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芝
摘 要:小學語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著核心位置,語文代表的是我國傳統的優秀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力量,是培養孩子綜合素養和完美人格的重要學科,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濃厚的興趣,形成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針對小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現狀,淺析一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人文素養;寫作能力
21世紀,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知識也在不斷豐富。只用專業的知識教育學生已經滿足不了社會需求,還要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就是為了給學生日后的學習提供方便,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為準則。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語文教育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傳授學生文化和科學知識,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要對知識與素養進行綜合培養,這樣的教育可以相互進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小學語文寫作存在的問題
我們應該從小就培養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這些是不容忽視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是比較關鍵的,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寫作潛能,那么如何創立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呢?要真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與學生平等、友好地相處,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這樣每個學生對寫作都會產生積極性,讓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能夠舉一反三,達到良好的寫作效果。
采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在寫作教學中可以引入游戲教學法,比如,可以利用文字游戲,老師在給學生講課之前用文字游戲做開場白,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接句子游戲,例如,開頭是“彩”,接下來是精彩,精彩的,精彩的世界,精彩的世界杯,精彩的世界杯開幕。就這樣,開頭隨便說一個字,然后一個字到多個字鏈接,一直到學生能夠說出一句話。這樣有趣的游戲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全神貫注地融入學習當中,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探究
構建新型的寫作教學,強化學生自主寫作的意識。老師要重新審視自己、調整自己,將自己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闡述者和領導者。老師要尊重學習反應慢的學生,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要改變教學方案,不要挫傷他們學習的自尊心,要給學生以鼓勵和信心。老師要發揮民主意識,重新調整師生之間的關系,以平常心態和學生以朋友相處,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以及感情上的溝通。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布置開放性的寫作作業,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開放性的寫作作業就是有創造性的一種作業,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將寫作問題看得更簡約化、更透徹化,寫出的作品更具多樣性。
三、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人文的魅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任何事物的形成過程都是從外在到內在,再從內在到外在,兩者相互交替、相互影響,只有真正的再吸收、再創造才能更好地利用和發展。人文素養也不例外,只有讓學生對其有所感受和感悟,才能讓學生受到觸動,然后擁有了這樣的內在因素,才能讓學生增強自己的動力和信心,努力地培養自己、鍛煉自己、創造自己和提升自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讓學生從字開始,讓學生練習書法,帶領他們學習書法的同時,引入歷史文化知識,或者帶學生去圖書館和博物館學習和參觀。不斷地通過對歷史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歷史文化知識底蘊的解讀,使學生的素養受到文學的熏陶和感染,在潛移默化中有所提高。老師也要不斷地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同時,汲取知識的精華和文化的深刻內涵,提高自身的素質,培養自己的人文素質和綜合素養。
小學語文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培養和督促,使語文教學向前邁進,要為學生的教育負責,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辛勤勞動負責。要使學生快樂簡單自由地學習,為進一步學好語文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個好的開始至關重要,尊重學生的思想和個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站在學生發展的高度讓語文課堂綻放出五彩斑斕,學生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王興友,曾燕.把握授課技巧 提高寫作教學效果[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2]許淑珍.提高小學教學效率之我見[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