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燦幫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得到眾多教師的一致認可。初中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生智力發展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成為越來越多初中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本文圍繞著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論點,探討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并從三個方面想詳細闡述了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
關鍵詞:互動教學模式;初中數學;數學教學;應用
在筆者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初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數學課程不感興趣,或者覺得數學很難而害怕學習數學,數學成為學生諸多學科中的老大難問題。在此背景下,筆者結合多年初中數學教學經驗,并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探討,以期加強課堂互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所謂互動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明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動態的教學中形成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成了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板書的形式,將準備好的教案寫在黑板上,多年都是“溫習上節知識—學習本節定理和公式—講解例題—布置課后作業”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法單調,課堂沉悶乏味,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授課,學生聽的昏昏欲睡、頭大無比,極度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以至很多學生覺得數學課堂枯燥無比。這樣的數學教學模式,無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建互相交流的新型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數學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
1、轉變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主導地位。初中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數學課堂交給學生,做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的新型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例如,教師在講授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內容時,如果用呆板的方法跟學生講解概念和公式,學生理解掌握效果并不太好。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讓學生思考:平時大家去電影院看電影時,怎樣找到自己的位置呢?學生可能會回答:先找到在第幾排,然后再找是幾號。然后教師跟學生說:大家說的“幾排幾號”,這樣含有兩個數字的詞來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含義,比如前面的表示“第幾排”,后面的表示“第幾號”,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表示平面上的點,這對數叫做坐標,記作(a,b)。用一個看似簡單的例子,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為引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概念做準備,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欲望。

3、成立討論小組,提高互助合作能力。互動教學模式,不僅能應用在數學課堂中,也能應用在數學課堂外。眾所周知,數學課堂時間有限,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來說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可以成立數學討論小組,讓班級中的學生在數學課堂外也能進行互動交流,拓展數學學習空間,提高互助合作能力。例如,由于不同學生的思考方式、學習方法和興趣特長存在不同,教師可以將不同特點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讓學生之間進行探索交流,主動表達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互相啟發數學學習靈感,取長補短,在互動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火花,在班級中營造一個互動交流的數學學習氛圍。
綜上可知,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明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創設情景課堂,營造課堂交流氛圍,成立數學討論小組,提高互助合作能力,通過多方面的改善和推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周風華. 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D].河南大學,2013.
[2] 劉金霞.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J]. 新課程(上),2016,07:150.
[3] 藺如鴻. 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研究[J]. 學周刊,2016,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