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興瓊
摘 要: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整堂課的教育教學來講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事小學語文教育多年,在豐富的教學實踐中對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趣味創(chuàng)設方式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討。為其個人的一些實踐探索經(jīng)驗。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入;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謎語;音樂氛圍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整堂課的教育教學來講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影響。鑒于此,關于課堂導入藝術的探究有著較高的教育價值及意義。那么,具體落實到小學語文學科,如何才能創(chuàng)設出既新穎別致,同時又能充分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動機的有效導入呢?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就小學語文趣味導入發(fā)表一些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精心設置懸念巧妙導入
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格外強烈,他們對外界未知的事物總是會持有積極、主動的探究心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這一主觀認知特點出發(fā),在上課之初精心為他們設置一些與具體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疑難問題,這種課堂導入方式能為學生輕松營造一個充滿疑問、充滿懸念的探究氛圍,進而對將要學習的語文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了解欲望。
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如,在教學《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時,我就在課堂導入中為學生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平時在生活中見到的樹葉都是什么顏色的呀?”結合生活經(jīng)歷,學生異口同聲回答:“綠色。”在此基礎上,我趁勢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可是,有個小朋友畫的樹葉卻是藍色的呢?樹葉都是綠色的,可是她為什么要把樹葉畫成藍色的呢?其實答案就在《藍色的樹葉》中。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這篇課文,看大家誰能最快找到問題的答案。”
這是為什么呢?在懸念的誘惑下,學生對《藍色的樹葉》這一課文立即就產生了強烈的探究興趣,而這種興趣就促使他們最大限度地集中自身注意力,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文閱讀、分析中。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精心設置懸念可以切實獲取巧妙導入新課的預期良好目的。
二、精心創(chuàng)設謎語巧妙導入
謎語通俗易懂且能巧妙揭示真正的謎底。這種民俗藝術深得大眾喜愛。小學階段的學生自然也不例外。由此出發(f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精心創(chuàng)設與語文學習內容息息相關的謎語。這種謎語導入的方式新穎別致,能帶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能在確定謎語謎底的同時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
我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就對這種導入方式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學生反映較為良好。如,在教學《燕子》這一篇課文時,我就在上課一開始向學生出示了如下一則謎語:衣服像緞子,尾巴像剪子;銜泥蓋房子,捉蟲喂孩子。此外,更是向學生指出該則謎語的謎面就是本節(jié)語文課將要學習到的內容。學生的興趣極為高漲,并自覺結合成了學習探討小組。憑借小組的集體智慧,他們全都猜出了“燕子”這一謎底。
如此,不僅課堂學習氛圍異常熱烈而融洽,而且學生探究的熱情與積極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誘發(fā)與調動,而這些很顯然都為他們以高漲的姿態(tài)持續(xù)融入《燕子》這一課文的學習活動之中做好了充分準備。鑒于此,我們可知,精心創(chuàng)設謎語也不失為進行語文課堂巧妙導入的重要突破口。
三、營造音樂氛圍巧妙導入
小學階段的學生多對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的音樂旋律情有獨鐘,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教輔設備為學生播放特定的音樂旋律,精心營造的音樂氛圍可充分誘發(fā)學生的強烈情感共鳴,并促使他們自然而然過渡到對新知識、新內容的學習活動中。
如,在教學梁曉聲的《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時,我就首先為學生播放了歌頌母愛的經(jīng)典歌曲——《母親》。該歌曲旋律悠揚、歌詞簡單質樸,抒發(fā)了母愛的偉大與崇高。在播放音頻的過程中,學生透過歌詞與旋律,不自覺就回憶起平時生活中母親關愛自己、呵護自己的點點滴滴。這一情感的激蕩使他們對于母愛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與獨特的體驗感悟。在此基礎上,我順勢引出《慈母情深》的課文內容,學生便能透過標題大致判斷出文章的感情基調,并及時移情到該課文的學習活動中。這也充分證明音樂氛圍的巧妙創(chuàng)設能在引發(fā)學生強烈情感共鳴的基礎上推動他們水到渠成融入語文課堂的具體學習活動中。
當然,小學語文高效導入的創(chuàng)設方法并不僅僅局限于我上述所提到的三個方面,尚存在其他眾多而有效的策略與方式。但無論是運用何種方法,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從所教語文內容的實際出發(fā),從所教學生的主觀認知特點出發(fā),如此,才能在尊重客觀實際的基礎上,靈活創(chuàng)設有效、有趣的課堂導入。這將為小學階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奠定重要的前提基調。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