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摘 要:創新屬于小學語文教學理想的追求,并且也是小學語文全新的境界,目前小學語文創新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有效的方式進行創新。因此,主要探究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旨在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思考
目前小學語文存在創新不足的問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學思想不具備創新性,受到以往教學觀念的約束。下面將進一步探究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實踐路徑。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創新之間的聯系
教育創新在目前來講,屬于社會發展提出的要求。現今社會需要大量新型人才,而語文又是國學教育的中心,尤其是小學語文。其屬于學生學習國語的入門時期,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能夠讓學生更加透徹地掌握語文知識,同時語文教學對于學生三觀的形成也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注重創新教育在語文教學工作當中的運用,推動其發展。小學語文這門課程具有極強的基礎性,對學生而言,具有著極強的啟蒙功能,其關系到總體國民素質的提升,并且在我國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極強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目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更應該注重語文教學創新符合時代發展的特點。
二、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實踐路徑
1.轉變教學方式
教師在平時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在一起,確保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讓課外的活動能夠對課堂學習起到極大的補充和輔助的作用。利用這樣的方式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讓其能夠擁有更多的活動。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講,雖然教材和知識學習很重要,但是想要讓學生的總體素養得到提升,需要進行綜合性學習,拓展學生知識,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方向,讓學生自己去掌握和深入學習。
2.擴張學生語文教學需求內容
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并且重視各個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確保課程不受到孤立,對學生很有幫助。所以,一定要強化針對語文課程的具體運用,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學習,讓語文和別的學科可以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之前語文課程十分單一,缺少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僅僅是獨立的課程。所以,這也促使語文課的應用性沒有辦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語文實際上是用來描述現實世界的,其反映出別的課程內容。在生活當中,處處存在語文,別的課程內容也是通過語文進行表述的,所以,無論是哪種場合,只要進行文字或者是語言的表述,均需要用到語文。因此,課程關系的內容必須包含多種學科領域的詞匯和概念,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語文這門課程屬于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課程,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對于提升學生知識儲備、鍛煉思維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3.轉變教學理念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創新教育,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思想,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擁有較強的創新意識。例如,在講解《雨后的森林》這一課程的過程中,應該將其分成兩節課程去講解,教師應該運用兩種思想以及兩種不一樣的思路,對學生進行傳達。其中一節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注重理解課文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感悟以及積累。而另外一節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注重學生對語言模式的有關理解,讓學生感悟以及運用語言。經過這樣兩種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加強對于閱讀和寫作這兩個基本要素的理解,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感,而這樣同課異構的方法,可以凸顯出教師極強的語文創新意識。
4.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想要樹立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必須要科學地對課本內容進行掌控。因此,必須要將學科當做組織小學語文單元總體教學活動的核心,在實際教學時,要合理規劃教學活動,樹立清晰的教學目標,在確定教學方向的基礎上,組織有關教學活動,這樣能夠加快教學活動的進行。一定要先確定單元目標,單元目標屬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出發點,想要保證單元目標科學地發揮作用,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必須對課本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確定整個單元的教學主題以及價值,在這個前提下,讓學生能夠了解學習的實際情況,感受整個單元中文章的思想及情感,同時對有關知識點進行掌控。此外,還應該確定模塊目標,單元目標的完成是在總體單元教學內容結束之后才可以完成的。因此,想要保證每一節課程的效率,一定要采取制定模塊教學的方式,保證學生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教學內容。
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思考的進一步闡述,使我們了解到語文教師要更加相信學生的創造潛能,通過我們的教育引領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給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郭艷華.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實踐探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5.
[2]文旭.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13.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