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萌萌 馬文韜
摘 要: 本文對近幾年語料庫語言學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的總結,重點介紹了語料庫語言學在外語語法教學和詞匯教學方面的應用。
關鍵詞: 語料庫 外語教學 詞匯教學 語法教學
近年來,語料庫(corpus)作為一種自然或人工手段收集的語言材料的合集,其研究取得長足的發展。與以理性主義為基礎的傳統語言學不同,以經驗主義為基礎的語料庫語言學,因其能夠提供大量自然、真實的語料,以及更直觀、說服力更強的統計數據,贏得越來越多的語言學習者和研究者的青睞。目前語料庫語言學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詞典編撰、語法教學、詞匯教學和寫作教學等領域,本文嘗試對近幾年語料庫語言學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單的梳理。
1.語料庫為基礎的詞匯教學
基于語料庫的詞匯教學,首先在于可以為外語學習基礎階段的學生提供常用的高頻詞表,以幫助學生辨別外語的學習,避免浪費過多精力在非高頻詞匯上。近年來,不少語料庫研究者將語料庫用于外語教學大綱的制定及教學重點的選取和語言點的教授順序,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不錯的效果。
語料庫在詞匯教學中的另一個應用,是為學習者提供本族語者相對常用的表達。傳統的外語教科書中某些語言表達方式,其實在本族語中并非最流行、最常用的。時效性相對較強的語料庫資源,可以提供本族語者常用的或更生動的表達方式。以英語學習為例,傳統英文教材中的短語rain cats and dogs(下瓢潑大雨),在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語料庫中檢索時,使用頻率基本為0(除一處作為術語引用出現),說明該短語在目前的英文本族語中不具有時效性,學習者如果盲目使用的話,可能會造成語言和文化上的不當溝通。傳統教科書不會對這樣的語言點實際的使用頻率有所涉及,如果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借助語料庫查詢語言點的使用頻率,則可以避免這樣的表達。
除此之外,語料庫可以幫助中國學生避免使用因漢語遷移導致的過于中式的表達。以英語學習為例,中國英語學習者在學習learn和knowledge之后,會基于漢語的表達“學習知識”而想當然地組成learn knowledge的短語,并在寫作及口語中頻頻使用。然而通過檢索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語料庫,我們會發現,learn knowledge的表達頻數為0,與之相反,“學習知識”在本族語中最常用的表達方式是acquire knowledge。如果不是基于語料庫的直觀數據,學習者通過常規學習渠道很難辨別出這樣的差異。目前外語學習中大量的基于對比語料庫的中介語研究,提供了大量類似的例證,可以為外語學習者避免母語遷移的誤區提供依據。
語料庫用于詞匯教學的另一個方面,是拓寬詞匯學習的維度。傳統的詞匯學習僅僅聚焦于單詞的發音、意義及用法,而基于語料庫的詞匯學習則增加了諸如語義韻(semantic prosody)、習慣性共現詞語(collocation)等被傳統外語教學忽視的方面,為詞匯教學提供了更新穎、實用且具深度的視角。以英語為例,傳統的英語詞匯教學很少顧及單詞積極、消極或中性的語義韻,即一個詞語在使用中通常表現出來的積極或消極傾向。對語義韻的忽視,使中國外語學習者經常會使用諸如lead to significant development之類的表達。通過檢索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語料庫,我們會發現,lead to之后常跟的是諸如problem, difficulty, losses 等偏消極的詞匯,這在傳統英語詞匯教學中是常常被忽視的。對詞匯語義韻的掌握可以幫助中國外語學習者避免使用不恰當的表達,增強詞匯掌握的準確性,同時提高外語學習者的語用能力,避免不必要的交際失誤。
語料庫用于詞匯教學的最后一個方面,是引起外語教學方法上的變革。具體來講,通過引導學生使用語料庫的關鍵詞索引功能,觀察大量的真實語言材料,自主總結、摸索語言使用的規律,從而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更多地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這樣通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學生語言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步改變傳統語言教學中以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填鴨式教學”。這不僅對于詞匯教學,而且對于整個外語教學,都可以稱得上是具有相當積極意義的變革。
2.語料庫為基礎的語法教學
語料庫為基礎的語法教學,有別于傳統的語法教學。以英語為例,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通常采取教師展示語法規則,學生記憶語法規則,然后在實際語言操練中予以運用的模式。將現成的語法規則加諸學生,這種方式看似直截了當、省時省力,實際上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規定好的語法條目,缺少思考、總結的過程,在使用中必然會出現語法運用生硬、僵化的問題。而基于語料庫的語法教學模式,則改變了這一傳統做法。在實際語法授課中,老師不再直接給予講解語法規則,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大量的語料,自己歸納、總結出相應的語言規律。學生通過觀察大量語料自己主動歸納、總結語法規則,往往記憶更深刻,體會更深,在實際語言運用中會更靈活。語料庫為基礎的這種語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真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語法教學真正具有交互性、動態性。這樣的做法在傳統語法教學中是無法實現的,而語料庫的出現則為這種教學方式提供了條件。
語料庫為基礎的語法教學,另一個優勢是相比較過于概括、簡單的傳統語法規則,語料庫基于大量真實的語言材料所揭示的語法規則更完善、靈活,更能兼顧語言現象的復雜性和時效性。在傳統的語法講解中,老師往往采用杜撰的例句,這往往不夠準確,或脫離真實的語境,不具備說服力,而以語料庫為基礎的語法教學,將大量的真實語料呈現在學習者面前,并提供頻率數據支持,有助于學習者全面、深入的掌握語法規則,且留意到凸顯出的最新的語言現象。以英語為例,傳統語法講解認為need do 和need to do 可以互換,在使用上沒有太大區別,然而檢索BNC語料庫可以發現,need do 的出現頻率非常低,而need to do的頻率則相當高,這說明盡管need do符合語法規則,但英語本族語者在交流中更傾向于使用need to do。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使用中大量出現的need do,在英語本族語者看來恐怕不甚地道。如果不借助語料庫的頻數計算功能,一般的語言學習者恐怕很難總結這樣的語言規律。
3.結語
語料庫驅動的外語學習,至少有如下優勢:首先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從傳統意義上的學習者變成自主思考的研究者,可以從自主探索、歸納、總結語言規律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對外語學習的興趣,避免外語學習過于死板、僵化的學習方式。其次是敦促教師角色進行相應的轉變。同時,語料庫驅動的外語教學,確保學生接觸到最新的語言現象,并且幫助學生避免不當的語用失誤,增強學生正確使用語言的意識。當然,目前語料庫用于外語學習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語料庫應用于外語教學,還需要廣大外語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滕延江,劉世鑄.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新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06(12).
[2]秦旭.學習者語料庫及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6(11).
[3]謝元花.基于語料庫的詞匯研究與外語教學[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2(2).
[4]潘璠,劉力.學習者語料庫與外語教學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4).
[5]吳穎,闕紫江.學習者語料庫在外語教學研究中的應用——以錯誤分析的數據收集為例[J].外語電化教學,2005(12).
[6]唐潔儀,何安平.語料庫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4(10).
[7]何安平.語料庫與外語教學[J].國外外語教學,2001(3).
[8]梁三云.語料庫與詞匯教學策略的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5(10).
[9]關文玉.談語料庫在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國外外語教學,2005(2).
[10]吳軍.語料庫與英語語法教學[J].外語學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