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娜+趙艷莉
摘 要: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推進,微課成了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本文主要介紹微課的發展和特點,微課資源在高職教學中的作用以及高職微課資源開發的基本流程等。
關鍵詞:微課資源;教學設計;翻轉課堂
“微課”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的教學活動。
一、微課的發展和特點
在信息化時代,碎片化學習更容易被學習者所接受。為了適應這種要求,教學設計者和資源開發者便有意識地提供經過設計的碎片化教學內容,微課也因此得以產生和發展。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時間短。對于高職大學生而言,微課的時長不要超過15分鐘,這個時間長短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若時間太長,學生的注意力不會長時間集中,學習效果不夠好。
2.內容少。微課主要為了突出某一學科的某一個知識點或技能點。相對于傳統的較為寬泛的課堂教學內容而言,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煉。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更容易掌握。
3.容量小。微課的視頻一般都控制在200M以內,便于網絡傳輸和發布。且視頻格式一般都是支持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學習者可以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在線進行學習。
4.微課資源“情景化”。微課一個課程就是一個主題,教學設計一般選取真實、具體的典型化案例。使廣大師生在教學情景中更易于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并實現教學觀念、技能的模仿和提升。
二、微課資源在高職教學中的作用
1.能夠促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為輔,學習效果不夠明顯。而微課把學生作為主體,進行一系列的教學設計。這樣更能促使教師轉變角色,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很多院校都在嘗試利用微課資源進行“翻轉課堂”教學,使教學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2.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教師通過微課的設計與制作,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制作微課之前,首先要進行微課設計。教師會多方吸取經驗,取長補短,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與整合。這使得教師能夠更精準地把握課程的知識點,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3.促使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微課運用現代信息化教育手段,可以通過各種音視頻、動畫等形式展現出來。同時,微課借助網絡信息平臺,實現了資源的共享。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掌握信息技術手段,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微課資源開發,并在教學中熟練地應用。
三、高職微課資源開發的基本流程
1.課題分析。課題分析即是確定課題,這是微課制作的首要環節和起點。一節微課控制在10分鐘左右要將知識點講解透徹。
2.教學設計。教師要根據選題及教學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及腳本制作。這里包括教案的書寫和課件的制作。微課教學的案例或者問題的設計和導入,最好引入實際問題和案例。然后通過解決該問題,分析該案例,引出本課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最后通過對知識點的分析而解決問題。除了情境化案例與問題設計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測試或小練習進行教學互動,從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3.視頻錄制。視頻是微課的核心,視頻的錄制可以采用錄播室、攝像工具或計算機的屏幕錄制軟件等進行錄制。視頻錄制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著裝及舉止要自然大方,講解語速適中。尤其是通過提詞器進行錄制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地照本宣科,要注意眼神交流。需要采用屏幕錄制的時候,為了避免緊張而導致語無倫次,教師最好提前寫好腳本語言。這樣在錄制的過程中,才不會導致錄制失敗。
4.后期制作。視頻錄制完成后,教師還需要對視頻進行剪輯。剪輯軟件可以用Camtasia、Premiere、繪聲繪影或AE等。通過剪輯軟件,可以把視頻中不需要的部分剪除,并為視頻添加片頭片尾及其他動畫,配上背景音樂等。最后生成MP4或FLV等網絡常見的高清視頻格式。視頻大小不超過200M,若視頻過大,會導致學習者因網速問題觀看困難。
5.審核與反饋。視頻制作完后,教師要進行審核,查看有無須要修改之處。即使無修改之處,也要在教學實踐中,多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對學生不滿意的方面要和學生多交流,找出好的解決方法和途徑;也可以多觀摩同行的優秀微課作品,找出每個作品的閃光點加以學習借鑒。
總之,現階段微課的開發和應用還存在一些爭議,教師要用實驗的方法與態度來看待、分析、設計、開發和應用微課,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微課。
參考文獻:
[1]遲松,張作海.高職微課及開發探討[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1).
[2]孟祥增.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遠程教育雜志,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