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自然拼讀法是一種通過直接學習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從而做到看字讀音、聽音能寫的教學方法。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大多只學習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枯燥乏味的教學不利于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且由于小學生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習英語主要靠死記硬背。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自然拼讀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認識英語字母及字母組合與其音素之間的關系,并運用其中的規律學習英語單詞。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自然拼讀法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做出了分析。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小學英語;教學運用
一、自然拼讀法的作用
1.有效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漢語拼音,具備較好的拼音朗讀和閱讀能力,許多英語的發音與漢語拼音相類似,如英語中的輔音與漢語拼音中的聲母發音。由此一來,教師就可以利用漢語拼音對音素教學的正遷移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
2.避免學習國際音標帶來的干擾
國際音標與自然拼讀法都是采用的音素教學,但國際音標需要學習四十八個音素,這無疑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自然拼讀法則只用學習四十四個,且只需記住一套英語字母即可??梢姡匀黄醋x法不但彌補了國際音標的缺陷,還能使學生不用借助音標就能認讀單詞,減輕了他們的學習壓力。
3.提高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的效率
實踐證明,自然拼讀法無論用于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的英語教學中,都是學生學習單詞最有效且最便捷的方法。因為學生利用自然拼音法掌握了單詞中字母的發音之后,便可以見詞能讀,而不再是靠模仿來記單詞的發音了,同時還可以利用英語拼寫和讀音之間的規律,做到聽音會寫。
二、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字母及字母組合讀音教學
運用自然拼音法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四十四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字母音可分為輔音和元音。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需要有計劃性、有針對性地排出這些字母的教學順序,基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漢語拼音基礎,學習輔音比較容易,因而通常是先教輔音,后教元音。
2.拼讀教學
拼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見詞會讀的基礎,教會學生流利地拼讀單詞,對培養其閱讀和口語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教學中,當學生能夠做到見詞能讀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拼讀教學了。拼讀教學應從兩個音開始操練,如at,is,on等,然后再就是三個音及多音詞的遞進拼讀教學,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練習拼讀的機會和空間,如將已經學過的字母組成單詞,做成海報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也可以把單詞打印出來分發給學生,以此促進學生進行更多的拼讀練習,提高他們的見詞讀音能力。
3.拼寫教學
拼寫教學能夠指導學生準確地將字母或字母組合的音轉變成形,掌握這一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加方便快捷地記憶單詞。拼音教學一般包括聽音、辨音和寫音三個步驟,聽音部分需要教師以快后慢的速度并反復說出某個單詞,以便于學生清楚地聽到單詞中的音素,然后再讓他們辨別并說出單詞中的音素,最后讓他們將自己所聽到的音轉變成形并寫下來。
4.閱讀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善于模仿、記憶力強的特點,引導他們快速地掌握字母的發音,同時還要鼓勵他們學會將字母與發音的對應規律運用于相應的情景中,以鞏固他們的記憶。當然,高年級的小學生在長時間的字母符號學習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學習興趣和熱情也會逐漸消退,那么這就需要教師適當地開展閱讀方面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先進行句子方面的閱讀,然后再就是一些簡單的小對話和小故事的閱讀,例如指導學生朗讀“I am fine”“How are you?”等句子之后,可以鼓勵他們自己與小伙伴一起將這些句子編成小對話,或是通過講小故事的形式進行朗讀和練習。
三、運用自然拼音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小學生的注意力極容易被分散,且長時間的大量機械操練難以維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因而教師在教學中需設計一些有趣的小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小學生學習單詞主要靠機械化的死記硬背,以致于學得快、忘得也快,因此,教師應持續并經常進行拼讀和拼寫方面的教學,使學生在長期的練習和鞏固中更加了解和熟悉其中的規律,并能靈活地運用。當然,教師還應多學習并適當地借鑒一些英語國家的自然拼讀教學法,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相應的創新。
總而言之,自然拼讀法是孩子最貼心的私人英語教師,它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拼讀單詞的興趣和欲望,幫助他們掌握讀音及拼寫規律,還有利于他們在實踐中獲得學習英語單詞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真正做到見詞能讀、聽音會寫。
參考文獻:
[1]漆治文,崔曉梅.基于自然拼讀法的小學低年段英語詞匯學習路徑探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
[2]王瑞英.顛覆傳統的神奇英語教學法:自然拼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2(17).
[3]高敏.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5(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