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麗賢
摘要:項目化課程是高職課程改革的一種重要形式,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能力訓練為本位。本文以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為例進行了項目化開發與設計,從課程項目開發思路、項目設計、項目實施、考核評價設計等四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有效地開發與設計高職項目化課程。
關鍵詞:職業能力;工作任務;汽車保險與理賠;項目化;教學設計
0引言
高職教育已進入創新發展階段,項目化課程體系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型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是培養創新型高職人才的有效途徑[1]。項目化課程體系的構建包括項目化課程模塊的具體化開發與設計。作為授課一線的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必須按照現代化職業教育的要求,圍繞本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在明確課程能力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強調知識以夠用為準,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能力培養是高職教育的核心。授課過程要堅持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突出課程的能力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強化教學、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化教學[2]。本文探討高職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開發與設計,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核心能力。
1 課程定位
《汽車保險與理賠》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課程內容知識面廣,橫跨工科、金融、法律等知識,涉及汽車結構、汽車診斷檢測、車身修復等汽車專業知識。既有理論深度,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教學需要理論與實踐并重。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具備風險管理的知識,能掌握汽車保險展業、汽車保險險種、汽車保險合同、汽車保險承保和汽車保險理賠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精通汽車保險法律法規方面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熟知汽車保險與理賠業務環節,能針對客戶風險特點和保險標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車險投保方案;能掌握分析客戶需求進行客戶異議處理、保險談判及促成交易的技巧與方法;能夠從事汽車保險銷售、汽車保險承保出單工作,能從事車險查勘定損及車險理賠等工作。
2 項目化課程開發思路
基于能力培養的汽車保險與理賠項目化課程開發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崗位群和核心崗位,然后分析其工作過程,提煉崗位職業能力,形成能力需求集合,再將能力進行分解并詳細描述,從典型工作任務的角度進行能力重組,有針對性重構課程教學體系,更新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方案。
2.1開展企業調研,確定車險崗位群
堅持走“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召集企業相關專家進校進行深度訪談,了解企業對汽車保險人才的需求狀況;走訪杭州區域的保險公司或保險代理機構、汽車4S企業等進行調研,同時結合對往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統計,明確學生初次就業主要有車險出單員、續保員、保險客服、查勘員、定損員、理賠員等崗位群。
2.2分析工作過程,提煉崗位職業能力
經過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和校內骨干教師、授課教師,共同分析各崗位工作過程,提煉完成每個“小型”工作任務需要的職業能力,形成汽車保險崗位職業能力分析表[2,3],見表1。
此外,需要通過教學活動要培養車險崗位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法律意識、與客戶溝通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
2.3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整合教學內容
根據崗位工作任務,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遵循知識夠用為度,確定若干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典型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為載體,整合教學內容。將課程原來按照學科知識結構編排的教學內容項目化。
3汽車保險與理賠項目化課程設計
“職場化”是職業教育的內核,根據汽車保險與理賠知識架構,按照汽車保險投保→出險→報案→調度→查勘→調度→定損→核損→理賠→核賠→賠款→結案的流程以及學生畢業初次就業崗位分析,并結合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構建,序化課程教學內容,把汽車保險與理賠項目化設計為四大項目:車險投保方案的設計、汽車保險承保實務、事故車的查勘與定損、汽車保險理賠實務。
以就業領域的工作過程為導向,把每個項目細分為工作任務,“項目引領、任務驅動”,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采取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等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設計至關重要,始終遵循“崗位——能力——課程”的原則,以能力為本位,以教學項目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車險出單員、查勘員、定損員、理賠員等職業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把課程整合成若干項目,下設任務,創設情境,按照汽車保險與理賠、定損與查勘工作流程來組織教學活動,讓企業業務轉化為教學,實現課堂教學職場化[4]。
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著控制和引領作用。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確保學生相應崗位適應能力和崗位遷移能力得以提升,教學活動過程的設計應能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將“學習過程”升級為“工作過程”,將《汽車保險與理賠》學習領域規劃為四個項目,下設17個子任務,具體學習時間的安排見表2。
表2 《汽車保險與理賠》任務重構情形
