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娟
[摘要]積極為國家戰略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宗旨和辦學定位。外語是培養合格國貿專業人才的重要內容。基于國貿專業的特殊性,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培養合格的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要乃必由之路。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3-0146-03
徑研究”資助(項目編號:2016JGZ168)。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國家對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涉外方面的應用型人才。經濟新業態下,由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以下簡稱“國貿專業”)的涉外性,對外語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在國貿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和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有機結合起來,以便更好地滿足國家戰略需求。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大學英語是國貿專業一門重要的公共課程,開設期為兩年。在兩年學習中,學生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都會有所提高。使用的教材多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和《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讀寫教程》“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語言文化等的教學設計上依據大學英語通用課程的定位,兼具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其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1]《聽說教程》富有時代氣息,選材新穎。
國貿專業學生在入學時,相對其他專業英語基礎普遍較好。誠然,在此之中也不乏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在課堂上,那些認真踏實的學生回答問題較為積極,對有疑問的地方也會主動提出。經過觀察,這少部分學生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成績也名列前茅,更有一些順利通過劍橋商務英語(BEC)中級考試。以2013級國貿專業(總人數:89人)為例,截至2016年6月(大學3年期間),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為6742%(60人),六級通過率僅為1348%(12人)。僅有少部分同學取得良好成績還遠遠不夠,只有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實現瓶頸突破才是關鍵,能在日后的外貿工作中較順暢地使用英語,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夯實基礎。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及教學反思,目前國貿專業大學英語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從教師角度分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占主導地位的現象依舊較為突出,如“填鴨式”教學,學生更多被動式地接受知識。囿于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對參與課堂教學互動缺乏信心和主動性。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相長值得深思和探討。在教學中,教師應把課本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對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從學生角度分析。在思想上,學生對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國貿專業與其他非英語專業有較大不同的地方在于國貿專業對英語的要求極高,然而,很多在校學生對此并未領會。據一些已就業的國貿專業畢業生反饋:他們常常擠著時間甚至在公車上加油背單詞,后悔在校沒認真學習英語。在行動上,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不夠高,期望僅在課堂上就能學好英語是行不通的。課堂教學時間十分有限,課上僅是一個“引子”,工夫更在課下。在語言技能運用方面,學生們普遍在聽、說上稍遜一籌,時常出現“聽不懂說不出”的現象,對國貿專業學生日后從事外貿工作帶來不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而國際化人才的一個基本條件便是對英語的熟悉掌握[2]。國貿專業對英語的要求相對較高,大學英語教學可為此打下扎實基礎。學生的各項英語實踐技能也會在課堂中得到良好鍛煉,同時也為其他英語課程如劍橋商務英語等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在“一帶一路”戰略引領下,如何實現大學英語教學和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有機結合?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基于五種基本技能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同時也考慮到其在國貿專業的實踐應用性,擬從以下五個方面探索“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與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契合路徑。
(一)注重“聽”的提高
聽力教學是大學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踐教學中輸入部分的關鍵環節。國際型的外貿人才應注重“聽”的提高,因為無論是大型的國際商務會談,還是獨自面對面與外商談判等,這些都需要有極強的聽力技能。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國貿專業特點著力培養學生“聽”的能力。然而,聽力是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道坎。如要切實有效提高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在思想上,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他們心里有一種強烈的信念:我能學好,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力量源泉;在教學材料上,多收集與專業相關的材料,以便輔助教材內容,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實效性和趣味性。
