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萬斌
(重慶市長壽實驗中學校)
摘 要:九年級化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實驗科學學科。同時九年級階段是學生接觸、學習化學的初始階段。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開展化學的學習,趣味性教學模式得以引入。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趣味性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學觀念
伴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趣味化學實驗教學法被引入九年級化學教學過程中。在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的作用下,學生提高了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激發了探究化學的欲望。盡管如此,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九年級化學教學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而這些存留的教學弊端也影響了新型、有效的教學模式的展開。基于此,筆者在本文中具體分析了九年級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趣味性化學實驗的有效開展等內容。
一、趣味性化學實驗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趣味性化學實驗相較于傳統的九年級化學教育方式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首先,趣味性化學實驗增加了九年級化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九年級化學的基礎理論內容,同時也能領略到趣味橫生的化學小實驗,這樣新奇而又妙趣橫生的小實驗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十分有幫助的。其次,趣味性化學實驗更為簡單易操作。在開展趣味性實驗的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共同加入實驗的操作過程中,有利于調動課堂學習氛圍,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最后,趣味性化學實驗的開展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觀察思考的能力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可以一邊做實驗,一邊觀察有趣的實驗現象,根據具體的實驗現象來探究相應的化學原理,這對于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認識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二、九年級化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化學實驗都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因而部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為了安全,都由自己給學生演示。在這樣的實驗教學中,盡管學生的安全問題得到了相應的保障,但是學生的整體參與度卻不高,這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部分教師在開展實驗性教學時沒有經過仔細的篩選以及合理的安排,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沿用教材中的實驗內容,與趣味性實驗相去甚遠,這樣的化學實驗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九年級化學課程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階段,而這樣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是需要得到改進的。
三、趣味教學法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
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學生看”的化學課堂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啟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精神。因而,在開展趣味性教學模式之前,教師首先需要更新教學觀念,變“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為“教師引導,學生主導”的課堂模式,給予學生更多參與課堂學習與實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與參與實驗的過程中學會探究和思考。
2.開展實驗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
化學實驗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展開。在教材中,課本內容往往會注解正確的實驗步驟以及相應需要注意的地方,但若是教師一貫按照書本中按部就班的模式進行教學,往往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因而在開展趣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展開。例如,在學習“濃硫酸的稀釋”內容時,教師往往對濃硫酸的強腐蝕性等有較深的了解,但是學生在初學這些時卻沒有相應的概念。據此,為了讓學生了解濃硫酸的強腐蝕性,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新鮮的雞腿,接著將濃硫酸滴到雞腿上,待實驗結束后,引導學生觀察雞腿的狀況,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濃硫酸的強腐蝕性。在了解了濃硫酸的強腐蝕性后,教師可以進一步開展濃硫酸的稀釋,首先準備一個帶有滴管的試劑瓶,在試劑瓶中滴入少量的濃硫酸,再滴入少量的水滴,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在錯誤做法下液體飛濺的狀況。最后,再由教師進行正確的示范,并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通過這樣不同實驗形式的展開,幫助學生對化學內容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3.課堂實驗與課外實驗相結合
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可以通過課內的實驗來引導學生多加思考,在課下也可以展開相關的實驗內容。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完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后,可以向學生提示生活中類似相關的化學現象,例如,鐵在氧氣和水分存在的狀況下氧化產生鐵銹(主要成分氧化鐵),就這一化學原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到家自己做實驗,找到鐵的物體,滴入水分,放置在空氣中,隔幾天后觀察該物體是否發生了相應的氧化現象。
總而言之,九年級化學內容更多的是基于基礎的化學原理,很多化學原理都能在趣味的小實驗以及生活中觀察到。因此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熱情,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教師可以更多地采用創新的趣味實驗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九年級化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何亞平.新課標修訂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的比較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2]黃凌娟.初中化學實驗有效性教學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