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慧
【摘 要】寫作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綜合實踐的基本形式。而寫作過程是對學生基礎知識儲備量與語言組織能力的一次實戰化的檢驗,不僅可以有效地反映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還是對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檢測。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組織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與寫作經驗,發現寫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化的語文教學應對措施,才能真正做好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工作,優化語文寫作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學優化
語文寫作過程是學生的運用語文知識儲備而進行的一次語文實踐操作活動,不僅是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與語言組織技巧的集中性展示,更是學生對自身語文思想、語言邏輯、社會認知價值體系的一次復合性運用,因此做好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而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存在如學生寫作興趣低、寫作習慣差、基礎知識薄弱、教師教學指導能力不強等教學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如何高效、及時、精準地解決上述問題,將是做好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關鍵。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寫作教育任務化,學生的寫作興趣不高.由于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學生的基礎能力之一,也是學生語文綜合實踐的主要形式,因此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就呈現常態化與任務化,教師將語文寫作教學作為學生學習任務來組織與實施,進而學生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興趣不高,導致了寫作教育與學生的學習興趣之間無法形成一個良好的聯動,導致了寫作教育的方向性與目的性缺失,影響了寫作教育的教學質量。
(2)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少,寫作素材缺乏。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生是學生系統學習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形成完善的數學基礎知識體系的關鍵階段,而此時學生在進行語文寫作時,自身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少,完全無法滿足學生對寫作實踐的需求,導致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可以運用的素材少、詞語使用靈活性差、語句組織缺乏規范性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質量,阻礙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好又快發展,降低了寫作教育的教學效率。
(3)缺乏對學生語言組織與表達方式的技巧培訓,弱化了學生的文字把控能力。同時隨著現代語文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的改變,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重點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尤其是缺乏對語句成分等方面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與分析,進而導致了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語句設計與調整能力,使得學生缺乏語言組織技巧與表達方式等方面系統化的培訓,降低了學生的文字把控能力,實現學生的文章語句呈現出更多的語病,影響了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與學習興趣。
(4)教師缺乏對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缺乏整體的教學管理能力。雖然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積累語文基礎知識、重點是字詞的音形意以及閱讀交流能力,因此對語文寫作教學缺乏整體性認知與重視,導致了教師在寫作方面缺乏備課力度與教學偏向,喪失了教師對語文教學的整體性管理能力,進而誤導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與教學情境選擇,使得學生缺少必要的寫作鍛煉與培訓。
(5)寫作教學形式少,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參與性差。最后寫作興趣是影響學生寫作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由于寫作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形式少,教學情境單一,完全沒有辦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動力,嚴重影響了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與主導性,進而降低了寫作教學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直接影響了整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組織形式、考核標準、教學輔導,阻礙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向自主寫作學習模式轉變。
二、優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方法與措施
(1)重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與組織能力。為了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教學質量。老師首先應該加強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轉變將寫作教學的中心放在寫作量上,而是應該將教學中心放在培訓學生的寫作習慣、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優化學生的寫作興趣上,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語文寫作綜合能力。同時還應該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與組織能力,提升教師對整個寫作教學過程的管理與引導能力。
(2)了解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開展語文基礎知識教學活動。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語文學習需求,是開展針對性的語文教學活動的前提。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時,老師還應該提前做好學生語文基礎能力以及語文實踐能力的了解與統計,根據學生的寫作興趣來設計語文寫作題目與寫作方向。同時做好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重點是詞匯與成語的教學與積累、語句結構成分地講解等,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3)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量,幫助學生接觸更多的表達方式以及表達技巧。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對語文閱讀量的拓展與語文素材的積累,因此老師應該積極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量,尤其是應該選擇那些理解難度低、語句表達優美、語言技巧明顯的文章,使得學習在閱讀過程中就可以接觸到更加豐富的語言表達形式與修辭技巧,進而完善學生自身的語文組織能力與語境營造能力,將閱讀內容轉變成為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綜合能力。
(4)利用視頻來進行寫作教學創新,引導學生進行評價性寫作或是復述性寫作。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老師可以利用視頻來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的創新,讓學生通過評價性寫作或是復述性寫作來接受寫作培訓,使之在一個更加形象化的語文作文情境中完成語文寫作學習。比如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春天》的寫作學習時,可以利用視頻來進行對春天景象地展示,引導學生對視頻內容進行直觀性感知,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來進行命題作文的寫作,優化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而提高語文寫作興趣。
(5)組織學生進行作文互評,實現語文寫作與作文修改相結合。傳統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完成語文作文修改的主體,學生在作文修稿中缺乏參與性與互動性,因此老師可以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文章的互評與修改,尤其是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對相似語言思維習慣作文的理解、分析、修稿、積累,建立一個新的渠道來幫助學生完成語文寫作積累,進而提高學生作文實踐操作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自豪感與榮譽感。
(6)培養學生寫作習慣,幫助學生養成寫隨筆、寫感悟的習慣,擴展學生的寫作素材庫。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教學質量,老師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尤其是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日常寫作的興趣,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日常隨筆、零星感悟的寫作,讓學生對自己的靈感進行隨時性的記錄與積累,進而實現學生寫作素質庫的全面拓展與發散,保障學生在進行大篇幅的語文寫作時,有話想說、有話能說、有話會說,促使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要深刻分析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寫作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與主動性,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內容、作文與閱讀之間的聯系、互動、融合,進而可以從多角度、多方向、多渠道的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馮文彪.《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新課程上旬,2016(7)120-120
[2]賓源.《淺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J].教育,2016(12)64-64
[3]李秀榮,張淑云.《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8)192-193
[4]肖玲.《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4(26)179-179
[5]饒箏.《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6(8)12-12