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利芳
摘要: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做好互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實踐興趣,讓他們對知識產生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不斷獲得新的發現,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教師還要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這種學習理念下學習,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生只有敢問敢答,才能進行創新。
關鍵詞:綜合能力;興趣;數學課堂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數學素質,使他們通過探究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并能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靈活運用這些知識。 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做好互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實踐興趣,讓他們對知識產生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不斷獲得新的發現,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教師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動力,是課程的研究者、建設者,是教材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為此,作為數學教師要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發揮好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一、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對于學生的學習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教學。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平等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應該是平等的。教師不能獨占整個課堂,應該留給學生思考和發表見解的時間,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引導者,學生才是整個學習的主人。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下,師生之間的互動才能從根本上起到作用,并能發揮一定的效果。否則,學生都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有問題也不敢提出來,這樣師生互動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也就是說,師生之間的平等和和諧,應該建立在師生有效的互動基礎上,并引起他們的重視,從實際生活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巧妙地進行互動。
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可以知道,他們的好奇心比較強,對新鮮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幻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促進他們的思維,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有一定的思考空間,并促進他們的創新能力。如果學生能對所提出的問題產生疑問,那么學生的思考能力就得到了提升,這是師生之間互動的前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還要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這種學習理念下學習,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生只有敢問敢答,才能進行創新。同時,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思考能力,理解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能主動地發現問題。
二、創設問題情境與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提高數學能力
學習是學生主動的構建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去。”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在小學生的周圍到處充滿了好奇,這個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比較旺盛。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可以通過因勢利導,并從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以促進教學目標的提高。并且還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并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講圓錐體的體積時,教師可以首先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復習,把之前學過的正方體、長方體以及圓柱體的體積進行溫習,再重新認識像圓錐體這種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在這種氣氛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更簡單的方法對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進行計算,通過化難為易,從而轉化成對圓錐體的體積計算。然后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觀察圓錐體和圓柱體的體積關系,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得出答案。可見,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學生的實踐興趣就會被激發出來,從而來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效果。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隨時調整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只有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才能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使課堂處于高效有序中。正確認識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關鍵。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科學思維方法、技能技巧的培育者。只有正確認識和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才能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由于教師課堂的放權,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肯定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教師必須及時做出適當的教學調整,滿足學生思維發展的需求。因此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基礎情況、認知方式、思維習慣有更全面的了解,多備課,備好課,充分準備、積極引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依照自己的思維和預定的教學方案進行知識的傳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準備調整教學內容,允許學生突破常規,使其創造性思維能夠得到發展而不被束縛,鼓勵學生在各種教學活動中探索新知識,解決更多的新問題,滿足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引導學生自己體會數學的精髓,從而有效挖掘出學生的自我創新潛能。
四、溫故而知新,及時鞏固新的知識點
數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緊密,有許多的東西需要在理解的前提下記憶、應用。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遺忘規律,每周每月都進行復習,因此,在進行練習和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熟記的基礎上應用。這樣學生的知識應用會有所改進,學生的信心也能有所增強。再有讓教師頭痛的是學生在做練習或考試中經常會犯同樣的錯誤。由此,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遺忘規律,從錯題入手,要求每個學生將自己無論是作業還是考試中的錯題收集匯編,保留錯誤的答案,并分析錯誤原因,用紅筆寫上正確的答案,讓學生在平時有空,加深印象,這樣既能鞏固知識,大大減少錯誤率;又能提高解題能力,從而在考試中發揮出最佳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麗娜.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初探[J]. 新課程導學. 2015(08).
[2]胡英,李立芳.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J]. 新課程學習(上). 2014(12) .
[3]吳厚明.小學數學情景教學淺談[J]. 新課程學習(上).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