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世平
摘 要: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指學習困難的學生,是在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困難的學生。新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一線教師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也是教學工作中的一項艱巨而繁重的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
在教學工作中一談到對學困生的轉化問題,我們的老師總是怨聲載道:我經常給他單獨輔導,還安排責任感很強的學生輔導,可效果不大,甚至一點用都沒有,我實在沒有辦法了。在經過老師長時間的努力卻無功而返時,有些老師就選擇了放棄,所以一到高段、高一級的學校,這些孩子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有些甚至還從“學習上的困難”升級到“思想上的后進”。在我們周圍也不乏這樣的場景:課間休息,老師在給學困生講解題目;放學,老師將學困生留下來耐心輔導……教室、辦公室里總能看見老師忙碌的身影,而伴隨的是學生迷茫的眼神,甚至是無所謂的態度。轉化學困生的這種勞而無獲的現象值得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深思。
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學困生的形成也不例外,要想有效地轉化他們,我們首先要找到他們學習困難的根源,然后再尋找方法,對癥下藥。
一、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1.思想懶散,目的不明
有的學困生課堂上不認真學,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懶得思考,課下作業敷衍甚至拖拉。學習目的不明確,上學來,下課“瘋”,放學走,表現好與否無所謂。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學困生的形成將是必然。
2.習慣缺失,方法不當
學困生大多沒有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掌握一些恰當的學習方法,雖然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較其他習慣好、方法當的學生來說,學習自然滯后。
3.能力低下,自信不足
大多學困生因為學習能力低下,學習效果不理想,可能會受到同學的嘲笑與歧視。隨著學段的增高,同學圈子就變得愈來愈小,再加之老師的嚴厲呵斥,他們會自卑、缺乏自信,繼而破罐子破摔,導致學習越來越困難。
通過對學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認為對學困生的轉化,重點應放在思想的引導、習慣的培養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而非講解題目、訓練反復等知識層面。
二、如何轉化學困生
1.關注變化,溝通思想
“外因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學困生往往意志薄弱,管不住自己,所以學習上會變化不定:老師關注時(上課是否認真,作業態度是否端正等),學習可能還能跟上,一旦放松他們自然也就松懈下來,學習跟著下滑。所以我們要經常關注他們的表現與變化,及時進行思想溝通與教育,一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并解決,讓其在思想上重視學習,明確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的態度,只要他們能主動學習,就不會成為學困生。
2.捕捉亮點,樹立自信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根植于愛的。”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學困生也不例外。教師要在課上、課下努力創設并捕捉他們潛在的亮點,幫助他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進步。學校、班級的獎勵大多是面向各方面表現比較好的學生,學困生的機會很少,甚至沒有。為此,我們可以在學習上設立進步獎,在其他活動上盡量為他們創設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其他學生了解他們,認可他們,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使他們在學習上得以進步。
3.幫扶結對,體驗成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部分的孩子效仿性極強,只要有一個好的榜樣在身邊潛移默化,他們就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學習上也會逐漸進步??梢詫⒘晳T好、有影響力、有責任心的孩子與他們安排在一起,幫扶結對,使其對學困生在習慣上加以熏陶,在知識上給予幫助。這種榜樣的力量有時甚至比老師的說教、批評更有效:使學困生通過努力也可實現目標,體驗成功,這樣會激勵他們繼續努力,不斷進步。
學困生最需要老師的引導、鼓勵、贊揚和理解,俗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的冷漠和批評只會使他們與我們漸漸疏遠,我們對優秀的學生有表揚,對學困生更應有掌聲。對于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輕言放棄,而應通過我們平時對他們的關注、引導和幫助讓其得以轉化,力求讓學困生不再被“困”。
參考文獻:
[1]王翠芳.小學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5).
[2]賴春英.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成才之路, 2015(2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