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敏 曹亞楠
摘 要: 獨立學院作為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正逐步實現由數量擴張型的外延發展向質量提升型的內涵建設的戰略轉移。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獨立學院的特殊性,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特別是建立健全獨立學院督導工作機制,成為提高獨立學院教學質量、加強內涵建設的重要途徑和保證。
關鍵詞: 獨立學院 應用型人才培養 教學督導
獨立學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正逐漸實現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式發展、規范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階段。為保障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獨立學院逐漸建立起以教學督導為核心的內部質量監控機制,形成教學督導的“督教、督學、督管和督導”四位一體的格局,充分發揮教學督導在教學工作健康發展中、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中的參謀和指導作用。
一、獨立學院的特點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獨立學院經歷了由自發、試辦到治理調整的過程,開始進入規范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階段。雖然依托母體高校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特別是優質的教育教學隊伍,但是獨立學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1.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定位的特殊性。
目前,獨立學院辦學時間多,辦學資源有限,主要依托母體,教育教學資源較多,綜合實力不強,一般的辦學定位都是為教學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定位有別于母體高校,大多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
2.教學隊伍的特殊性。
由于獨立學院發展的歷史原因及人事制度的關系,大多數獨立學院的師資隊伍由母體高校中各教學單位的教學人員、部分退休教師、從外校在編教師、社會企事業單位中聘任的兼職教師及聘任的少量自有教師組成。因此,客觀上獨立學院的師資隊伍呈現多元化的特點。
3.學生的特殊性。
獨立學院的學生是當代大學生群體中比較特殊的一部分。他們既有當代大學生的共性,又有較鮮明的個性。他們入學時的文化成績比較低,文化基礎較弱,與母體高校的學生相比,一些人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夠,學習習慣不好,學習動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自我定位。
4.教學管理隊伍的特殊性。
獨立學院教學管理隊伍主要由母體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退休或已二線的管理干部及剛剛的畢業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組成。這種結構復雜的教學管理隊伍,一方面,部分人員受母體高校的影響較大,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依賴經驗,對獨立學院教學管理創新不夠。另一方面,部分人員因缺乏經驗,給教學管理提出挑戰。
二、加強教學督導工作對獨立學院的重要意義
1.加強教學督導是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需要。
人才培養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教育質量的第一標準是人才培養的水平。獨立學院的發展已進入“規范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新階段。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下,有效提高辦學質量,迫切需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的督促和指導。沒有教學督導,就難以保證教學秩序的平穩有序;沒有教學督導,就不能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各項任務。因此,教學督導工作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規范者和推進者。
2.教學督導是穩定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1)對教風的督導。針對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的多元性和不確定性,對獨立學院的教學工作持不同的態度,或懈怠,或投入精力不足,或不能因材施教,或缺乏經驗,或課堂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等。教學督導可以深入課堂聽課、查課、檢查教學資料,也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進行相應的督促、監控、指導和評議,引導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技能,改進教風,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2)對學風的督導。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特殊性和差異性,教學督導通過對教師課堂考勤、課堂教學進行督促,對學生學習和聽課進行檢查,召開師生座談會,溝通師生意見,對學生的課后作業進行抽檢等措施促進學院學風的改進,提高教學質量。
(3)對教學管理的督導。針對獨立學院教學管理隊伍的特殊性,教學督導深入課堂能掌握比教務部門更準確、更全面、更客觀的教學信息,因此,教學督導可以參與制定教學管理、修訂教學管理制度,明確學院對教學管理的宏觀調控,制定的規章制度更具有針對性。同時,教學督導能指導經驗不足的教學管理人員,提高教學管理服務水平。
三、加強教學督導工作的一些思考
1.創新和完善教學督導機制,充分發揮督導效能。
(1)構建以導為主激發教學主體內動力的督導機制。教學督導不是為問題而找問題,而是指導、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水平,因此要把督導的職能從監督、檢查為主轉變為指導、幫助、服務為主。教學督導要樹立促進教師成長的教學督導觀,注重對教師的關懷和激勵;要主動加強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改變以往非對即錯的程式化督導,注重示范教學,把自己的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年教師,使教師心悅誠服地接受意見。同時,要虛心地聽取他們對教學督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調動廣大教師接受督導、配合督導的積極性。
