課程建設,對我院護理專業整體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我院護理專業2006年被省教育廳認定為“安徽省師范專業”;2013年被省教育廳批準為“省級教學團隊”;2014年被省教育廳批準為“省級特色專業”。為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護理專業的辦學水平及辦學質量,我們藥理教研室于2016年成功申報了《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項目《精品課程—藥理學》,作為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參與者,我深刻體會到精品課程建設對優化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增進師資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將近段時間以來課程建設的實踐及探索匯報如下:
1 修訂課程標準,優化課程內容
1.1 修訂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也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隨著護理事業的快速發展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高素質實踐技能型護理人才成為培養目標。依據高專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我們藥理教研室在2016初年制定了高專護理專業藥理學課程標準,實施后,利用將近一年時間在臨床進行了廣泛調研,及時與畢業生、實習生取得聯系,隨時了解反饋信息,根據崗位需求及實際需要,對課程標準進行了再次修訂,增加了實踐教學比例,以更好地適應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
1.2 加強教材建設
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教學內容改革的集中表現形式[2]。我們藥理教研室全體老師,加強學習,深入調研,不斷創新,一方面精選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作為學生用書,同時也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同濟大學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等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另一方面,在廣泛汲取傳統教材經驗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團結協作,以高等職業教育目標和護理職業崗位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編制了具有特色的高專護理專業藥理學校本教材,突出了與臨床護理崗位緊密結合的特點,同時又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密切相關。
1.3 優化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遵照職業教育“必需、夠用、實用”的原則,合理選取教學內容,強化了實踐,優化了理論教學。在理論教學中,側重代表性藥物及臨床常用藥的藥理作用、臨床用途、不良反應及用藥護理,簡化藥物作用機制,并將臨床護理用藥案例引入教學,培養職業理念;在實踐教學中,減少了傳統的驗證性實驗教學,增加了探索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臨床護理用藥所需技能如正確使用藥物、進行藥物不良反應檢測等,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責任意識,強化了職業素養。
2 改革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
2.1 改革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化的普及,我們在傳統的教學手段“黑板+粉筆”的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課件,同時還開放了學院圖書館計算機中心、不久學生也可以進入我們藥理學精品課程網站同步學習。還與學生建立微信群,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學生傳遞知識和信息,將教學過程從課堂延伸到生活,讓學生在平時玩手機時也能想到藥理學,也能得到最新的藥理學信息[3]。
2.2 改進教學方法
為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我們藥學教研室全體老師,每周二下午集體備課,開展討論,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并合理應用。在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基礎上,我們還靈活運用了:1)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注意收集與日常生活及臨床用藥有關的一些典型案例,以故事、錄像等多種活潑的形式展示,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激發學習藥理學的興趣,同時也受到了良好的職業熏陶。2)直觀演示法: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藥物作用機制顯得抽象難懂,如何讓學生能易于理解呢?在授課中,采用直觀演示法,如氯丙嗪、地西泮作用機制,采用簡短動畫演示,形象直觀;帕金森病作用機制,通過天平的直觀演示,學生獲得了形象直觀的感性認識,集中了學生學習注意力,引起了學習興趣。3)實踐法:如抗高血壓藥的學習,讓學生利用周末,深入家庭、走進社區、走訪高血壓的病人,進行高血壓用藥知識問卷調查,完成問卷調查表,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寫出調查報告。通過這樣的實踐法,加強了理論內容的學習,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及合作精神。4)其他:課堂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總之,通過改革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讓枯燥的學習變得更輕松有趣,提高教學效果,更能讓學生從學習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
3 師資隊伍建設,增強凝聚力
精品課程是一個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的教學與研究、實踐與管理的系統工程[4]。通過精品課程建設,能有利地推動師資隊伍建設,練就一支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現有專職教師7人,均在本科學歷以上,其中研究生學歷3人,占43%;具有高級職稱者2人,占28%;年齡結構合理,50歲以上者1人,占15%;35~50歲2人,占28%;35歲以下4人,占57%;雙師型/雙素質型教師4人,占57%。以精品課建設為契機,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增強凝聚力:一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動中,集體備課,積極討論,探討教學方法,并制定相互聽課制度,觀摩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二指定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工作認真負責的高年資教師帶教青年教師,在工作上指導他們備課、聽課、試講、講課、科研等,在生活上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能以更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三組織安排老師參加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四針對藥理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驗教學等多項內容進行研究,積極申報課題,并在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藥理教研室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護理專業藥理學精品課程建設進展比較順利,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構建了比較合理科學的課程建設體系;制定了與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課程標準;優化了教學內容;統一了教學計劃;編制了合適的校本教材;制作了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教學多媒體課件;完成了課程教案、章節習題及涵蓋課程內容的綜合測試等,在精品課程建設中,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也認識到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有待我們進行改進與探索、改革與創新,不斷完善精品課程建設,努力把學生培養成適應社會發展的、具有現代服務理念、有護理崗位綜合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何月光,伍三妹,王玲,等.創建護理藥理學精品課程的實踐與認識[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9,(4);60-62
[2]趙有亮,楊先振,李蓉.高職藥學專業藥理學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223-224.
[3]朱一亮,俞佳,胡玨,鄭鳴之,葉夷露,聶莉,張琦.微信公眾平臺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5(4):63-64.
[4]王小川,王建枝.創建國家精品課程的思路與舉措[J].醫學教育,2005(1):15-16+23.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