學習領域 汽車保險與理賠(66學時) 學時
工作任務
項目 任務1 任務2 任務3 任務4 任務5 任務6
項目
一 車險投保方案的設計 交強險的認知 車損險的認知 三者險的認知 其他險種及附加險的認知 車險投保方案的設計 10
項目
二 汽車保險承保實務 車險保費的計算 車險合同的簽訂 投保、退保、續保業務操作 6
項目
三 事故車查勘與定損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查勘照片的拍攝 查勘草圖的繪制 輕微單方事故定損 簡易雙方事故定損 維修方案的制定 14
項目
四 汽車保險理賠實務 保險原則運用理賠案例辨識 賠款理算 保險欺詐案件辨識 6
實訓周 綜合項目 模擬投保實訓 模擬承保實訓 輕微事故模擬查勘實訓 簡易事故模擬定損實訓 模擬理賠和綜合考核 30
具體實施通過課堂教學與實訓相結合的方式。其中,課堂教學采用理實一體化模式,共36學時;實訓為一周綜合項目訓練,共30學時。
項目一至項目四實施階段采用引導文教學法、典型案例教學法、課題討論教學法、可視化教學法等多方法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調自主性學習;綜合項目實訓階段以連貫性訓練為主,模擬進入真實工作情境,采用分組分角色教學法,鞏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團隊協作能力,提升崗位適應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項目化教學實施
項目化課程的實施注重工作過程的系統化和完整化,注重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在教師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一般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步法來實施。
以綜合項目任務1“模擬投保”為例。給定學習情境,包含客戶具體背景資料、車輛基本信息、上年出險情況等,要求結合客戶特點設計車險投保方案,并并陳述理由。
第一步資訊。由小組成員交流討論,明確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為客戶設計投保方案,并在仿真模擬軟件上完成投保業務操作。由小組成員自己查詢資料,自己理論學習準備,通過手機、電腦網絡等途徑獲取信息,盡可能充分地掌握信息。由教師協助完成此任務的細節解讀。
第二步計劃。由學生制定項目的工作計劃,確定項目的工作步驟,做好小組分工,準備好紙質投保單等任務工單,并得到教師的認可。
第三步決策。由學生給教師介紹計劃和搜集的成果,教師只聽學生說準備怎么做。小組成員根據客戶信息背景及車輛信息,進行風險評估,對要投保的保險險種有各自的理由,即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的保險方案設計,相互交流討論,由小組綜合大家的意見,得出一個最優的設計投保方案。教師可以提出建議,并不過多干預。
第四步實施。根據小組方案和內部分工實施。對要購買的險種包括車損險、三者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等險種,分別利用工具查費率,計算保費,再由學生完成車輛保險承保系統承保平臺上進行投保人、被保險人、車輛、約定駕駛員、投保險種等投保單相關信息的錄入操作,形成最終投保單,并打印。
第五步檢查。學生檢查投保單的完整性與合理性,進行自評。教師則檢查任務進度和目標的實現程度,在各個階段教師隨時巡視,監控學生的活動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線軟件模擬的困難,參與學生的問題討論或提供適當幫助、指導,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第六步評價。收集各小組的投保單,由小組交叉評閱,并組織匯報演講,由小組派代表說明投保方案的設計理由,由小組互評,相互學習并指出不足。教師對投保方案的設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組織點評,引導和鼓勵,使學生在下一任務的工作中更積極參與。
5 考核評價設計
教學評價采用發展性教學評價,實施階段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階段性評價指完成一個項目后安排一次階段性的任務考核,而綜合性評價是在學生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后用一個設計性或綜合性項目來驗收和評估學習效果。
評價系統的構建,注重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評價。評價指標包括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的情緒情感、參與程度以及完成任務的貢獻值。同時引入行業、企業標準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實施評價,弱化終結性評價,更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學習效果。
6 結論
基于能力培養開發設計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教學,將學習過程任務化,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借鑒車險一線崗位群的實際工作內容,設計各教學環節的內容,依托具體工單形式檢驗實踐教學。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升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保證職業能力的培養,形成特色化創新教學。同時,實現與企業崗位的零對接,最終實現高職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也對其他課程的建設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峰.高職教育項目化課程體系的構建策略探究.江蘇高教[J].2016,(1);145-147.
[2]常興華,溫軍.高職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索[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3,29(3):109-112.
[3]常興華.優化高職《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教學內容探討與實踐[J].湖南農機,2013,(5):226-227.
[4] 張健.高職課程整合視閾:課程項目化與項目課程化.職業技術教育[J].2011,32(32);5-8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廳2016年度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以《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為例”(項目編號:kg20160730)階段性研究成果;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課程建設課題“汽車保險與理賠”(項目編號:A-0151-15-311);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改課題“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學練做一體化方案設計與實踐”(項目編號:A-0154-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