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熹
【摘 要】數學可以說是高中階段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并且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數學不僅僅是一門重點課程,還是一門難點課程。在目前的高中階段數學教學中,有很多學生都學不好數學,缺乏學習效率。數學教師一定要有計劃性的幫助學生樹立端正的學生態度,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學習態度 基礎知識 學習興趣 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53
高中階段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作為數學老師,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學好數學課程。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數學成績提出以下幾個觀點:
一、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重視數學課程
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改變,習慣就會跟著改變,那么學習效果也自然就會發生變化。有很多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不重視數學課程或者認為數學課程是一只“攔路虎”對于學習數學感到畏懼……有的學生不重視數學,那么自然就不會用心學習數學。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也會得過且過,時常偷懶,這樣的學習態度自然沒有任何效率可言,所以學生也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對于一些將數學看得太過困難,害怕學習數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可能因為在數學學習中常常遭遇打擊和挫折,從而失去了學習自信,于是他們就認為數學太難學了,無論怎樣努力他們也學不好數學的。因為將數學看得太可怕,在日常的學習中遇到難題自然就會逃避,于是就會對數學產生厭學情緒。對于學生的這些對數學課程不正確的認識,老師就要做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觀念,端正學習態度,重視并且對數學課程有正確清楚的認識。
首先,數學是高中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在日常的學習中和升學考試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高考中數學是一門十分拉分的學科,如果數學學得好,數學成績高,那么學生選擇大學也會更有優勢。老師一定要幫助學生認識到這一點,不要讓學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學習。有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其他科目單項成績高,數學學不好就無所謂,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數學絕對是能夠拉開成績的一門學科,所以學生一定要重視數學課程,端正數學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其次,對于那些對數學課程有畏懼心理和厭學情緒的學生來說,老師就要引導他們正確的認識數學。雖然數學課程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的難度,但并不是無法攻克的。學生只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課程就一定會取得收獲,面對數學也不要害怕,只要結合老師所講的學習方法堅持學習,不懂就問,就一定能夠克服數學難題,提高數學成績。
二、鞏固扎實數學基礎
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也是從小到大不斷積累的成果,所以學習數學一定不能著急,不要想著一步登天,一定要穩扎穩打,鞏固扎實數學基礎知識。在高中階段,其實所學習的數學并沒有特別深奧的內容,都是初中數學的進一步延伸。例如函數、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等內容在初中階段就有接觸過,在高中學習中只不過是復習并且進一步深入學習而已。要想讓學生學好高中數學,老師就必須重點強調,要求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只要有了扎實的數學知識做基礎,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例如在初中階段就能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立體幾何,那么在高中階段學習的時候才會更加輕松。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高中階段的題型更加復雜,學生學起來就更加困難。
那么如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呢?不僅是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數學基礎知識,講課的時候做好銜接,更重要的要讓學生養成經常復習數學基礎知識的習慣。在講新課之前,整理并記憶自己已經學過的有關于這部分內容的知識。鞏固基礎可以幫助學生更輕松的學習心得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三、變被動為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都應該知道,比起被老師逼著被動地學習數學的學生,那些喜歡學習數學,主動學習數學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也表現的更好,學習起來也更有效率。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數學改為主動學習數學,通過各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要想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三個方面分別來引導學生。首先,在數學課堂上,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多多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可以讓學生來講課,或者多進行課堂小組討論,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覺主動性,在數學課堂上扮演小主人的角色,增強主人翁意識,這樣能夠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其次,老師要重視課后時間的利用,老師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和趣味性的數學作業,讓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去尋找答案。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探索數學樂趣,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最后,老師還要注意培養和學生之間的友誼。一個老師的個人教學水平或者在日常教學中的表現能夠有效地影響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態度。
所以要想讓學生對數學課程充滿學習興趣,老師還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如果喜歡老師,潛意識中也會對這個老師的課程更加喜歡,更加樂于接受,充滿學習動力。所以老師平時也要多關心學生,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中還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學好數學課程。在上課前,學生要及時預習,結合導學案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課堂上要嚴格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等;課后要按時自主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多復習,進行鞏固練習,有不懂的地方及時地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掌握正確的做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先易后難,合理安排時間,注意書寫。在日常的學習中要注意總結題型,還要及時的糾錯,出現過的錯誤就不要再犯等。在數學學習中一定要注意這些小的細節問題,因為“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很可能一些細節之處不注意,就會影響整個數學成績。老師一定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細節之處來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