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云
摘要:現階段,我國進入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受到國內外多元化思想的影響,使得中職生的思想意識越來越復雜,從而對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需要他們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開展德育工作。本文主要闡述了中職學校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幾個經驗和策略,以期能為職業中學班主任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教育;職業中學
當前教育環境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同時,價值取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形勢下,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牢牢把握時代脈搏,積極謀求創新,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現階段,中職生的素質高低不齊,而且其心理、生理仍然沒有完全成熟,具有相對較大的可塑性。對中職生的教學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模式,所以,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工作質量。筆者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了中職生德育工作的方法。
一、示范開放的德育觀念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班主任的德育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質量。只有教育觀念先進,德育方法才能取得實效,使學生發展更具時代氣息。按照過去的教育觀念,許多班主任常常以管住學生為主要目標,這樣培養的學生具有相對較差的主動性與獨立性,創造能力不足,而沒有社會需要的創新精神。
現代意義的班主任,應當擅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盡量避免空洞乏味的說教,避免模式化、程序化的教育,應更新德育觀念,改變長期以來的“警察、保姆”形象。
第一,關于培養目標,應當培養大量不畏權威、崇尚真理的教育骨干,同時擁有學識與技能,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第二,關于工作方法,應當加強對學生的疏導,而并非一味地對他們進行遏制,在校園文化中融入企業文化,并且與德育工作相結合,使他們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方便其工作以后可以迅速適應,同時能夠充分認識到個人的責任和使命;第三,關于工作角色,改變傳統的角色,與學生建立起朋友關系。在德育工作中融入企業的管理方法,使學生養成競爭意識與效益觀念,盡快從單一型轉化為復合型人才,使他們成為創新型、智能型人才。
二、靈活互動的德育方法
當今社會,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職業教育更是如此,旨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使他們學習知識、認識事物。一般情況下,傳統意義的班主任常常不能擺脫過去的師道尊嚴的制約,不知道自己與學生的文化背景不同,一味地通過自己的標準來對他們進行評價、規范,使雙方形成敵對的局面。實質上,班主任獨尊的觀念已經與現代教育相背離,在今后,班主任應當基于民主、平等的前提來構建師生關系,這屬于他們開展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同時還屬于他們在學生心中的內涵,將開展德育工作轉變為師生友好溝通互動,一起發展的過程。
第一,心理換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與教育評價工作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來進行。班主任切忌由于學生特點與自己不同而對他們進行“扼殺”,特別是當他們犯錯之后,一定不要對他們采取狂風暴雨式的批評教育,應當沉著冷靜,站在他們的角度,積極主動地與他們換位,嘗試將自己放在對方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理性的思考:學生犯錯的原因是什么? 站在學生角度來分析并解決問題,一方面自己應當充分發揮出主導作用,尊重他們,另一方面,還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使主導教育和自身塑造充分融合。除此之外,學生相互間發生沖突與摩擦時,教育過程中,班主任需要讓學生認真反思個人的行為舉止,認真思考對對方產生的傷害,發現個人的缺點與問題,從而為徹底解決好問題提供有利條件。要是可以合理運用心理換位,那么中職學校的班主任肯定能夠將德育工作做好。
第二,成敗共享性。新課標對教師和學生兩者的關系提出了要求,要求雙方構建起良性的平等關系。要想順利實現班級管理目標,離不開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參與,兩者共同為班級負責,共同享受班級的成功。充分反映出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成敗共享性,這是一種德育情境,是雙方彼此協作、一起參與、投入和創造彼此交互的體現,同時還是兩者的彼此傾聽,一起分享成功和喜悅、承擔失敗。這樣班主任就會非常容易在學生中產生威信、魅力,使自己在他們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便于調動他們的學習氣氛,使他們的心胸更加寬廣、更加坦蕩,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以及學習的技巧。
三、開拓創新的德育能力
教育不僅屬于一門科學,而且還屬于一門藝術,而創新是藝術的生命。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一定要與時代需要、與學生需求保持一致,積極謀求創新,形成良好的創造精神。
第一,敏銳的觀察能力。在課后時間里,中職學校班主任需要認真留意學生的一言一行,留意他們的穿著,以及許多細節的改變,富有預見性可以能夠把握良好的教育時機,然后有目的地對他們開展教育,最大限度地將他們的錯誤行為扼殺在萌芽之中;第二,高水平的思維能力。班主任應當充分掌握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以及引起改變的原因,看到他們的閃光點與不足,找出處理的措施與方法,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情與理的交融中打動他們,引起共鳴。
四、飽含愛心的德育情懷
許多不經意的愛心,常常可以體現出一個人深層次的素質。成年人遵循這個規律,十五六歲的中職生尤其如此,由于這個群體不會掩飾自己,他們的言行很少有虛偽成分,充滿了真實的感情。對于“差等生”、“后進生”,教師常常不容易看到這部分人的閃光點。然而,教師應當用愛心去仔細觀察,公平、公正的目光在細節中去發現,并及時對他們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對學生進行關心和愛護,禁忌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必須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之中。筆者從教的中職學校為寄宿制學校,中職生均住在校中,與父母遠離,所以,班主任應當在平時多關心他們。在生活的細節中體現對他們的關心,當氣溫驟降的時候,可以提醒他們多穿衣,要下雨的時候,提醒他們隨身攜帶雨具,用愛心與行動來感染和感動他們,使他們深深體會到來著教師的關系以及班級的溫暖。
綜上所述,對于中職學校的班主任來說,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應當不斷更新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多關心學生、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積極改變思想觀念,不斷探索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盧雪燕. 職業中學德育教育與班主任工作芻議[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S1:41-42.
[2]李剛. 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7:33-34.
[3]劉智蓮. 淺談職業中學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2:157.
[4]劉輝. 淺談職業中專班主任如何開展學生的德育工作[J]. 知識經濟,2016,01:178.
[5]葉顏青. 在職業中學班主任工作中引入管理理念初探[J]. 東方企業文化,2012,14:271+273.
[6]李蓬. 淺談中職學校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 成功(教育),2012,1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