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玉琴
摘要:當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改革重心,是要引導中職學生關注大數據與云計算等學科發展前沿,不斷掌握新技術新技能,要培養中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中職學生創新能力。鑒于此,本文對云計算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課程;云計算平臺;實施過程
一、我國云計算應用于教學現狀分析
“云計算”概念則是在2007年左右的時間被提出,這個概念在信息化社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收到了國內外各大信息公司的青睞,發展非???。在2009年,教育領域中也開展了云計算的發展和應用,我國也提出了相應的“云計算輔助教學”的概念。在同年的8月,基于此的“大云”系統則是由中國移動研究院發布,在此基礎上,開發了眾多的結合實際的應用軟件,基本實現了云計算的實驗平臺。在此平臺中,大約存在1000個左右的CPU,應用在具體的云計算應用試驗以及開發中,當前,部分高校結合自身情況,也逐漸開始應用計算輔助教學(簡稱CCAI)。經過統計和分析,云計算輔助教學在中小學的應用情況并不多,應用大多是集中在大中專院校中,在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最多,而基礎教育涉及到內容比較少。結合中職教育的特點,云計算的研究應用工作應用開展的并不多,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可以看出,中職學校等高等院校具有良好的云計算的開展基礎,同時,云計算也必將能夠改善原有的教學弊端。但是,在具體的中職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應用云計算時,才能夠對于教學對象、模式以及內容進行明確。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往往部分還停留在概念性的階段,并沒有開展實際應用,相應的云計算平臺并沒有較高的成熟度,還處于較為低級的階段,應該進一步開展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結合實際的教育發展特點,增強云計算的使用實踐性,做好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的工作。
二、云計算時代,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對策
1、依托云計算平臺,構建實踐平臺。目前,社會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更為關注的是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中職院校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營造社會實踐的情境,可以依靠云計算平臺模擬實際工作。如此,可以便于任課教師與中職學生在課堂上隨時進行模擬操作與練習。比如,我們可以利用云計算平臺把應用軟件程序與相關文件放在服務器端,為網絡管理人員統一管理云計算與云存儲服務,任課教師與中職學生只要有密碼與賬號,就能夠隨時訪問服務器,獲取需要的任何數據,實現數據共享。我們可以將大數據平臺引入中職學生社會實踐,按照中職學生的不同基礎與特點,構建屬于中職學生層次的虛擬教學實驗情境,幫助中職學生在云計算平臺上檢驗自身的應用能力與實踐水平,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水平。
2、改良教學模式,提高教師技能。分析傳統的教學方式,我們可以發現,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大,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對現有的教學模式予以改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那就必須圍繞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開展教學活動。因此,要大力借助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與理念,任課教師要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仔細斟酌教學目標,然后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有效的教學互動。可以在班中組建協作小組,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與團隊精神。同時,要指導學生善于利用云端服務器中存儲的教學資源,形成一個基于云環境的學習共同體。與此同時,還必須提高任課教師的專業水平,尤其是綜合技能。中職院校要注重培養師資,盡可能提供有利條件讓在職任課教師能夠出去進修培訓,擴大教師的知識面,提高任課教師的學歷層次,增強任課教師的實踐能力。還可以聘請有豐富經驗的社會人員擔任任課教師,輔助在職教師將教學任務圓滿完成。要為在校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注重培養任課教師的教學熱情。
3、課堂教學中實施。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首先進行用戶驗。證操作,其后就能進入云端,進行必要的實訓課程的學習。利用云平臺,并不會存在內存不夠用的問題,系統通過合理化分配內存,根據每個操作平臺實踐情況,進行優化內存分配。如果對于上課地點比較遠的情況來說,可以實現移動教學,體現出移動化學習模式。這種方式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采用任何方式進行學習,利用現在較為普遍應用的智能電話、平板電腦等終端就能實現學習,并且還能進行必要的及時反饋。在具體的移動學習中,利用云計算平臺,能夠更好體現出交互性、協作性以及自主性的要求,保證能夠突出學習中的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靈活的學習方式,能夠將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預習、復習等,還能利用在線平臺,教師和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點問題的探討。利用網絡平臺,教師能夠方便進行作業布置與批改等,學生也能利用網絡方便進行作業提交,在同學之間利用即時通訊工具,比如微信、QQ等進行習題探討與互評等,這些過程都能利用校園無線網絡來實現,節省學生的通信費用。在“云服務”的技術優勢下,能夠充分體現出存儲量大、方便快捷以及交互性強等特點,教師利用云計算平臺能夠通過移動終端方便開展教學活動,同時,也能利用平臺,進行自我的教學展示,進行必要的網上教學交流。利用云平臺技術,便于教師能深化教學研究工作以及進修培訓,保證教師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在教育領域中的云計算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少數學校僅處于試運行階段,但是,應該充分重視這種基于云計算的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巨大作用,應該通過不斷的努力,落實好實施云計算輔助教學的各個方面問題,保證具體的實施效果,應該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共同努力,并能積極思考問題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在未來的教學中,充分發揮云計算的優勢,保證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黃穎華.“云計算”技術對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體系的應用性拓展[J].學苑教育,2014,21:30.
[2] 夏雪花.探析虛擬技術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23:179.
[3] 孫小斐.基于網絡環境的中職學生畢業跟蹤反饋系統[D].中國海洋大學,2014.
[4] 陳家抒.探究“云計算”背景下的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