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迅速,網絡教學技術在英語課程教學中普遍應用,我國外語教學界根據時代的發展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要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善學校的英語教學條件。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本文探討了互聯網時代培養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給英語教學以啟發。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一、自主學習的概念與依據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習。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往往過于依賴老師。自主學習,顧名思義,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獨立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學習目標。自立性、自為性和自律性是自主學習的三個重要特征。
自主學習是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逐漸興起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自主學習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而這一理論最早可追溯到瑞士兒童心理學家Jean Piaget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不是簡單地經由教師的講解被動接受,而是通過教師的指導、教學資料的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主動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打個比方,教師就像一把知識寶庫的鑰匙,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把學生引領入門,學生對新知識重新認識理解,進行意義建構,形成知識體系。
二、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從個人發展來說,善于自主學習會是讓學習者受益終身的一種能力。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共同構成我國現有的高等教育體系,但二者有所差別。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某一特定職業或職業群所需綜合職業能力的,為生產、管理等第一線服務的高級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它側重對職業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普通高等教育則側重學術型、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對高職生而言,他們若能善于自主學習,提升理論知識素養,畢業后就會具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從社會層面來說,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各種現代通信和傳播技術的進步,實現了全球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加速了知識的不斷更新。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人都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想跟上時代的發展,就要善于自主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有利于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而且是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
筆者通過觀察和訪談發現,高職生在英語自主學習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學習動機普遍不強。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因,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但高職學生對自身的英語學習情況普遍評價過低,部分學生因為自身英語底子薄弱,學習吃力,影響了學英語的積極性,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覺得只是為了拿學分,順利畢業,工作未必用得著,只有少部分學生學英語是出于學習興趣。
其次,欠缺科學的學習方法。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學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事半功倍。但大部分學生僅滿足于在課堂上聽講,沒有進行預習和復習工作。另外,在英語學習中一些學生習慣于對詞匯和知識點進行背誦記憶,缺乏理解、歸納、總結、聯想法等技巧,學習方法單一;做題的時候重量不重質,不善于反思,這些都是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
四、網絡時代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高職生的英語底子差,自我評價較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利用賞識教育,鼓勵學生不怕犯錯,對學生的進步給予及時肯定。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音樂、視頻、圖片,制成聲色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沖擊,讓他們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從而增強記憶效果,提高學習質量。考核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化,例如以往的作業布置以書面作業為主,分角色模擬對話這樣的口語作業不便于考核。通過網絡,教師給學生布置對話作業后,學生可以拍成視頻交給老師,這樣的作業形式靈活省時,讓學生感到新奇,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多樣的課外活動,創造自主學習環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余時間,通過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第二課堂,自主學習環境,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例如組織學生觀看英文電影、動畫,學生在娛樂的同時,有利于了解英語文化;定期組織英語角、英語沙龍,邀請外教參加,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進學生聽力和口語水平的提高;進行英文朗誦比賽、英文歌唱比賽、英語話劇表演等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英語學習成果的機會。
(3)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些學生已習慣“填鴨式”的教育模式,“教師教什么,我們學什么”,出現無題可問的現象。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不必事事親為,可以布置一些難度適中的思考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比如在語法教學中,布置幾道語法題讓學生講解,然后教師補充,最后做總結。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不同的網絡資源尋求答案、解決問題。比如讓學生了解如何使用學校的網絡圖書館資源、課件資源、語言實驗室等,給學生提供英語學習網站、論壇等網絡資源,傳授查找文獻的方法技巧,教學生學會利用在線答疑。
參考文獻:
[1] 葛翠恩.大學英語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實驗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 2015
[2] 劉芳.對大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中學生沉默現象的調查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 2015
[3] 甄智英.體驗式學習法在英語詞匯語用教學中的應用的實驗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 2015
[4] 李金.語境理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 2015
作者簡介:
楊瑾,(1965/04/28),女,鹽城市,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課題編號:2015JSJG508 ,課題來源:2015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
課題名稱:探索“互聯網+”在翻轉課堂中應用的新型教學模式——以我院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為例,課題承擔單位: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