(2)建立教學與督導雙輪驅動的管理體制。教學與督導的融合是保證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教學與督導的互相融合,才能更有效地、更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學質量。要加強教學督導與教學管理相互滲透又相互制約的機制建設,進一步轉變督導作風,堅持督導工作注重實效,著眼長效的工作原則,結合學校實際,有效開展督管、督教、督學、督評、督改,對教學工作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常規督導,對涉及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進行聚焦式、立體化的重點督導,對課程改革、專業建設、校企合作、校外實習等中心工作進行主題性、動態化的跟蹤督導,使教學與督導有機融合。
(3)推進教學督導標準化和體系化建設。教學督導是以課堂教學和教學實踐為中心,對教學全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的監督、指導、咨詢和服務;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課堂秩序及師生關系等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和測評。因此,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都要有相應的質量標準和評價制度。要進一步增強督導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各項督導指標體系,盡快形成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教學質量保障、監測和評價體系。
(4)實行與績效掛鉤的教學督導考核機制。構建科學合理、公平公正、有激勵性的教學督導考核機制,對進一步健全完善科學規范的內部管理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以績效工資實施為契機,結合學校實際,將教學督導考核結果與績效分配掛鉤,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導向作用。教學督導考核結果要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崗位聘任、職務晉升、培養培訓、表彰獎勵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2.加強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提高督導工作水平。
教學督導員肩負著對教學全過程的監督、指導與評估的重任,是教學和教學管理的指導者、輔助和補充者,是學校事業改革和發展的建言者。因此,高水平、高質量地開展教學督導工作,必須建立一支數量足夠、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專業化高素質的督導隊伍。
(1)加強理論學習。全體督導成員在指導幫助廣大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同時,也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和研究,密切關注高等教育的新動態、新形勢和新問題,繼續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督導知識及教學管理制度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督導能力和水平,使自己成為“教育教學專家”和“教學權威”,與時俱進地做好教學督導工作。
(2)樹立教學督導權威。全體督導成員要堅持公開、公平、客觀、科學的督導原則,以高度的責任感,大膽投入工作,樹立督導工作的權威性。相關職能部門要認真聽取教學督導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及時處理教學督導反映的問題與情況,將教學督導們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經驗轉化成提高學校辦學水平與治理能力的實際成果。
(3)重視教學督導隊伍的教育培訓。要加強和完善對教學督導員崗位培訓,培訓要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和督促教學督導工作者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敢于查實情、說真話、辦實事、求實效,不斷增強教學督導部門的信譽。
(4)正確處理督導員與督導對象之間的關系。要不斷改革督導方式和方法,誠心督導、善意督導,要和教師交朋友,使督導員和教師更團結、更融洽、更和睦,達到教學督導工作的最佳狀態——和諧督導。只有這樣督導工作才能減少阻力而順利進行,才能高效地發揮督導作用。
獨立學院要牢固樹立“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的觀念,充分利用好教學督導這一寶貴財富和有效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提高認識,明確責任,以教育部五年過渡期驗收為契機,加強內涵質量建設,實現教學改革新突破、教學內涵新深化和教學質量新提升,全面提高獨立學院教學工作水平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文君.美國現行教學督導系統及其特征[J].比較教育研,2007(7).
[2]葉遠帆.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與實踐教學探索[J].教育探索,2010(3).
[3]馮慧英.獨立學院建立教學督導機制的實踐與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6).
[4]凌劍飛.獨立學院教學督導體制改革和發展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4).
[5]施盛威.獨立學院教學督導工作機制創新實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5(1).
[6]李群英.地方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創新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6).
基金項目:南通大學杏林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獨立學院教學督導機制建構研究——以杏林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13J242)。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轉型背景下獨立學院教學質量內部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6SJD630185)子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