俗語說,“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寫手生。”其實,在語言學習中,聽力又何嘗不是如此。從學生角度而言,只有每天堅持,才會取得良好成效。現在,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聽力學習方法。結合自身經驗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最多的便是老老實實下載聽力材料和文本,每天固定時間聽,用心聽。“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聽力資源可多樣化,如歌曲、新聞、電視節目、電影、廣告等。如此堅持,聽力水平便可大幅提升。良好的聽力基礎不僅能為國貿專業其他英語課程打下堅實基礎,如劍橋商務英語、經貿英語等,同時亦可為日后從事外貿相關業務(如國際業務談判)助一臂之力。
(二)錘煉“讀”的技能
閱讀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長期以來,閱讀環節在英語教學中備受重視。“根據克拉申的語言輸入假設理論,只有進行大量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才會有有效的語言輸出。”[3]閱讀也是語言輸入。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知識儲備才會豐富,才能更準確地理解在不同的語境下詞的含義。國貿專業學生需要錘煉閱讀技能,通過閱讀提升綜合能力。
首先,擴大詞匯量。詞匯量的大小對一個人閱讀水平的高低有顯著作用。英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很多。同樣的詞在不同的語境下語義千差萬別。可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往往只記下了課本中的一種意思,卻忽略了其他含義,結果導致更換語境,理解錯誤。要擴大詞匯量就要學會在不同的語境下捕捉詞的不同含義。這需要學生們不斷查閱詞典,熟悉例句。擴大詞匯量的另一條途徑便是詞綴法。不同的詞綴對詞義和詞性影響極大。同一個詞,通過不同的詞綴變換,學習者可掌握其不同詞性,如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舉一反三,掌握的詞便越來越多。如果說以上兩種方法均屬于識記單詞,那么通過閱讀語篇來擴大詞匯量則是對詞匯的有效運用了。閱讀是擴大詞匯量很好的一種方式,它把詞放在不同的語境下,此時詞匯被活生生地呈現出來。在潛移默化中,閱讀理解水平也有了提高。
(三)培養“說”的能力
語言的應用最顯著地體現在說的方面。然而,在國內還普遍存在著一種令人極為擔憂的現象:學了多年英語,很多學生依然不能順暢自如地用英語表達,更不用說和國際友人交流。高級的應用型國貿人才應當具備流利的英語交流能力,只有這樣在進行商務談判時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國貿專業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大膽地站起來回答問題,且口語比較流利,但也有一部分學生鮮有開口,靜靜地坐在教室里。顯然,這和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是相違背的。鑒于此種情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和學生都應意識到說英語的重要性,改變以往傳統的“唯讀寫論”。在課堂上,我們往往忽略了口語表達的重要性,即使有安排時間讓學生做口語練習,也是非常有限。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適當設計口語環節,讓學生有機會朗讀單詞、課文、復述內容等,同時也應當課后加強口語練習。
(四)加強“寫”的實踐
寫作是一項重要的實踐能力。寫作能很好地鍛煉一個人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有效地考查一個人對詞匯、語法、篇章等的掌握情況。實現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加強“寫”的實踐。
首先,從教師角度。在課堂教學中,結合課文講解語篇結構并適時啟發學生對寫作的引導,即在作文中也可以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一個成功者首先是一個模仿者。”緊跟課堂教學,把握寫作的基本結構,便能如虎添翼,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其次,從學生角度。多寫,造句、段落、日記、小作文等都是可以付諸實踐的寫作形式。多朗讀經典范文,熟悉并背誦常用的句型結構,以便日后融入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在課堂上,教師都會向學生強調此點,然而真正實踐起來卻也不易,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很少有學生能自主自覺去做。人人都想走捷徑,實際上沒有捷徑可言。
(五)夯實“譯”的基礎
目前,高校所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分讀寫和視聽說兩套。讀寫和視聽說均有比較穩定的課時,而翻譯則是穿插在讀寫課之中進行,似乎處于缺席的狀態,即使在場,也是被放在角落里。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亟須加以糾正,翻譯是一種綜合語言技能,可以很好地反映學習者的詞匯、語法、修辭、語篇分析等各個方面的能力。[3]
隨著2013年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改革,翻譯部分分值占比明顯增大,翻譯做題時間也相應延長,由原來的單句翻譯改為了語篇翻譯,且考核內容重心放在了中西方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對比之上,逐漸將英語翻譯能力應用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這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更加切合和良性對接。誠然,這也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從教師角度。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用更加鮮活的文字材料。以課本為基礎,以每天周圍發生的經濟、文化、教育等事件為藍本開展翻譯教學。這樣可極大增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現實生活對接,學以致用。其次,從學生角度,學生在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引導下,課后應積極主動了解有關中國對外經貿、傳統文化及教育發展等方面的材料,并嘗試翻譯成英文。貼近生活的材料會讓學生樂于學習的良好動機得到有效激發。
四、結語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與推進,勢必對國際化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且標準與要求也相應提高。這給國貿專業學生既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基于國貿專業的特殊性,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培養合格的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樹棠.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2]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J].外語界,2016(3).
[3]張敏.CET改革后翻譯測試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撥效應[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