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平
摘要:數學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生動有趣的小學應用題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逐漸鍛煉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小升初及各種考試中,每次都會涉及到計算題目,而每次計算題目的得分率卻低的驚人。這種現象不但存在于小學考試,初中和高中考試都存在這種現象。是題目很難,還是有其它的原因?怎樣避免計算失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
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在做題是往往不是對題目進行實質性綜合分析,而是單一的聯系代替運算分析,孤立地以題目中一些表面的個別的外部因素為依據進行解答;遵循機械的聯系,按固定的習慣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運算定勢,思維不能隨題目性質的變化而靈活地轉移;思維只能隨著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的發展順序,由原初條件推向結果,而不能由結果返回到原初條件;思維缺乏邏輯性,不能對題目進行連貫的分析綜合活動,注意力容易被情節所轉移;思維容易受外界的暗示,不能正確審視自己的運算結果以及根據題目的本質聯系來檢驗自己的思維過程。
首先分析造成學生計算能力低下的原因。第一、對計算不重視,報有僥幸心理。很多學生對題目只求“會”,不實際求“解”,甚至認為計算是浪費時間。前輩考試的“血淚史”告訴我們,考試中題目一看就會,但就是算不出正確答案。所以“不求甚解”、認為考試時我一定能算對的僥幸心理絕不能有。第二、學生“涵養高”動口不動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讓學生進行計算訓練,很多同學都是眼睛盯住算式,口中念念有詞,像計算機程序計算一般開始計算,而后報出自認為“正確”的答案。很多學生都認為“動口”比“動手”節約時間,但我們計算不只是追求速度,而是在保證正確率的情況下追求速度。第三、“節約時間”,借助計算器。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在計算時借用計算器和手機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但考試時是不準帶計算器的,那時只能用自己未經訓練、已經生銹的腦袋了,正確率可想而之。
那怎樣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呢?
第一、要摒棄原來的“惡習”,建立起好的習慣。一、要重視計算、甚至是簡單的計算,每一道題目我都要計算得出正確的答案。因為考試80%的題目需要我們計算得出正確答案的,所以一個人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考試成績的好壞。對于簡單的題目,我們追求效率;對于復雜的題目,我們追求準確率。二、我們要適當的降低“涵養”,多動手,少動口。養成演算的好習慣,在考試中不但可以提高計算準確率,如果利用得當的話,更能節約我們的檢查時間。三、扔掉一切使我們大腦生銹的“輔助工具”,把大腦練靈光,就不相信考場不讓帶“腦袋”。
第二、要學會“計算程序”和注意過程中的簡算,很多同學看到計算題目,上來就死算,直到“算死”為止。實際上,面對一個算式就像面對一個壯漢一樣,想擊倒對手,算出正確的結果,就需要找到壯漢的弱點--即找到算式的特點,然后根據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采取正確的方法之后,在運算過程中要注意適時運用簡算方法——尤其是基本的簡算方法,例如乘法的分配律、結合律、等號兩邊約分和分子分母約分等等,這樣就可使我們少走彎路。
第三、注意計算策略。一般我們把計算分為口算、手算和估算。對于簡單的題目,例如兩個數間的簡單運算,我們直接可以采取口算;對于稍微復雜的算式,我們要進行手算;對于以下要求精度不高的計算,例如在數論中試求一個未知數的范圍和求某個數的整數部分等,我們可以運用估算,只要得出題目要求的結果為止,可以“不求甚解”。
第四、“短平快”的方法--惡補計算。時間證明通過短時間內做大量的計算題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計算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不僅要求應用題的選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還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教學中,要讓應用題的情節具有現實性,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除應用題本身的內容要聯系實際外,還要擴大聯系實際的范圍,如在百分數應用題中增加利息的計算,以及一些保險、納稅等內容,從而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是一種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數學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在小學學習期間,數學應用題是培養學生的素質和創新意識的最好途徑之一。為此,數學教學應成為能夠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教學。雖然中國的國情使我們不能在短時間內改變“一舉定終身”的考試制度,但我們更應從提高全民的素質入手。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喜歡數學”、“讓不同的孩子學習不同的數學”、“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有數學”、“大至天文、地理、環保問題、生態平衡問題,小至利率計算……均可在數學中找到其應用的蹤影。
最后、通過多記一些運算的規律和常用的算式提高我們的計算能力。例如我國古代的計算方法:鋪地錦。記住一些常用算式,在考試時我們可以直接拿結果來用,這要比重新計算節約更多寶貴的考試時間。這些常用的算式,不但在計算時用的上,在分解質因數和通分時同樣也發揮著不同尋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桂蓮,小學數學創新能力培養淺探[J],考試周刊,2013(68).
[2] 吳素芳,演示法——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J],科技資訊,2009(34).
[3] 呂玉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26).
[4] 閻春蘭,淺談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J],新課程(上),2014(01).
[5] 李豪,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中旬),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